魏国军| 繁峙乡村年味

文摘   2025-01-27 00:03   山西  

  

那抹浓郁的年味
魏国军


在记忆的长河中,家乡繁峙的年味,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画卷,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温情与欢乐,每一抹色彩都晕染着岁月的醇厚。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庆典,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心灵的归依。每当春节的脚步临近,那份对家乡年味的深深眷恋,便如潮水般在心间涌动。

腊月序幕:年味初绽

当北风裹挟着寒意,吹过繁峙的山川大地,腊月的大幕缓缓拉开,年味便如袅袅炊烟,从家家户户的烟囱里悄然升起。

集市上,是一片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街道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红的春联、金的福字、五彩的糖果,还有那一串串鞭炮,在日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烟火气的乐章。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中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仿佛把一年的希望都装进了袋子里。

村里的女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她们将积攒了一年的心思,都倾注在了准备年货上。蒸花馍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那白白胖胖的面团在她们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会儿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兔子,一会儿又变成了娇艳欲滴的花朵、一会儿又变成了飞禽走兽。这些花馍,不仅是为了满足味蕾,更是为了装点新年的餐桌,传递美好的祝福。

俗话说:“大雪杀猪,小雪宰羊。”幼时年味的记忆里,大雪、小雪节气前后,天寒地冻。村里的男人们则忙着杀猪宰羊,他们熟练的动作中透着一种豪迈与利落。刚宰杀好的猪肉,新鲜红润,散发着浓郁的肉香。分割好的肉块,一部分用来腌制腊肉,一部分留作过年期间食用。整个村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肉香和烟火气息,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年的味道越来越近了。

除夕华章:阖家团圆

除夕,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也是家乡年味最浓郁的时刻。

清晨,阳光刚刚洒在院子里,一家人便早早地起床,开始为年夜饭忙碌起来。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玩耍,他们放着鞭炮,清脆的炮声在村子里回荡,为节日增添了一份欢快的气氛。

大人们则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切菜、炒菜、炖肉,各种香味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一道道传统的繁峙美食,在他们的精心烹制下,摆满了一桌。油炸糕外酥里嫩,咬一口,香甜的豆沙馅在口中散开;过油肉色泽金黄,肉质鲜嫩,配菜丰富,味道醇厚;粉蒸肉软糯清香,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这些美食,不仅是对味蕾的犒赏,更是家的味道,是对团圆的最好诠释。

贴春联也是除夕必不可少的环节,我的父亲会小心翼翼地将早已准备好的春联拿出来,用面粉熬制的浆糊,将它们端端正正地贴在大门上。红色的春联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那对仗工整的文字,寄托着一家人对新年的美好期望。我们孩子们则在一旁帮忙递春联,看着焕然一新的大门,心中充满了喜悦。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共享这顿丰盛的年夜饭。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大家举杯欢庆,互道祝福。老人们讲述着过去一年的经历,年轻人分享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孩子们则叽叽喳喳地讲述着学校里的趣事。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温暖而又幸福。

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节目让大家捧腹大笑,也有的节目让人感动落泪。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亲情在温馨的氛围中传递,岁月的痕迹在笑容中被抚平。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整个繁峙大地瞬间被烟花和鞭炮声淹没。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花朵,将黑暗的夜空装点得如梦如幻。孩子们兴奋地跑出家门,仰望着天空,欢呼雀跃。大人们也走出屋子,感受着这浓浓的节日氛围。此时,整个世界仿佛都沉浸在一片欢乐和祥和之中。

初一至元宵:喜庆延续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人们便早早地起床,穿上崭新的衣服,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孩子们跟在大人身后,手里拿着糖果,一路欢歌笑语。每到一户人家,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瓜子、花生、糖果摆满了一桌。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聊家常,分享着新年的喜悦。

在繁峙的传统习俗里,压岁钱更多承载着长辈对晚辈深深的祝福与殷切的期望。它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钱财赠予,更是家族亲情传承的独特纽带,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孩子们能平平安安、茁壮成长。

幼时的我,和大多数村子里的孩子们一样,穿戴一新,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蓝布打底点缀的小星星棉袄、穿好家做的黑条绒棉鞋,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村里街巷间蹦蹦跳跳,仿佛是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点亮了整个清冷的冬日清晨。我们迫不及待地冲向正屋,那里,长辈们早已端坐在温暖的炕头,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爷爷、奶奶过年好!”“姥姥、姥爷过年好!”“爹、娘过年好!”边磕响头边送上新春的祝福,清脆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整个屋子。孩子们乖巧地站成一排,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眼神中却难掩对压岁钱的那一丝急切渴望。

长辈们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了花,眼神里满是慈爱。我们一群孩子嬉戏打闹,来到一户亲友家,家中的奶奶颤颤巍巍地从兜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红包是用那种最传统的红纸包着,边缘还带着些许毛糙,那是奶奶亲手裁剪折叠的。只见,奶奶把红包递到最小的孙子手中,嘴里念叨着:“宝贝啊,新的一年要听话,快快乐乐长大。”孙子接过红包,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连忙说道:“谢谢奶奶!”

那个年月,收到压岁钱的孩子们,有的小心翼翼地把红包揣进兜里,时不时用手摸摸,确认它还在;有的则迫不及待地打开红包,数着里面崭新的钞票,虽然钱并不是很多,但每个孩子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拿到压岁钱后,孩子们便像欢快的小鸟一般飞奔出家门,聚集在村子的空地上。他们开始热烈地讨论着要用压岁钱做什么。有的孩子说要去买心仪已久的小人书,在书里的奇妙世界尽情遨游;有的孩子打算买鞭炮,和小伙伴们痛痛快快地放个够,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为新年增添更多欢乐;还有的孩子想着要给家里的长辈买份小礼物,感谢他们平日里的照顾。

在繁峙的一些地方,还有舞龙舞狮的传统习俗。舞龙队和舞狮队走街串巷,为人们送去祝福。那巨龙在舞者的手中上下翻腾,栩栩如生,仿佛要腾空而起;舞狮者则动作敏捷,将狮子的威武和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所到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吸引了众多村民围观,现场气氛热闹非凡。

从初一到十五,各种民间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村子里会组织唱戏,老人们早早地搬着凳子来到戏台前,占个好位置。演员们粉墨登场,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尽显功底。台下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喝彩声。还有那热闹的高跷表演,演员们踩着高高的木跷,在街头翩翩起舞,他们的表演惊险刺激,让人不禁为他们捏一把汗。

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元宵,寓意着团圆美满。晚上,街头巷尾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传统的宫灯、走马灯,还有现代的卡通造型灯,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孩子们提着花灯,在人群中穿梭玩耍,如同一只只快乐的小鸟。猜灯谜活动也吸引了众多人参与,大家驻足在灯谜前,绞尽脑汁,寻找答案。猜对的人兴高采烈地拿着奖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家乡繁峙的年味,就这样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繁峙人的记忆和情感。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身在何处,那份对家乡年味的眷恋,始终是心中最柔软的角落。它像一根无形的线,将游子的心与家乡紧紧相连。每一次回忆起家乡的年味,心中便充满了温暖和力量,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乐和幸福的童年时光。


作者简介:魏国军,笔名小柯,1986年1月生,祖籍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高升寨魏家村人,县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煤矿作协会员、晋能控股煤业集团作协会员、大同市云冈区作协会员。现就职于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部分诗歌、散文作品多在《晋能控股日报》《大同日报》《山西工人报》《山西煤炭与安全生产》《当代矿工》《中国煤炭报》《中国矿业报》《阳光》、《繁峙作家》、《平型关》、《滹沱文学》、《派度诗刊》、《平城文学》等报刊、杂志、微信公众号刊登发表。


繁峙作家
鼓励文学创作,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