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奕劻是满清最后封的一个“铁帽子王”,奕劻是爱新觉罗旁支,祖父是乾隆帝的第十七子永璘,永璘是嘉庆帝的同母兄弟,权臣和珅被抄家赐死后,嘉庆皇帝把和珅一半的府邸和半数财产赐予永璘,府邸就是后来的庆王府,永璘一直被嘉庆刻意打压,病死前,被晋封为亲王,年仅51岁。
永璘的这个“亲王”是“恩封”,就是说每过一代“世袭递降”,由亲王降为郡王、贝勒、贝子后,降到“辅国将军”这一级别后不再递降,辅国将军相当于四品待遇,但是没有实职,也就没有了实任官的“冰敬、碳敬”等额外收入,到了奕劻承爵时,大清的“辅国将军”,在京城少说有几万,一抓一大把。
而“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岁俸银一万两白银,禄米一万斛;赐予世袭罔替王府,被称为铁帽子王府。
奕劻自幼过继给了庆郡王绵愍为嗣,绵愍在国丧期间纳妾,被夺了爵位,到了奕劻承爵时,只得了个辅国将军衔儿,奕劻承爵后不到一年,咸丰初年,内务府按例收回亲王府,次年赐给恭亲王奕訢作为恭王府。
咸丰皇帝为安抚奕劻,加封其为贝子,咸丰十年,皇帝三十岁万寿,进奕劻为贝勒,奕劻家与慈禧的弟弟叶赫那拉.桂祥是邻居,按清制,桂祥要向当时的懿贵妃写信请安,于是不通笔墨的桂祥找到了奕劻代笔,奕劻颇有文彩,写得一手好字,因此得到了懿贵妃的好感。
同治十一年,九月,公元1872年,同治皇帝大婚,奕劻加郡王衔儿,任御前大臣。
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借中法战争失利罢斥了恭亲王奕訢一班军机大臣,史称“甲申易枢”,奕劻接任了总理各国事物衙门,进庆郡王,之后,清廷设立海军衙门,奕劻受命会同醇亲王奕譞、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办理海军事务。
1889年,光绪帝大婚,奕劻以右宗正主持大婚,赐四团正龙补服,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奕劻被封为亲王。
1898年,戊戌政变时,奕劻护驾有功,封世袭罔替铁帽子王,此后,奕劻一直追随慈禧,倍受宠信,成为晚清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1900年,“庚子国变”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西逃陕西,着旨命奕劻、李鸿章留京全权办理与各国联军的议和事宜,《辛丑天约》签订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组为外交部,奕劻仍任总理大臣。
1903年,军机处领班大臣,大学士荣禄病逝,奕劻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很快兼管财政处、练兵处事务,集大清内外权力为一身,奕劻的权势如日中天。
在奕劻的政敌看来,奕劻贪婪无厌,卖官鬻爵,权位渐崇,而庸庸无为,这其中包括早就瞧不起这个新封的铁帽子王“新贵”奕劻的,想挑战奕劻“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力的“小醇王载沣”,小醇王载沣也是世袭罔替铁帽子王,在身份地位上都比奕劻高贵,与慈禧太后的关系更近。
小醇王载沣是醇亲王奕譞的儿子,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丰皇帝的七弟,是当今皇帝光绪的亲生父亲,奕譞的嫡福晋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奕譞早年参加过慈禧太后发动的“辛酉政变”,光绪登基后,被加亲王世袭罔替,1890年奕譞病逝后,其子侧福晋所生第五子,年仅八岁的载沣袭封醇亲王位,世袭罔替,载沣被称为“小醇王”。
小醇王载沣自幼受慈禧太后重点培养,成年后,被慈禧皇太后指婚,定了当朝领班军机大臣荣禄的女儿为嫡福晋,可是载沣的嫡母叶赫那拉.婉贞并不领慈禧的人情,婉贞是大清朝唯一敢于当面顶撞慈禧的人(她是光绪帝的亲娘),当初慈禧赏她乘坐杏黄轿殊荣,被婉贞拒绝“秉性谦冲,至内庭,仍不用也”。
叶赫那拉.婉贞对慈禧拒之千里的态度,让做为姐姐的慈禧毫无办法,由此耶让慈禧对小醇王载沣有了份防备之心,一直不让载沣掌握实权,载沣离皇位那张龙椅的血统太近了,慈禧不得不防,而且载沣的出身高贵到无人项背。
婉贞在1896年去世后,慈禧为锻炼、栽培载沣,让他在各部、军机中枢游走,载沣谋求最高权力的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是奕劻,当年1889年立溥儁为皇储时,奕劻是大力支持的,而奕劻最重要的盟友袁世凯,袁世凯被载沣认定是陷害光绪帝的罪魁祸首,恨之入骨。
庚子变法后,1902年小醇王载沣慈禧被派往德国,为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庚子之乱中被甘军所杀,赔礼道歉,骄傲的载沣面对德皇威廉二世,低不下他高傲的头颅,却对了刚刚统一的德国没多久的威廉二世的脾气,对载沣青睐有加,各国更是要请他访问,这把慈禧吓出一身身的冷汗。
对于洋人,慈禧是清楚的,载沣肆意妄为,招来第二次庚子之乱,不是没有可能,不是所有西方强国的领导人都有德皇的好脾气,自己的老公咸丰就是被英法联军吓死的,庚子国变时,只两万联军,就逼得自己差点性命不保。
也怕载沣怀有二心,一但小醇王挟洋自重,能否来场逼宫,还未可知。
于是,慈禧下诏以大婚的名义诏会载沣回国,小醇王载沣正式进入军机处行走,在不可一世的载沣看来,洋人无外如是,自己硬,洋人就软,在载沣看来,除了老佛爷慈禧、光绪皇帝外,谁挡他的路,就杀谁~“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官场老手奕劻可不傻,一个刚进政坛的楞头青载沣,还没被他瞧在眼里,微妙的是别惹怒载沣身后的慈禧皇太后,载沣屡屡挑战奕劻,几次出手,都打在空处,奕劻依旧我行我素,丝毫不受影响,照样花天酒地。
一直到了1907年,小醇王载沣在官场打磨几年后,终于找到了同盟,那就是清末慈禧皇太后的第一宠臣~“官屠”岑春煊。
这其实不是简简单单的权力之争,也是大清国运之争。
奕劻与袁世凯是庚子变法的主导人之一,富国强兵是他们保持住权位的手段,而年轻气盛的载沣心里所想到的是,怎么样重振满人在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之乱后,汉臣做大……满人的颓势。
慈禧皇太后看在眼中,心知肚明,隔岸观火,“你们去闹去吧,乱中取势”,玩弄平衡之术,正是慈禧几十年独掌大清朝局的心得宝典。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