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的诞生~~分佛

文摘   2024-11-08 10:23   北京  

    佛寂灭后僧团举行了四次大结集,“一再结集,一再分裂,最后是多头多极发展,是佛教早期的一个特点”,公元前386年第二次结集时,僧侣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别,大乘佛教在“大众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大乘思潮亦于此时兴起。


   佛陀释迦牟尼宣扬教义时,一向使用当时的俗语~“巴利语”,反对使用雅语~“梵语”(后来梵语中兴成为印度教以及各教派交流的宗教语言),佛经即上座部经典主要由巴利文记载,后期大乘经典则主要由梵文记载,可以说~“结集的过程,也就是佛教理论和神话编造与加工的过程。”~新编《佛教史》


  公元五世纪时,佛经又经过重新编纂,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分裂为两个对立的派别后,各持己见,继续各自发展自己的理论,不断补充创造,大乘声称,曾得到佛陀密传,为后世(佛灭寂后约七百年)上智者所留究竟之言的密藏真经,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对此密藏真经的真伪说上,争论不休,佛陀已然不在,自然争论不出结果。


  公元纪元初,大乘佛教逐渐形成,佛教巫术化是佛教向大乘过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公元二~三世纪开始,大乘佛教日益向多神教方向发展,也是从此时,公元二~三世纪开始,公元3世纪龙树推出《中论》奠定了“空无”论的理论基础。


  大乘运动宣称是佛陀自己创立的,在大乘佛经中说,虽然佛陀开示演说过这些经典,但是它们好几百年以来完全没在人间世界流通过,大乘佛教宣称,是因为佛陀在世时,缺乏合格的老师和聪明的学生,大乘佛教的经书保存在神龙世界和其它非人类领域。


  在公元2世纪,够格的大乘佛教老师突然在印度大批出现,被称为“菩萨”,于是这些佛教大乘经典就被“菩萨”拿出来推广流通了,也就是说,直到公元2世纪之前,那些佛教大乘经典根本不存在。

  佛教大乘经典的形成,虽然有结集和秘密结集的传说,但都没有史料的确凿说明,大乘经典是经时久远渐次而成的,这中间虽有释迦牟尼的教义,但更多的是后人敷衍而成,许多以“如是我闻”形式创制的典籍,虽然都标榜是亲自听释迦牟尼所说,其实都是后代的发挥。~《中国佛教文化》


  神化可以变为信仰,但不是史实,从佛陀圆寂到公元1世纪,佛经逐渐写成多种文字,这期间部派佛教发展,大小乘分道扬镳,佛教大小乘陷入教理的大辩论。


  早期的大乘佛教的基本特征为:


一,强化佛的崇拜和构造佛的本生,佛成为至高无上的神,所谓“法身”已被普遍的抽象化、神格化,佛陀的法身无形无体,无作无言,不可以言说得,不可以思维求,亦不接受众生的供养布施……塞于世界万物之中,并构成万物的普遍本质,平等的仁慈天地诸有,悦护一切众生。


法身、化身~生身或色身、报身,佛的三身把大乘佛教的本体论理论与偶像崇拜结合起来,把佛陀塑造成具有拯救众生的救世主的品格,大乘佛教要求信徒在自作自受的修“业”以外,还要祈求佛陀神力的加持。


第二,弘扬菩萨和菩萨行,“六度”~梵文“波罗密多”的意译,指由此岸世界过渡到彼岸的六种途径,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这其中的“戒、定、慧”,称为三学,是对早期佛教的继续与新的发挥,其余三度则是随大乘思潮出现而进行的新的创作。


“布施”使僧侣获得财源,产生“法师”,接受信众供养;“菩提”~~三种“般若”,智慧要比原来提倡达到涅槃的智慧更为重要;“一切智”所指的“空相”为共相,据说它可以觉悟一切真理,遍知一切,普渡众生,达到唯佛才能够达到的高度。


第三,提倡内外调和和容纳多种信仰,大乘佛法的入世思想和权宜之计,为民间的巫术、咒语、外道开了进入佛教的方便之门;大乘佛教秉承了印度的古老信仰,认为长期禅定就能获得五种“神通”,即“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这离原始佛教的教旨越来越远,为由大乘佛教的中观学说,逐渐倾向发展为密教,打下了基础。

  《宗教词典》中说,在教义上,上座部~小乘佛教只否定个我的实在性,大乘佛教则否定法我的实在性,除期大乘,约是在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由龙树~生活在约公元三世纪、提婆~约生活在公元三世纪,创始的中观学派;


中期大乘佛教,约在公元五~六世纪,出现了讲如来藏缘起和阿赖耶缘起为特点,集中阐述万法唯识的理论,由无著~约公元四~五世纪、世亲~约公元四~五世纪为始祖的瑜伽行派昌盛一时,始终是那烂陀寺最有势力的学派。


  大乘佛教的大量经典是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佛和菩萨的诞生,大量摄入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神灵,大乘佛教的发展,使佛陀逐渐成为至高无尚的大神。


  公元七世纪以后,后期大乘佛教教义逐渐衰微,密教兴起,公元九世纪,商羯罗在全印度掀起印度教复兴运动,在理论上建立起吠檀多不二论,在实践上举行印度教胜利大进军,振奋印度教,掀起大辩论,打击佛教和僧团与耆那教和僧团,包括提婆达多派僧侣,佛教的发展在印度转入低潮。


  佛教的发展全然经院化和密教化,公元八~十二世纪,在波罗王朝的君主的保护之下,佛教的影响力只限于印度的东北部,在公元十三世纪初,在印度彻底灭绝。


  大乘佛教一般不公开斥责早期佛教,对最早的佛教亦尊称为“声闻”,对不是由佛陀说教而自觉者,尊称为“缘觉”,而实际上,大乘佛教却认为,早期佛教只是佛陀对浅根下愚者的权便之说,而非究竟之言,所以,在多数情况下,贬斥其为“小道”、“小乘”。


大乘佛教的救度理论,使得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和与佛教对立的印度教更为积极,大乘佛教更加重视传教,重视争取信徒。


可以说,佛教的“大乘化”,是佛教发展史中,由一种学说,转化为成熟宗教的重要环节。


(未完待续)


纵横论天下
看历史,观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