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

文摘   2024-12-14 08:14   辽宁  

    释迦牟尼去世三个月后,佛教历史上开始了佛经的第一次结集,由佛陀的上首弟子摩诃迦叶主持,据说召集了500长老于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在当时已是国王的阿阇世王的协助下,诵集了佛陀生前所说的教法。


  佛灭一百年后,当摩揭陀国迦罗阿输迦王(黑阿育王)在位时,佛教僧团迎来了第一次危机,起源是释迦牟尼去世前,留下的一个小问题“有些小事,不必守戒”,佛教僧团就为“什么是小事?”发生争执,争执的主要焦点是“僧侣在乞食时,可不可以用手接触金钱?”也就是僧侣可不可以接受金钱施舍,为了这件“小事儿”,僧团爆发了激烈的辩论。


   公元前386年,在黑阿育王的主持下,西部的耶舍比丘邀请东西方700位长老,在吠舍离举行第二次结集,这次结集的结果是宣布双方争执的十点是违背戒律的,这次结集被称为“七百结集”或者“吠舍离结集”。


  坚持僧侣手不接触金钱的,自然格位比较高尚,赢得了辩论,但赢得了辩论,也意味着这一派僧团辩论胜利后,丧失了快速发展的机会,这一派被称为“上座部”。


   而辩论失败的僧团,并不认可辩论的结果,他们认为这个结果是有地位的上座部长老所裁定,反对者这派僧侣多数是东部人,于是对裁决不服的僧侣退出了原来的教团,另外发起一次结集,召集了1000位长老,另外订正戒律,自成一派,因为他们人数多,被称为“大众部”,“佛教大乘”就是此时开始在大众部的基础上,产生了萌芽。

  佛教僧团开始了第一次分裂,之后的四、五百年间,佛教僧团陆续分裂为十八部或者二十部,至公元一世纪中叶,大月氏贵霜王朝时,已知部派名称有四十余种,佛教史称这个时期为“部派佛教”。


   佛灭后二百多年,阿育王继承了祖父旃陀罗笈多的孔雀王朝,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阿育王几乎统一了印度次大陆,统治着一个从现在的西部阿富汗到东部孟加拉国的领土,除了今天的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的部分地区外,其它印度次大陆尽被阿育王收入囊中,在几乎统一了印度后,阿育王皈依了佛教。


  阿育王的统治长达41年(公元前273年~公元前232年),阿育王因为自己的种姓的过于低贱~开创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笈多在给亚历山大大帝做侍从前,是给刹帝利养孔雀的奴隶~最卑贱的“首陀罗”种姓,因此阿育王选择了婆罗门教的对手佛教为信仰,用来洗白自己低贱的出身。


   由于国王虔诚信仰佛教,因此有许多人冒充佛教徒,分享佛教僧团丰厚的布施,这惹起了僧侣们的不满,于是阿育王邀请目犍连帝须长老来首都华氏城,帮助净化僧团,并召集1000位长老,举行第三次结集,会诵出比较完整的经律主要成份。


  据说现今所存的上座部巴利语三藏,就是第三次结集最后编定的,但这时的上座部佛经中,已经摄入了大众部编撰的佛陀的《本生谈》故事,与第二次结集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三次结集大会中,作出了另一项重要决议,阿育王开始派遣传教师到世界各国去传播佛教,这些教团由一名传教师以及另外四位长老组成,不但可以传播佛法,还被授权可以建立新的比丘僧团,就是说,每一教团,都有权力独自发展,完全自主,由此开始,佛教由一个地方性的宗教,开始传遍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被派往僧诃罗~今斯里兰卡的使团由阿育王的儿子摩哂陀率领,他们在僧诃罗传教顺利,国王以及大臣和百姓纷纷皈依佛教,在斯里兰卡建立起比丘僧团,创建塔寺,之后,阿育王的女儿僧伽密多也被派往斯里兰卡,建立了比丘尼僧团,这一支被称为“南传佛教”,自称“上座派”,后来被新兴起的大乘佛教贬低称为“小乘佛教”。


   孔雀王朝因为对僧侣的供养无度,耗尽了国家财富,很快衰弱、分裂,在阿育王去世后不到半个世纪,盛极一时的孔雀王朝,灰飞烟灭,只存在了约140年。

  斯里兰卡在伐多伽摩逆.阿巴耶王在位时(大约公元前一世纪末期后),斯里兰卡的佛教长老们在马特列地区的阿卢寺举行了第四次结集,由罗揭多主持,500长老参加,诵出上座部三藏和义疏,把一向口口相传的三藏经典首次用巴利文写在贝叶上保存。


  一百多年后,公元一世纪下半叶,北传佛教也由口传改为用文字记载下来,按照佛教徒的传统说法,佛教古典三藏都是释迦牟尼亲自宣讲和制定,在第一次结集中确定下来的,事实上佛教经典绝不是一个人的创造,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这些佛教三藏经典,往往随时随地就以“如是我闻”~就是“我听佛祖说过”的格式在社会上涌现出来,按照佛教自身的传说,流传至于最古老的典籍,也是佛教产生二、三百年之后,由佛教不同派别的僧侣汇集编成的。


  因此,要判定哪些教义是释迦牟尼自己的思想,异常困难,但作为最早流行的所谓“原始佛教”来说,一般学术界把第一次结集到公元前一世纪~公元一、二世纪这段时期的经典认定为“原始佛教”,主要原因是在那时期还没有形成对佛陀的偶像崇拜。


  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在斯里兰卡不可避免的也开始分裂,但它们主要的巴利文三藏经典是相同的,只是各自的注疏解释不同,南传佛教在斯里兰卡主要分为三派:大寺、大无畏山寺、只陀林寺。


  之后,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爪哇、苏门答腊、马来半岛以及我国云南傣族地区,大约在民国期间曾一度盛行至我国中原河北地区。


  南传上座部佛教严格依照定慧的路线开展禅修,在家居士守五戒、八戒、十戒,出家人守二百二十七戒,南传佛教追求的修炼果位是“阿罗汉果”,认为遵守佛陀释迦牟尼的定下的戒律,是修行的必经阶段。


南传上座部不戒肉食,吃的是“三净肉”,即: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净、不为己杀为净。


俗家居士不禁欲,出家者在出家期间禁欲,还俗后不禁欲~在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传上座派佛教国家,男子在成年前基本上都要入寺出家三~五年不等,然后还俗,过世俗生活,就在说修行佛法在人生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未完待续)


纵横论天下
看历史,观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