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博士:我国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率在10%-25%之间;发病高峰年龄10-30岁。遗传易感性以及心理压力是重要的因素;而营养和膳食摄入也起到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口腔溃疡的患者血液中抗牛奶蛋白的抗体显著增加。停止喝牛奶后,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上海一项研究发现,人类口腔菌群的构成与口腔溃疡相关,而健康的植物性饮食对应更好的口腔菌群。多项调查发现,使用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LS)的牙膏会增加口腔溃疡的发病风险;而停止使用会使一部分患者得到有效缓解。目前,SLS的有害作用是否与破坏口腔菌群相关尚无定论。
营养素方面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常常伴随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
其中,维生素B12的缺乏比较普遍。补充维生素B12可以有效缓解病情,即使之前维生素B12血液水平正常也有效。
血红蛋白、铁和叶酸等与红细胞相关的营养素的缺乏也可能与口腔溃疡相关,但是证据略显不足。
补充维生素C在一些实验中可以缓解口腔溃疡。其原因可能是维生素C可以帮助口腔上皮细胞降低过高的氧化应激反应。
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加重口腔溃疡的严重性,但并非其诱因。
另有荟萃研究发现,锌的缺乏也与口腔溃疡相关。多数介入研究发现,补锌可有效缓解病情。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人群中,缺锌与口腔溃疡的关系似乎更显著。
总之,现有证据发现,多种营养、免疫、毒理因素与口腔溃疡相关。此外,遗传、心理压力、内分泌等因素也需要考虑。预防口腔溃疡可能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Oral Dis. 2009 Nov;15(8):560-4[2] J Am Dent Assoc. 2017 Aug;148(8):614-617.[3] J Oral Pathol Med. 2010 May;39(5):420-3. [4]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1 Jan;91(1):45-9.[5] Oral Dis. 2012 Oct;18(7):655-60.[6] Int J Dermatol. 2016 Mar;55(3):e130-5.[7] Acta Paediatr. 2010 Mar;99(3):442-5.[8] Can Fam Physician. 2005 Jun;51:844-5.[9] J Am Board Fam Med. 2009 Jan-Feb;22(1):9-16.[10] Nutrients. 2024 May 17;16(10):1519.[11] Adv Biomed Res. 2024 Apr 27:13:31.[12] J Trace Elem Med Biol. 2021 Dec:68:126811.[13] Clin Oral Investig. 2021 Feb;25(2):407-415.[14] Clin Oral Investig. 2020 Jul;24(7):2427-2432.[15] BMC Oral Health. 2024 Mar 16;24(1):339.*文章仅代表该文发布时期由之前的相关科学研究得出的判断和认识,欲知新近的研究成果可以关注最新发文或直播。
本公众号案例为网友自发分享,平台发布仅用于知识分享之目的。本公众号仅为分享健康理念,不能够替代任何药物或者医疗措施,请勿因此放弃任何必要的医疗手段!如有治疗需求,请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咨询,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 资料整理 | 向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