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叙事|林铭涵:“引入虚拟论敌,强化论辩逻辑”

教育   2024-12-31 16:07   浙江  

(2024年12月31日公开课)

“引入虚拟论敌,强化论辩逻辑”

林铭涵

“虚拟论敌”,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虚拟论敌”如何运用,其实课本上写得非常清晰。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教学误解:学生能够轻松借助“虚拟论敌”来强化写作论辩逻辑。

写作步骤如下:①提出论点;②引入虚拟论敌;③基于虚拟论敌展开论辩。如何基于虚拟论敌展开论辩呢?步骤有:①阐述内涵;②分析例子;③限定范围。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我给出了写作范例,提供了“虚拟论敌”使用的思维支架,如“一定要/会…吗?”“果真能…吗?”“有没有反例?”“如果极端化,会怎么样?”等等。并且,也提供了一些写作语言支架,如“不是…而是…”“诚然…但是…”。

这样的“虚拟论敌”运用流程,看起来好似数学公式,只要运用“公式”,按照步骤来做,就可以得出。可是,即使是运用公式,也是有难度的。

课堂中,还需要有更多切身体会、深入思考的过程。课堂中,有一些是我们可能忽视的学生理解困惑区。课堂中,有一些教学台阶,看似“小”,但却是执教者所不能忽视而必然要搭建的。

从教学效果上来说,如果一堂课上完后,学生会忍不住去使用“虚拟论敌”,那么这堂课就达到了教学实用效果。怎样会忍不住去使用呢?一是意识到“虚拟论敌”确实很重要。二是觉得运用“虚拟论敌”展开写作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下面我将从这两方面来谈教后反思。

先谈,第一点,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虚拟论敌”很重要。“虚拟论敌”能够帮助延展思维,丰富论辩过程,完善论证。这样的总结,对于初步接触到“虚拟论敌”的学生来说,恐怕是有些抽象的。因而,还应该给予更加具象的例子。比如出示“观点+例子”的写作例子以及引入“虚拟论敌”后撰写的文段,通过两者的对比,来显现“虚拟论敌”于写作的好处。

第二点,如何让学生觉得运用“虚拟论敌”展开写作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课堂第三个任务“基于‘虚拟论敌’进行论辩”是本课的重难点。我的授课思路是,自己写了一个范例,让学生从中归纳。然后再让学生运用归纳的技巧,辅之以我提供的语言支架,来尝试写作。如下图所示:

课堂中,学生能做到归纳,但是却难以马上运用技巧于写作。这可能是因为“阐述内涵”“分析例子”“限定范围”这三个思维支架,本身就是较为复杂的,再加上只有一个例子,语言材料不够,导致他们对此理解只是迷迷糊糊的,自然不能灵活运用。所以,也许本课更应该聚焦于一种思维支架展开训练写作,并且辅之以更多的例子进而让学生从中归纳技巧,模仿语言表达。

教写作,是在教程序性知识吗?如何教好程序性知识,让教学以点击面,进而生发出更多灵活而生动的写作内容,在有效的同时避免一步一步教学生套“公式”的俗套?这是需要我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思考的。

语文钱塘潮
语文,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语文钱塘潮
语文,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