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八省联考·四川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阅读Ⅱ的材料二中说:“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
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①莫让心灵蒙尘,长怀艺术同情之心
“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 我深以为然。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似乎渐渐丢失了与生俱来的艺术感知与同情之心,在现实的泥沼中艰难跋涉,亟需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拾那被遗忘的珍宝。
回溯童年,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一块石头、一片树叶皆可为艺术品,街边流浪的猫狗、受伤的小鸟都能引发内心的怜悯。那时,心灵纯净如澄澈湖水,能映照出世界的美好与苦难,艺术的灵感与同情的暖流自由流淌。我们用童真的笔触绘出心中奇幻天地,为故事中人物的悲欢离合而落泪,毫无保留地向他人伸出援手,人性中艺术与同情的光辉闪耀。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现实的压力接踵而至。学业的竞争、职场的角逐、生活的琐碎,如重重枷锁禁锢心灵。我们奔波于功名利禄,将内心的柔软层层包裹。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我们遵循既定规则,在标准化的道路上亦步亦趋,逐渐失去了对生活诗意的捕捉能力。对艺术的欣赏,沦为附庸风雅的形式;对他人的苦难,常常视而不见,甚至变得冷漠麻木。我们在物欲的漩涡中迷失,心灵被世俗的尘埃蒙蔽,艺术与同情似乎成为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但我们不应如此沉沦。艺术是灵魂的养分,它能在疲惫生活中为我们开辟精神的绿洲。梵高的《向日葵》以绚烂色彩点燃生命激情,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用激昂音符奏响抗争旋律,这些伟大艺术作品穿越时空,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让我们在平凡日子里感受到非凡力量,重拾对生活的热爱与想象。
同情是人性的暖阳,温暖他人也照亮自己。特蕾莎修女一生奉献于救助贫困与苦难之人,她怀抱无限同情穿梭于印度街头巷尾,为垂危者送去关怀,为饥饿者给予食物,用爱搭建起希望之桥。她的善举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让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熠熠生辉,成为人性慈悲的不朽丰碑。在日常生活中,一次微小的让座、一句真诚的问候、一份对他人困境的理解,都是同情之心的闪耀,能驱散冷漠阴霾,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让社会充满温情。
我们应挣脱世俗束缚,回归本真自我。在忙碌之余,静赏艺术之美,聆听音乐、阅读佳作、品鉴画作,滋养心灵;敞开心扉,关注身边人的喜怒哀乐,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发声助力。让艺术灵感与同情善意重新盈满心间,驱散阴霾,使人性的光芒在岁月流转中永恒绽放,照亮自己与他人前行的道路,重塑一个充满爱与美的世界。
②莫让心灵蒙尘
丰子恺先生说:“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 我深以为然,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似乎渐渐丢失了与生俱来的那份纯真与美好。
童年时期,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会为一朵花的绽放而欣喜,会为一只蝴蝶的飞舞而着迷,那是我们内心深处对美的感知和对艺术的天然追求。我们也总是毫不吝啬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同情,看到小伙伴摔倒会毫不犹豫地去扶起,看到小动物受伤会心疼地落泪,因为那时我们的心灵还未受到世俗的沾染,依然保持着那份可贵的纯净与善良。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被世俗的智慧所包围,开始在意他人的眼光,追求功名利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灵变得越来越沉重,那份对艺术的感知和同情心也逐渐被消磨。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埋头于书本和工作,忽略了身边的美好;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们学会了冷漠和麻木,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却在不经意间丢失了自己的本心。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繁忙的都市中,人们行色匆匆,对街头艺人的表演不屑一顾,对路边乞讨的老人冷漠相对;在工作场合,人们为了升职加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早已忘记了同情和关爱他人。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麻木和冷漠,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充满艺术感和同情心的孩子。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对内心的坚守。即使在世俗的压迫下,我们也应该努力保持那份最初的心灵。就像丰子恺先生所说的,唯有聪明的人,能不屈不挠,外部即使饱受压迫,而内部仍旧保藏着这点可贵的心。我们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欣赏一朵花的美丽,倾听一首音乐的旋律,让艺术的气息重新滋润我们的心灵;我们可以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给予一份温暖和关爱,让同情的力量在人与人之间传递。
让我们努力拂去心灵上的尘埃,找回那份被阻碍或消磨的艺术感和同情心。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同情的心去关爱他人,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③成长未必会消磨心灵
丰子恺先生说:“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 然而,我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观点,在我看来,长大并不必然导致心灵中艺术感和同情心的阻碍或消磨。
不可否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有时可能会在忙碌与疲惫中暂时忽略了内心的艺术感知和对他人的同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被阻碍或消磨了,而只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被隐藏或压抑了起来。事实上,许多人在成年后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同情,甚至随着阅历的增加而更加深刻和丰富。
在艺术方面,不少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追求和发展自己的艺术兴趣。例如,一些职场人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会报名参加绘画班、摄影班或音乐课程,用艺术来缓解压力、丰富生活。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依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和力量,并且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像著名的画家齐白石,一生都在不断地创作和探索艺术,晚年的作品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对艺术的追求和感悟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反而更加醇厚。
在同情心方面,成长也未必会使其消磨。许多人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后,更加懂得理解和关爱他人。比如那些长期从事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看到了社会的各种需要帮助的现象,于是主动伸出援手,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温暖和爱心。还有在灾难面前,无数成年人挺身而出,捐款捐物、参与救援,展现出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长大并不意味着失去同情心,而是可以将其转化为更有力量的行动。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在成长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而变得麻木和冷漠,但这只是部分现象,不能代表所有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少数人的变化就否定大多数人在成长中对心灵中美好品质的坚守和发展。
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挑战,但也会让我们更加成熟和坚强。只要我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的坚守,就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用同情心去关爱他人,让自己的心灵更加丰富和充实。所以,我坚信,长大不一定会阻碍或消磨人类原本的艺术感和同情心。
④莫让心灵蒙尘,永葆艺术同情之美
“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 我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观点,在我看来,人类生来便拥有艺术与同情之心,然而岁月并非必然使其消磨,而是生活的种种因素使其隐匿或黯淡,我们应努力拂去尘埃,让心灵重绽艺术与同情之花。
人之初,心本善且美,赤子之心满是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天然地亲近艺术、心怀同情。幼儿拿到画笔,便会无拘无束地涂抹心中的绚烂;看到他人落泪,也会眼眶泛红、试图安慰,这是人性中艺术与同情的萌芽。但随着年龄增长,现实的压力、功利的追逐,如重重迷雾,渐渐模糊了心灵原本的澄澈。学业的竞争、职场的拼搏,让人们脚步匆匆,无暇顾及街边流浪艺人的演奏,对他人的苦难也往往视而不见,心灵仿佛被一层硬壳包裹,艺术的灵动与同情的柔软被深藏其中。
然而,即便成长带来诸多挑战,也依然有人冲破阻碍,让心灵的艺术与同情之光闪耀。特蕾莎修女一生奔走于印度贫困之地,为那些贫病交加、濒死之人送去关爱与尊严,她的同情之心跨越了种族、宗教与国界,在苦难之地绽放出人性至善之光,这是同情之心未被磨灭且升华的典范;宫崎骏在动画创作之路上坚守数十年,用奇幻的故事、精美的画面勾勒出一个个温暖而纯真的世界,从《千与千寻》到《龙猫》,他以不老的童心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证明成长不必以失去艺术之心为代价,反而能使其更加醇厚深沉。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重拾并守护心灵的艺术与同情,至关重要。在忙碌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去博物馆欣赏一幅画作,聆听一场音乐会,滋养艺术之魂;也可以主动参与志愿活动,为弱势群体送去帮助,于微小善举中唤醒沉睡的同情。于社会而言,学校应重视美育与品德教育,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氛围;社会各界应倡导公益精神,传播正能量,让善良与艺术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而非被世俗的喧嚣淹没。
人类本有的艺术与同情之心,并非注定在成长中消逝。只要我们愿意在纷繁世事中聆听内心的声音,以坚定信念与实际行动去呵护这心灵的珍宝,便能驱散阴霾,让艺术的创造力与同情的温暖力量,照亮自己,也照亮整个世界,回归到人性最本真、最美好的状态,书写充满爱与美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