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类作文命题时一般都暗含了两个矛盾的命题,按照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两个矛盾的命题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我们在以上的分析和写作过程中,似乎确认了两个矛盾的命题同真,这明显违背了矛盾律;如果我们同时否定两个矛盾的命题(认为它们同假),就会违反排中律。难道试题要让我们陷入这种思维困境中?当然不是。
奥秘在材料中某个词语表达了不同的概念,这样就能让人在看似矛盾的命题中找到合理的原因。
如上文新课标I卷中“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中的“问题”,在“会越来越少”和“不会越来越少”两个命题中所指内涵是不一样的:前者指催生这一技术产生发展的问题,后者指这一技术发展成熟之后人类遇到的新问题。 “问题”内涵不一样,实际是借“问题”这一词语表达了两个不同的概念,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肯定和否定的命题中,因为内涵不一样,不构成矛盾,也就不会违背矛盾律。再如上海卷的“认可度”,在“认可度可以判别事物,区分高下”和“认可度不可以判别事物,区分高下”两个看似矛盾的命题里, “认可度”的真实内涵不一样:前者指那些能基本反映事物真相的“认可度”,当然可以作为判别事物的参考;后者指那些高于或低于事物真相的“认可度”,自然不能听信。②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2022年秋考)③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2021年秋考)④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2020年秋考)①如果是肯定命题, “创新”指体例的创制、重新获得新的感受等(如蘅塘退士编选《唐诗三百首》,并未创作一首诗,但此书仍然可以说是体例上的“创新”);如果是否定命题, “创新”则指创造出崭新的、前所未有的东西。②对“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这一现象觉得正常或者担忧,其实是两个命题对“发问” “结论”给了不同的解释。如果将“发问”解释为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活力的探索精神,将“结论”解释为固化的、停滞的答案,那长大后陷入的僵化状态当然令人担忧;如果将“发问”解释为“因无知而提出问题”,将“结论”解释成“给提问者提供稳妥的答案”,那材料描述的长大后注重结论的状态就很正常。③需要对“事物的价值”进行不同的阐释:肯定命题中,指的是超越了人们目前认知水平的“事物的价值”,自然需要时间的沉淀来填平这一鸿沟;否定命题中,指的是与人们目前认知水平一致的“事物的价值”,当然不需要时间沉淀,当下就能认识。④需要对“事物发展进程”进行不同的阐释:肯定命题中,指人类目前尚无法完全对抗和控制的、具有灾难性后果的“事物发展进程”;否定命题中,指人类能基本控制和解决的,能化解不良结局的“事物发展进程”。前者我们目前一定程度上尚感无能为力,后者我们能把控,不会无能为力。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人类都在试图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在难以把控中逐渐获得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