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层层优化教学设计
——记《战争之下,美在歌唱——<荷花淀>》备课心路历程
开学伊始接到公开课任务时,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犹豫了很久,最终确定孙犁《荷花淀》作为教学篇目,主要基于三方面的原因:
一、时隔多年重新回顾这篇课文,我内心仍旧有所触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课文的感知和把握对课堂的生成以及学生的影响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孙犁是目前高考可能涉及的作家,其创作风格自成一派,有必要让学生以单篇分析为切口,深入把握以其为代表的同类作品。
三是考虑到本班学情,虽然在必修教材中已经接触过《哦,香雪》《百合花》等作品,但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化小说”的概念和特点的把握仍然不够到位。至此,我最终确定,选择《荷花淀》小说的“诗化”特点,主要抓住一个问题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即作者为什么完全回避描写本来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战争,而把战争写得那么美。
课堂导入部分以季志敏《秋霜尽染》和吴强《红日》中描写战场的片段和《荷花淀》中为数不多的正面战场描写的对比作为突破口,学生能提取出“清脆”“欢笑”等词,较为直观地感受到《荷花淀》对战争描写用词的特别之处,以此为契机,我顺势小结并提问:冀中平原,抗战时期,本是个腥风血雨、刀光剑影的地点和年代。反映那个年代的小说似乎应该写满艰辛、痛苦乃至流血、牺牲。直接对战争、死亡进行描摹,是大多数现代小说家的惯用手法。而《荷花淀》把一场惊心动魄的伏击战安排在明媚如画、清香四溢的地点,战斗场面寥寥几笔,紧张激烈的场面写得轻松而幽默,孙犁为什么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化”?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课文的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孙犁“对话”,我设置了朋友圈的大情境,模拟孙犁身份发布创作《荷花淀》后之感,让学生以孙犁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对孙犁作品的评价,如
任务一:假如你是孙犁的微信好友,结合读后体会,你将如何回复这条朋友圈?
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为了让学生能结合阅读“初感”找到评论孙犁作品的环境、人物(情感)之角度。不过如果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把握“初感”而设置该环节,是否和导入部分发生重合,这一点在课后我也有所思考,或许结合导入部分设置该评论,让学生在对比常见战争场面和《荷花淀》战争场面之后,马上投出朋友圈进行评论,或许会更顺利。
在学生自主尝试评论后,进入到课堂第二个任务:
任务二:看看当时两位较具代表性的人物评论,小组讨论是否赞同,并从课文中找到判断依据。
回顾磨课的过程,这里所挑选的评论几经更改。在这个环节,其实我想完成的是与高考内容的衔接。在平时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尤其不擅长完成评析类的题目,这里选择将评论先置,让学生自主完成对评论的评论,更好体会评析类题目的解读思路。所以在这里,我找到一系列关于孙犁作品评析类题目的信息,最终选定两条。评论一:“在这片景色中,我感受到了久违的诗性的构建”,这一评论改自2020年全国卷模拟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部分的阅读材料;评论二:“我在白洋淀这群女子身上看到了你所追寻的‘美好的东西’”, 这一评论改自2022年辽宁丹东一模卷的材料引用部分。或许继续研读这两份考题中涉及的《孙犁作品的诗化特质》(靳新来)《怀抱着胸中那一簇火焰——孙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与铁凝)两文,还可以产生新的评论思路。
在给予学生充分讨论时间的基础上,王佳豪、陈韵冰、杨杭、华峻江、张佳晖、何梦媛、余悠然等高二八班同学的回答实际上都给我很大的惊喜。因为在磨课过程中,我发现,每个班的学生关注到的文段都不同,这其实在聚焦问题上对课程的推进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如果过多限制又会影响学生的课堂生成,所以“分析角度”提什么、如何提,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学生小组陈述的观点看,对景色之美的分析能利用以前讲过的关注动词、副词、修辞这些角度,并利用分析提示,关注到了第3段中“白色”场景的充分营造。此时我加入《荷塘月色》《百合花》中涉及景物颜色描写的选段,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颜色词的匹配合宜对人景交融、整体情境构建产生的重要作用。同时,用给课前板书画好的荷花填色,以画观文,这个环节确实对学生进入课堂营造的情境产生了有效作用。景色之外,在对评论二的分析中,利用对学生所述段落进行换词、换标点、对比阅读的处理,学生都能准确把握到中国妇女含蓄而刚烈的艺术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已经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人景互相渗透,呈现出一种类似中国画意境之美。当如诗如画的美景、恬淡闲适的心灵港湾面临日军铁蹄的践踏时,作为荷花淀的主宰者与受惠者——美丽的荷花淀妇女,矢志抗敌,避开血腥,带给我们的却不只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启迪。
这就可以回到课堂伊始提出的问题,战争是残酷的,可为何《荷花淀》却写得如此之美?引出关于《荷花淀》的另外一类评论,评论三:《荷花淀》缺少批判色彩,弱化了战争带来的悲剧意识。
此环节的设置意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补充孙犁在《芸斋英华》中提到的创作理念,让学生体会到真正激发孙犁创作冲动的是美,“北方人民日常性的贫穷、哀伤、凄凉和恐惧是孙犁小说无须明言的背景,因此他更加需要在这满目疮痍的背景中寻找美好的安慰和激励。他的任务,不是在纸上重复当时的中国读者放眼皆是的残酷,而是用‘北方人民’的坚韧、乐观、无私和美好来战胜‘残酷’”( 郜元宝《孙犁“抗日小说”的“三不主义”》)。 说“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是孙犁小说的风格,倒不如说是他对世界的一种理解方式。正由于在这个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中,以浓墨重彩的方式去书写了这些非常个人化的情感和“细处”,因而时隔多年,我们仍能诉诸其中恒久的人性、深沉美好的情感。
最后,考虑到课堂评价性成果可视化呈现,我设置了为《荷花淀》写短篇小说奖角逐的推荐语这个任务。不过或许将这个环节串联任务一,让学生再次回到对孙犁发布的朋友圈的回复上,整体衔接就更为流畅,且课堂成果的展示也能呈现出梯度。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公开课暂告一段落,但我们对教学的思考不会止息。“以生为本”的课堂究竟如何设计?已学旧知如何在新课文中得到更深层次的演绎?这次备课不断修改的过程让我更加体会到,基于学情设置教学内容、有步骤推进内容难度并优化课堂设计的重要性与有效性。
最后再次感谢这段时间耐心指导我的水小琴老师、杜勇老师、郑杰老师,热心帮助我的戴育珠老师、杨镍玮老师,还有最初给我提供思考方向的周辰芮老师、范淑敏老师,以及语文组全体教师的鼓励与支持。愿杭高钱塘语文组也能在自己的“荷花淀”中散发怡人清香。(朱箫郡2022.9.21)
(2022.9.21朱箫郡公开课评课研讨)
【评课研讨摘要】(戴育珠)
优点:
刘京胤:一,形式新颖,设计朋友圈活动;二,教学过程中勾连高考考点,兼具公开课的艺术性与考点基础知识的落实;三,课堂比喻非常鲜活,易于理解。
王冠通:一,抓点非常精准,如“枪声清脆”,能感受战争描写的基调与惯常残酷的场景大不相同;二,色彩的挖掘巧妙,对《荷塘月色》《百合花》中个别意象色彩的回顾;三,能通过替换标点符号,体会人物心情。
林铭涵:课题设计、板书设计,符合诗化小说的特点。
姚远:对色彩的把控精准,通过学习精彩段落,回归颜色美的诗性构建。
徐胜:师生互动到位,有效推进课堂。
金禾穗:一,文本解读非常到位,具有群文意识;二,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强,能衔接新高考模式。
杨德玲:一,整堂课沉浸在淡淡的美之中;二,对文字的感觉非常敏锐;三,主题理解到位,诗化小说消解了战争的残酷,需精神的桃花源,追求真、美。
杨镍玮:一,课堂精巧,任务设计与语言精巧;二,注重勾连知识点。
祝炜奇:一,色彩挖掘;二,能结合学生平时表现,课堂评价更有针对性与鼓励性。
水小琴:一,课堂环节衔接流畅 二,板书与构思非常精巧;三,教学成果显著。
杜勇:一,从大框架看,节奏感的把握得更好,更为成熟从容。 二,学生的表现非常出色,可见老师平常的引导。 三,探讨深入。通过对“消解”一词,深入把握孙犁的思想特色。
刘祖国:一,服装符合大情境设置,体现教师的用心; 二,在课堂推进方式上,以三条评论串联课堂,回归文本,细致解读。
改进建议:
刘京胤:一,以《百合花》《哦,香雪》作为导入,联系旧知;二,小组活动的形式可改进,由学生上台做分析。
王冠通:在最后的生成环节,应引导学生注意语体色彩,推荐语的写作应符合书面语要求。
姚远:一,任务一难度大,评论缺少抓手,可考虑放在最后环节,更好操作;二,需关注学生的表述,如“女生”应为“妇女”。
金晓杰:一,在环节三,如何看“弱化战争意识”,可给学生学习支架,如先提问孙犁表达的用意是什么,再去评论“弱化战争意识”,最后引申到作者的审美追求。
徐胜:课堂最后可再总结诗化小说的特点。
金禾穗:环节一的任务指向不清晰,可糅合课堂导入。
杨镍玮:一,色彩挖掘所选文段与《荷花淀》不够匹配;二,在环节一,可修改朋友圈文段;三,增加最后的总结部分,师课堂更完整。
水小琴:;一,需再从容深入。在导入部分可增加时间,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词语感受到战争的血腥残酷。第一次回复评论时,学生更多是感性认识。第二次回复评论时,可给学生更多时间,表达时注意语体色彩。 二,对标点符号的品味不够透彻。 三,对学生思考的限制性较大,不需引导赞同或反对。 四,对学生的评论用词更敏感些。学生的评论中有“充斥”一词,需适当引导。
刘祖国:一,课题是一节课的灵魂,高度凝练,统摄、导向、贯穿整堂课。如以“美”为串联,美在细节、意境、人物形象,艺术性、聚焦性会更好。二,课堂的节奏,应像四幕剧一般,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朱箫郡、戴育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