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腾。消息传到中国企业界,时任联想总裁兼CEO的杨元庆,向全体员工发了一个愿望:
“我们要进军奥运会!”
两年后的2003年2月17日,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前广场,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那是联想集团受国际奥委会之约前来商谈加入奥运TOP俱乐部的。
“TOP”就是“奥运全球合作伙伴”,通俗理解,就是权益最高级别的奥运赞助商。以往,只有宝洁、可口可乐这样的世界级企业才有机会加入,而这之前,更是没有任何一家中国企业的身影。
联想的到访打破了这一现状。2004年3月26日,北京饭店,联想与国际奥委会正式签约,加入第六期全球合作伙伴计划。
这是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加入top计划的中国企业。借助雅典奥运会的势头,联想用公益活动、签约奥运冠军当形象代言人等一系列操作,在短短两年内,让品牌价值从300亿人民币提高到607亿人民币,狠狠刷了一波国际知名度。
此外,联想的举动,也点燃了中国企业奥运营销的热情,此后20年,致力于出海的中国企业不断在奥运赛场露面,向世界展示自己。
而这片没有硝烟的赛场,竞争程度远比人们想象中激烈。
点击上方👆即可观看视频
阿里巴巴在2017年加入TOP俱乐部,签了12年合约,花了8亿美金。不过对阿里这样致力于出海的巨头来说,可能不算什么。毕竟,还有什么比在奥运会这种全球最顶级体育赛事上,对全世界人民打广告更好的出海营销方式呢?
就以近期仅次于奥运影响力的欧洲杯为例,本届欧洲杯,作为官方赞助商的海信就出尽了风头。
光是比赛期间,球场的广告牌上就频繁显示着海信的英文宣传语——“海信电视,世界第二”。
此外,海信还是本届欧洲杯的VAR官方显示合作伙伴,VAR的意思是“视频助理裁判”,也可以理解为机器人裁判。
欧洲杯揭幕战上就有一幕,德国球员京多安摔倒时,VAR提示了对方犯规。当镜头跟着主裁判来到技术台时,台上标志性的Hisense英文,成了全场的亮点。
事实上,自从2016年赞助欧洲杯以来,海信已经是第三次出现在欧洲杯赛场上。8年的曝光,让海信的世界知名度大大提升。今年第一季度,海信电视在整个欧洲市场的出货量增长了35.9%,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中国企业。
海信的故事告诉我们:顶级体育赛事赞助,贵是贵了点,但收益也是真高啊!
再看奥运会的例子。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作为TOP赞助商的可口可乐,在奥运会开幕当月销量就上升9%,股价大涨36%。
更典型的例子是三星。因为有幸成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TOP赞助商,三星当年的营收涨了近20亿美元,从一个不知名的韩国本土公司,直接华丽转身成国际大企业。
类似的例子中国也有。
2004年,联想宣布正式加入第六期奥运TOP俱乐部,为即将到来的2006年都灵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
这是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加入top计划的中国企业。借助雅典奥运会的势头,联想用公益活动、签约奥运冠军当形象代言人等一系列操作,在短短两年内,让品牌价值从300亿人民币提高到607亿人民币,狠狠刷了一波国际知名度。
因为就在前一年的里约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奥运收视率的下滑。
以里约奥运会美国市场独家转播机构——NBC电视台为例,收视率比上一次的伦敦奥运会下滑了17%。
但与此同时,国际奥委会还注意到,NBC电视台旗下的网站和应用等线上媒体的用户量,同比上升了24%。
就是这件事,让国际奥委会开始重视互联网的力量。里约奥运会的IT系统负责人就说:“未来奥运会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与存储,最适合云计算的应用。”
而当时,全世界有这个实力的云计算服务商,只有三家:亚马逊、微软,以及阿里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把全球化当成目标的阿里,根本不需要犹豫,12年,8亿美元,奥运TOP俱乐部,我来了。
紧接着,东京奥运会,阿里云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让全世界体验了一把“云上奥运”。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甚至当着全世界媒体的面,感谢了中国技术。
话说回来,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实力成为全球赞助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奥运。
最常见的,就是赞助各国体育代表团或者各项目代表队。比如伊利,就是今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乳制品合作伙伴;奇瑞汽车是中国女排的官方用车;而匹克则为比利时代表团设计了服装。
此外,更多不知名的本土企业,也在通过供应链和产品出口等方式,站上巴黎奥运的舞台。
泰山体育,赛事服务保障团队;河北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举重器材独家供应商;红双喜,乒乓球台供应商;就连巴黎奥运吉祥物玩偶,80%的部分都由中国厂商制造。
义乌海关的一项数据显示,今年一二月份,义乌对法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42%,其中体育用品的出口增长更是高达70.5%。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这些靓丽的数字背后,中国企业正在经历什么。
当下,国内市场越来越卷,摆在许多本土企业面前的,都是一个“不出海就出局”的单选题。强如伊利,近三年也营收放缓;大如阿里,也在国内电商平台的价格战中疲态尽显,更不要说那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中小微企业了。
明白了这一点,也许我们才能更加理解,这些企业走上世界舞台有多么不易。
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腾,但外国人却不相信中国人也能办好奥运;
结果,7年后的2008年,一场北京奥运开幕式,让所有的质疑声烟消云散;
2004年之前,奥运TOP俱乐部从来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那时候的中国企业,在外国人眼里,只能生产地摊货;
但之后联想、阿里的加入,告诉世界,中国企业也有优质的产品,也有顶尖的技术。
今天,任何全球性的体育盛会上,都少不了中国企业的身影。
20年里,百舸争流,千帆过尽,一个又一个中国出海企业激起的小小浪花,最终汇聚成滔天大浪,掀起了沧海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