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比她更适合去《歌手》救场
文化
2024-05-20 11:29
北京
那英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参加一个音乐综艺,会生生比出“抗战救国”的味道。《歌手2024》刚播出的两期里,她是唯一一个挤进三强的华语歌手。上周末最新一期排名出来后,变化的只是那英和两位外国歌手的排序。那英从第三升到第二,香提莫落到第三,凡西亚则晋升为第一。华语歌坛的颜面,终究还是她一个人在苦撑着。早在《歌手》首发阵容公布时就备受争议。很多人称名单上的多数歌手,并非公认的实力唱将。导演当场回应,是因为改了赛制,全程直播开麦,无修音、无后期。先不说这个回应的情商高低。就舞台上的唱功而言,的确是国外歌手实力碾压。且根据《歌手》官方最新公布的补位名单,第三期号称“世界唱功天花板”的亚当·兰伯特即将空降。网友眼瞅着那英要一对三,纷纷觉得华语歌坛的颜面恐怕不保。虽然“请战”的人不少,但是谁才能真的给咱华人歌手争争脸呢?“没有人比她更适合去歌手救场,可是我们再也没有李玟了!”1994年,19岁的李玟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爱就要趁现在》。一个月销量突破13万张,刷新了新人歌手的纪录。里面的主打歌《我依然是你的情人》直接风靡了台湾乐坛。那时,李玟还是个港台新人歌手。但这样高的评价和起点,对她来说,似乎是理所应当的。9岁开始,李玟就跟着母亲在美国生活,从小被教育:要记得自己是中国人,要自强。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李玟努力学英文,考到了班级第二。发现自己对跳舞、唱歌感兴趣,又立马跑去参加美国加州地区的唱歌大赛,拿下了冠军。刻在骨子里的自信、不服输,让年纪轻轻的李玟,在第一张专辑里介绍梦想时,写下六个字:成为国际巨星。她说:“从小就听很多外国歌,心里很崇拜,歌手都是一些外国人,可中国也有很多有才华的音乐人、创作者,为什么就没有我们呢?”李玟想尝试一下,让所有看到她的人知道,只是中国人没有机会而已。1995年,李玟发行了一张英文翻唱专辑《Brave Enough To Love(勇敢去爱)》,里面包含了10首英文歌曲。第一个月的销量就有13万张。这个数据,直接打破了当时台湾女歌手发行英文专辑纪录,也为她带来了进军国际的机会。1996年,李玟签约台湾索尼公司,成了第一个被美国唱片公司签下的华人歌手。但真正踏入国际舞台,是在专辑《Coco's Party》发行后。53万张的销量,势头直逼席琳·狄翁和玛丽亚·凯莉。里面的主打歌《It's A Party》,是索尼老板让美国顶尖制作人Walter A专门为李玟打造的。录制的每一天,李玟都泡在录音室8个小时,录完之后,Walter A就觉得,李玟是天生的歌手。她身上自带的这股范儿,征服过很多人。曾经和李玟合唱的西班牙歌唱家胡里奥·伊格莱西亚斯就对她说:“你是属于国际舞台的。”1999年,她的首张英文音乐专辑《Just No Other Way》,全球销量破200万张。打进澳大利亚Billboard榜、澳大利亚年终单曲榜和美国Billboard舞曲榜。仅隔两年,她又出席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演唱《卧虎藏龙》的英文主题曲,成为首位献唱的亚洲歌手。到了演出的当天,李玟穿着一身红色旗袍,站在舞台的顶端,面对的是观礼的十几亿观众。音乐声响起,所有人都记住了Coco Lee。奥斯卡金像奖管弦乐团的指挥比尔·康蒂一度觉得,在李玟身上,仿佛看到了席琳·迪翁第一次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唱的模样。一曲结束,当李玟从舞台上一步步走下时,她的名字彻底留在了国际舞台上。萧亚轩从小就很喜欢李玟,一直把她当作自己的音乐启蒙老师。2005年,《超级女声》的很多参赛选手都选择唱李玟的歌曲。当时,一头红发的何洁站在成都唱区的舞台上,唱的就是李玟的《颜色》。全国十进八的比赛上,何洁又选了李玟的《美丽笨女人》。郁可唯最初追求自己音乐梦想,到北京参加模仿秀时,模仿的也是李玟。卓文萱12岁参加校外模仿组的比赛时唱了一首李玟的《Sunny Day》。唱完刚下台就被滚石唱片签走。对很多初出茅庐的歌手来说,被称为“小李玟”,也就意味着拥有了快速成名的机会。一方面是李玟的唱功和台风都太棒了。另一方面,李玟也是潮流的代表。我们常说“周王林陶”时代,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除了周杰伦之外,王力宏、陶喆、林俊杰,都有国外生活的经历,都接受过欧美音乐的浸润。这个时代的底色,是欧美丰富的音乐类型开始进入中国(譬如 R&B),然后跟本土的音乐元素产生共鸣,于是催生出了“中国风”等一系列的音乐风格。李玟是这个时代的代表。音乐制作人姚谦曾经这样评价她:
“能够将欧美的发声技巧和中文歌曲完美结合,并且吐字这样清晰,她是所有华语女歌手中唯一一个。”因为从小接受西方的声乐训练,又演唱华语歌曲。这就让她的演唱既有东方的韵味又兼具西方的共鸣,非常灵动舒展。(具体可以听听《刀马旦》)在很多年的时间里,李玟代表的都是华语乐坛走在最前沿的那一拨人。所以这次欧美唱将突袭《歌手》,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觉得她就是“最适合”来救场的。随着近期《歌手2024》的播出,大伙儿对李玟愈加怀念。一方面当然是李玟足够优秀,另一方面,《歌手》播出了第二期,大伙儿还处在震惊的余韵里没有走出来。之前知道我们跟人家有差距,但没想到差距是这么大。我们最强的歌手到他们面前似乎暂时也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这观感,让人心理落差太大了。其实这个时候,与其摇人迎战想着挣回面子,不如思考下为什么会这样?华语乐坛这几年来一直陷入一种“闭门造车”的怪圈,我们的选择多了起来,歌手表现自己的渠道也多了起来。过去要上电视,要参加比赛才能出圈,现在在短视频平台上传几首作品,都有可能一夜爆火。自媒体的发达让出圈变得容易,加上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国内恰流量饭可以说是最容易的。所以很多歌手只要满足自己的粉丝,只要照顾好自己那一部分听众就足以赚得钵满盆满。与此同时这10年来,粉丝经济大行其道。歌手们似乎越来越“碰不得”,各大音综里最高危的是乐评人,动辄就被粉丝们攻击谩骂、问候祖上。这样的结果就是好作品减少,敢说真话的人也减少,听众们被长期喂养劣质作品,审美下降而不自知。资本再适时地捧几个流量明星出来割韭菜。简直“自给自足”,一片“祥和”。这样封闭的结果,就是我们被甩得越来越远。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歌手2024》才显得如此难能可贵:一来,直播、one take、不修音的模式,把歌手的标准重新立住;二来,邀约欧美顶尖唱将,让歌手和观众都能听到差距。这对歌手来说是一份鞭策,对听众来说是一份洗涤,让我们重新把耳朵养刁、把标准提高。这样,以后才不会让一些人以次充好、鱼目混珠。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国内歌手的“溃败”并不是一件坏事。遮羞布及时扯下,不再自欺欺人,才能够看到差距缩小差距。最后想说,我们怀念李玟,除了怀念她的才华之外,或许更应该怀念的是她对音乐的态度。总有一些人想把音乐变成他们的工具,想要掌控观众的听觉,蒙蔽观众的眼睛,裹挟我们接受他们的标准。[2]《告别李玟:那个从不喊累的人倒下了》,中国新闻周刊[4]《coco李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音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