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一家在中国境内拥有6300余家门店的便利店,突然宣布退市,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5月23日,知名便利店品牌罗森宣布,公司将在7月24日退市。此消息一出,把网友们吓了一跳,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倒闭了?“罗森退市”的词条,也随即登上了微博热搜。
但没过多久,大家发现这只是虚惊一场,原来罗森即将被日本电信业巨头KDDI收购。按照惯例,罗森的股票将从交易所退回,不再公开交易。因此,罗森只是“退出股票市场”,并不是关门倒闭,也不会影响其门店的运营。虽然闹了个乌龙,但很多人也因为这条新闻,关注到了当下便利店行业所面临的困境。有媒体曾总结过2014年和2023年中国境内便利店品牌top20,发现2014年排名前20的便利店品牌,到2023年就只剩11家了。2020年,曾是北京便利店龙头、巅峰时拥有800多家门店的全时便利店倒闭;同样在2020年,巅峰时拥有5368家门店、一度在国内便利店数量排第四的苏宁小店,直接消失;2023年,曾被资本疯狂追捧的便利蜂,1年内关闭1000余家门店。根据《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数据,中国2022年便利店平均单店日营收入是4794元,和2019年的5297元相比,下跌了9.5% 。但令人诧异的是,中国内地的便利店门店数量,也从2019年的13万家,发展到2022年的30万家,而且正在往三四线城市快速下沉。开便利店的人多了,赚钱也更难了,便利店从业者却见怪不怪,有便利店经营者就说:“一边开店一边关店,已经成为业内的一种常态。”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难免会非常好奇,为什么便利店那么容易倒闭?为什么资本如此热衷于投资便利店,哪怕经营压力很大,也要继续投入?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试着来挖掘一下,这个行业背后所隐藏的市场运作秘密。便利店,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近10来年才广泛发展起来的新鲜事物。大家更熟悉的,还是小卖部、小超市、士多店这样的形态,它们通常是个体户夫妻店,店面不会有过多的装修和布置,主要经营食品杂货、酒水饮料,卖什么全凭老板本能。有人曾调侃,这样的店,标配就是正在嗑瓜子看电视的老板,以及在门口围着下棋打牌的老大爷。这些店铺,胜在足够贴近消费者,富有人情味,所以广泛分布在中国城市、乡镇、农村的各个角落。很多人总认为,便利店就是升级版的小卖部、小超市,最多就是装修好点、营业时间长一点。就拿大家最熟悉的7-11、全家为例,知乎商业类大V @周召 曾说:“全家、711,它们实际上是披着便利店外衣的快餐店!”我们最常见的夫妻店,通常开在小区附近,服务群体是周围的老百姓,卖的也只是日用商品,只能赚点商品微薄的差价。但便利店最初都是开在商务区,服务群体都是都市白领,他们赚的,其实就是提供简餐的收入。在生活节奏飞快的大城市,不少白领没办法安稳地坐下来,正儿八经吃一顿饭,便利店提供的简餐,解决了白领们吃饭的问题。再加上便利店24小时营业,因此不管打工人早起上班,还是加班到深夜,便利店都能让他们暂时填饱肚子,继续投入到奋斗之中。盒饭、饭团、三明治、包子、咖啡、关东煮、车仔面、鱼蛋......这可是在多少打工人饥肠辘辘时,救了他们的命啊。曾担任罗森(中国)副总裁的张晟就曾透露,鲜食是罗森卖得最好的商品,在门店中占比一直在40%左右。而在7-11、全家等便利店,鲜食种类只占全店商品种类的4% ,却贡献了60%以上的营业额和60%的毛利率。在快节奏的都市,追求高效才是第一要义,对于年轻打工人来说,吃得好压根不重要,只要凑合填饱肚子就可以了,时间很紧,都要拿来赚钱。而便利店的诞生和壮大,其实也是迎合了经济发展之下,人们追求更高效生活的需求。1946年,美国达拉斯一家售卖冰块、日用商品的商店,由于经营火爆,把营业时间改成了早上7点到晚上11点,这家便利店的名字也由此而来,“7-11”,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随着美国五六十年代战后经济高速发展,7-11便利店在全美遍地开花,到了1963年已经在全美有1000家门店,营业时间也变成了24小时。到了1973年,日本伊藤洋华堂获得了7-11便利店在日本的发展权,并在日本七八十年代经济发展的浪潮下迅速发展,在90年代初期已经在全日本开了4000余家门店,并收购了7-11的美国创始者公司。有专家针对便利店的发展总结出一个规律: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是便利店的导入期;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是便利店的快速成长期。1992年,中国第一家7-11在深圳开业,但此后20年间,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只能算是不温不火,哪怕是首都北京,在2004年才在东直门簋街开了第一家7-11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经济还不算特别发达,白领人数并不足以支撑庞大的便利店数量;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很多地方的生活业态,不算适合便利店发展。就像北京,生意圈有个著名的“三个半”的调侃:在北京只能做“三个半”生意,马路太宽,只能做半条街的生意;冬天太冷,只能做半年生意;夜生活少,只能做半天生意。但在2017年之后,便利店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开遍了全国各地,不少人接触到便利店,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当时,便利店站在风口上,异常火爆,投融资事件突破70起,投融资金额达65.13亿元。便利蜂、猩便利、好邻居、Today等多家便利店品牌获得巨额融资;红杉资本中国、君联资本、愉悦资本、IDG资本等资本大鳄跑步入场,疯狂圈地。成立才6年的全时便利店,在当年宣布启动投资百亿元,在五年内覆盖“100个城市,100万个终端”。7-11花了14年才在北京开了200家门店,而拿到投资的便利蜂,在半年内就在北京开了500家门店,比当时全家、7-11、罗森在北京的门店加起来还多。与此同时,阿里、京东、苏宁纷纷开启便利店扩张计划:2017年4月,刘强东率先提出要在5年内开设100万家京东便利店;12月,苏宁发布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计划未来三年拓展2万家苏宁小店。其他老牌便利店玩家,如7-11、罗森、全家、快客、美宜佳,也不甘人后,纷纷扩张。一时间,便利店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每条马路经常有两三家便利店,由于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好的门店位置实在太难找了,各大品牌各出奇招,比如全时便利店甚至还和中国移动共用起了门店。2013年,全国仅有6万余家便利店,到了2017年就突破10万家了。当时,便利店进入中国已经25年,为什么突然会受到资本的青睐?这是因为当时O2O的余温尚在,互联网+、新零售、无人零售等新概念标签兴起,正如现在的AI风潮一样,受到了不少资本的追捧。线下便利店作为零售和消费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本身的标准化利于规模化发展,充满想象空间。开便利店,几乎是零基础零门槛,只要砸钱租门店就可以做生意,选品进货、库存补充等可以由电脑系统辅助完成,只需要招几个人看店即可。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白领人群也进一步扩大,对于便利店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出于这些考量,资本们认为便利店是下一个风口,纷纷涌入,并把自己习惯使用的互联网扩张打法,运用到便利店之中。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烧钱拼数量,把门店开起来占据市场,再来收割用户。表面上看,便利店零门槛零基础,只要砸钱就能开,但也正因为如此,便利店也成了一片红海,无数品牌进入这个行业厮杀,不就是砸钱吗,谁没钱啊?而且,便利店还是个重资产的生意,虽然砸钱就能开,但是钱本身就是一大难题。一个门店要租金、装修费等,在一线城市,单店成本可能高达上百万,每年的租金又要上百万,这要卖多少个饭团才能回本啊。再加上外卖平台的兴起,消费者只需要用手指点点手机屏幕,就能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便利店的市场份额,又被侵蚀了一大半。在资本的推动下,便利店如雨后春笋一般开了起来,但资本们期待的“高规模、高成长、高销售、高回报”的现象并没有到来,便利店的倒闭潮却提前到来了。不少便利店品牌,开店成本几十万,一天营业额就两三千,再加上房租、人员工资、水电等成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后资金链断裂,直接倒闭。2018年1月,猩便利首家智能便利店关闭,从此深陷裁员、倒闭风波;8月,邻家便利店168家门店全部倒闭;9月,131便利店的30多家门店全部倒闭。除此之外,京东便利店、天猫小店坏消息不断,苏宁小店干脆直接消失,没有踪影,在热钱催生的行业泡沫消失后,中国便利店行业已经是哀鸿遍野。出人意料的是,哪怕便利店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中国便利店的数量却是逐年增多。从2017年的10万家,到2019年的13万家,一直到2022年的30万家。在一线城市,便利店已经接近饱和,那些老牌便利店们就开始下沉,往三四线城市发展。再加上三四线城市的百姓,对于便利店的热情始终不减,两者一拍即合,各大品牌的加盟店越开越多,导致便利店的数量逐年增加。来自资本的热钱消失了,普通老百姓却入局了,这是为什么?疫情三年,很多普通老百姓失去了原先的工作,他们手里或许还有点积蓄,但对未来非常迷茫,在“总得找点事情做做”的心理下,他们就把目光投到了便利店上。对普通人来说,开便利店算得上非常友好,只要花钱加盟一个便利店品牌,选好地址,交了房租,剩下的都有专门人员帮你完成。不需要担心进货价、零售价,也不用担心库存不够,电脑系统会自动匹配,专门的工作人员会送货上门,帮你入好库存。事实上,便利店的生存逻辑,和三四线城市的业态完全不匹配。便利店主要利润来源是卖简餐,服务那些没时间正经吃饭的白领,但在三四线城市,白领们哪怕饿了,回家吃顿家常菜还是很方便的,根本不需要在便利店充饥。失去了简餐这一主要收入来源,便利店和普通零食店也就没啥区别,只能卖卖零食和日用品,赚点微薄的差价,但囿于装修和加盟费成本,它们的商品价格又不可能太低,因此很难竞争过那些物美价廉的夫妻店。有一位网友在湖北荆州的某个县城开了家便利店,前后投入50万,每个月还要付出房租、工资和电费等成本2万。根据计算,他每天营业额3000元才能保本,但他信心满满,觉得自家的店开在县城最热闹的商业街,一定能赚钱,但开店小半年,每天营业额只有1000元。这位网友才反应过来,当地居民普遍工资3500元,消费力很低,可选择的余地又太多,自家的店根本没竞争力。他很无奈地说:“县城里大家逛街,配套的有各种小吃,人均消费在25元~38元之间,渴了累了花5块钱买杯蜜雪冰城,或者8块钱买杯别的奶茶,谁会来便利店买饮品、花十几块钱买咖啡呢?”虽然便利店生意并不赚钱,但各大便利店品牌也没有更好的增长点,只能把三四线城市作为业绩突破口。在他们的推动下,更多三四线城市的普通居民也被席卷进入到这场游戏当中,品牌商拿着加盟费稳赚不赔,但最后为一切买单的,还是那些普通的投资者。目前,便利店行业已经广泛进入了三四线城市,哪怕是不为人知的小县城,街头巷尾都能有好几家装修明亮整洁的便利店。但在看似蓝海的下沉市场,便利店依然要面对服务人群不匹配、竞争不过夫妻店等难题。很多业内人士也意识到,中国的便利店还是太雷同了,进的货差不多,卖的价格也差不多,提供的服务也差不多,无非就是卖卖简餐、卖卖零食,没办法走出差异化路线。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几年,便利店会进入一个调整期,大品牌会整合起来形成头部效应,同时更专注专业化,在供应链和王牌产品上发力。但不管资本如何运作,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可能并不会太多考虑这个行业背后的商业秘密,他们的诉求其实也很简单,就只是把便利店当成繁忙生活中的一个喘息之所。不管是多么寂静的深夜,当你饥肠辘辘却找不到饭吃的时候,总有一盏便利店的淡黄色的灯光为你点亮着。不到3分钟,你就能吃上一份从微波炉里拿出来冒着热气的饭团,哪怕再冷的天气,你也能获得一丝温暖。邻几便利店创始人刘忠建就认为,便利店不仅是卖商品的地方,在很多时候,其实是顾客情感交流的地方。“我很想把这个店做成家和办公室之外的城市的第三空间。无论你白天、黑夜、天晴、下雨,都有一个地方让你在那里无拘无束地坐着,免费手机充电,来一杯咖啡,听听音乐,这是我想做的。”成年人的幸福,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在冰冷的钢铁森林中,能有某一个角落,能让自己暂时放松一下,吃吃东西玩玩手机,再踏入下一段旅程。[1] FN商业《全时死了,便利店倒闭潮还没结束》
[2] 联商网《十年前的便利店TOP20,如今怎么样了?》;
[3] 灵兽《便利店的日子越来越难:苦寻第二增长曲线》;
[4] 灵兽《县域不缺“罗森”》
[5] 知乎提问“罗森、7-11、全家这类便利店对于年轻人是种什么样的存在?”
[6] 暴风眼《罗森无力、全家疲弊,卷不动的便利店,问题出在哪儿了?》
创业第九年,我们依然在路上狂奔,目前已经有了一个靠谱的团队,但还需要更多牛人。如果你热爱自由,擅长创意,喜欢脑洞大开,快把简历狠狠地砸过来吧,也欢迎大家转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