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进入科研的领域,往往对于自己的能力或者面对困难的难度都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产生了极大的错配并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初入科研生活的年轻研究生们往往有着不错的成绩才能够通过考核与选拔进入研究生院,但是进入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以后,之前的规则开始失效。学生需要在仅有大方向上的指导,但是缺乏事无巨细的信息支持下开始科研。科研意味着总结过去的知识并创造新的知识,这个过程往往不像学校新闻稿中的那么光彩夺目,或者如同小说家想象得那么浪漫,似乎只要天才的大脑加上恰当的机缘,然后灵光一现,研究就有了突破。
科研是一种专业的劳动,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过于聪明的人总是有很多想法,有限的精力会被学术研究以外的事情牵扯。年轻人过度的感情生活、就业求职压力、以及业余爱好都会拉扯从事研究的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过于愚笨的人难免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某个理论与技术,从而陷入长时间的学习中,而没有足够的成果。适合做研究的人需要内外兼修,一方面善于学习,一方面又能够耐得住寂寞,这样才能长时间在一个相对细分的领域持续耕耘,直到产出成果。
这里许多学校的公众号有一些不好的倾向:要么唯结果论和选择性报道,把众多参与科研的群体中少数足够幸运获得大成果的人作为代表进行宣传,忽视了科研的不确定性;要么学术造星,无论是学术寝室还是学术情侣,或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能超人,即使这些真的存在,肯定也缺乏代表性。大部分研究生如果能够利用2-3年时间踏踏实实就一个领域有系统的了解并能够产生一些心得,那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因为这些财富会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支持人生那些更加重要的决定。
科研主张韧的战斗精神。在《冰与火之歌》中,铁匠曾这样评价拜拉席恩三兄弟的:“如果说劳勃是真钢,那史坦尼斯就是纯铁,又黑又硬又坚强,却也容易损坏,和铁一样,弯曲之前就会先断掉。至于蓝礼嘛,他像是闪闪发光的铜,看起来漂亮,实际却不值几个钱。”速胜论与失败论往往是一体两面,速胜论在遇到挫折后很快或转向失败论。中国的大多数研究生之前十几年都在学校度过,对于人际关系与组织的复杂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真正参与过科研工作的人都知道,大部分科研活动,尤其是理工科的科研活动,是高度组织化的。在开始一个研究问题之前,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基本的合规与安全措施、采集数据的准备、数据采集本身、数据分析,到写作与发表。每一个步骤都有非常具体细致的范式和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研究的严谨、透明还有可重复性。几天前参加一个学校的开题答辩过程,中间有答辩委员会检查研究生试验报告的环节,让我印象深刻。在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中,研究计划书与统计分析方案,清晰可读的代码与注释,论文写作的不同版本,都是保证研究结果可靠的根本,但是这些不是能够自然形成的,学会这些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并且在不断重复中形成研究工作的地基。如同佛学中“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很多学生可能一开始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格式和文本有这么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清晰可读的文字才能有资格成为高价值研究发现的载体,只有在细节上一丝不苟的态度,才能够保证成果是可靠并值得推广的。
另外,科研也是一项持之以恒的活动。课题组文献组会中,学生常常会把顶刊作者的既往工作进行综述性的介绍,我们经常会见到1)作者持续十几年在一个领域深耕;2)作者把另一个领域的深入认识迁徙到了另一个交叉领域。这两种情况都体现了科研的长期性。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往往只有几年时间,目的不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的领域,而只是学会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研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切忌“只要...就能...”这样的直线心态,似乎过了某一阶段,一切都会顺利起来。因为绝大多数的研究生学术生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科研中持续一两年没有成果,或者原地推倒重来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因此,科学家都具备一颗强大的内心与极大的自我意识(ego),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失败和挫折中保持自我,并且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即便如此,在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人生是一条永远在路上的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