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心法之八:正确的学习方法

文摘   2024-11-02 08:01   江苏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想象依然有人在信息爆炸的时间采取落后的学习方法,借助低效的反复背诵,试图在标准化考试中获得满意的分数。

落后的学习方法是低效的,是消耗意志力的,是与目标背道而驰。越努力越失败,越假装努力距离成功越远,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科研和学习一样,有着底层逻辑和方法论。学习本身就是认识这个世界规律的过程,我们在宣传科研成果的时候,过于强调表面的东西,特别是影响因子,期刊名称,而忽视了科研本身的意义,在该行业的贡献,还有尚待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片面性报道例子。另外,我们过于强调科研的结果,却忽视了科研本质上是一个持续性的状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着非常个体化的风格、思路和底层逻辑,这很多时候是不怎么讨论,甚至被部分研究者当作不传之秘的。也许有的学科不太需要理论知识积累和思考问题的体系,但是在临床研究和药物流行病学中,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研究者能够走多远。

以本人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学习佛学和外语为例。我在大学的时候对佛学和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首先是采集大量所有能够获得的资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从最浅显的概论类读起,力求建立一个学科的整体脉络图。然后开始对专有名词进行深挖,每一个重要的概念或者知识点其实是学科的基石,就像数学是建立在各种公理和推导上的那样,这些学科具备大量的核心知识点建立起学科的大厦。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后续推导,包括各种解读和方法论(修行)的巨大差异。各种门派间的巨大差异让我深刻体会到对底层概念的学习与理解的重要性。我依然能够回忆起二十多年前所学习的各种基本教义,例如阿赖耶、无上正等正觉、四圣谛等,以及它们在不同流派中的释义。在初步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后,接下来的工作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如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或概念图,将不同的教义、观点和历史背景相互关联;其次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尝试理解这些抽象概念,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一个灵活运用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需要不断地重复和迭代,通过与他人的讨论来深化理解。我曾经与北大禅学社的成员进行过一些交流,也参加了暑假短期出家的活动,这些经验都极大丰富了我的视野,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内化这些教义。通过反复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感受到这些底层概念在我生活中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一种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理解。

外语的学习亦是如此。我在18岁的时候从头学习法语,而且是在繁重的医学课程中学习,一开始是英语干扰法语,而后是法语干扰英语。同样地,首先是建立语法的体系。法语中有阴阳性、有比英语更多的时态,有复杂的联诵和变位。但是没有什么办法,大量细碎的知识点需要一个一个记忆,一个一个掌握。当时学习第三类不规则动词变位的痛苦历程依然记忆犹新。接下来,就是类似哲学学习这样类似的模式,建立单词间的联系(这点在语言学习比较容易),在不同的场景下,熟悉语言的不同用法,比如法语课程学习,与外教交流,和交换的法国医学教授和住院医生对话,用法语撰写病例等等。

但是学习第二门外语在后来又是值得的,多一门语言不仅能够打开许多扇门,更是沟通人际关系的利器,熟练的法语可以在法语国家快速交到值得信任的朋友,可以让事业迅速打开局面,也可以阅读法语原版的书籍、电影等文艺作品,理解这个多样的世界。

后面我学习公认比较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有机化学、医学免疫学;还是在专科训练中学习血液病学、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到后面有机会在美国的研究生院从头学习卫生经济学、药物流行病学、卫生保险和公共政策分析,其实都是类似的模式。随着掌握信息的增加,数十年来学习的内容逐渐融会贯通,在阅读与写作,输入与输出中,记忆逐渐强化,理解更加深入。特别是在与业内人士的各种交流中,从实践中,慢慢领悟出各种书本上不曾教导的细节和第二性规则。

综上,学习方法论与学习的态度相比更加重要。我们过于强调学习这个动作的本身,强调细心,强调肌肉记忆,其实是没有后劲的,甚至磨灭了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

重要的是把知识还原到更加底层的逻辑,通过重新推导各种知识点和推理过程掌握从信息锚点到知识体系这样的更加有意义和实用的自由思维。

我们课题组在培训研究生的时候从来不会强调数量,也不会强调严格的工作时间。我希望学生能够从表面的现象得到更加高层次,更加成体系的思考模式和思维习惯。对于一个问题,能够举一反三,能够快速迭代自己的认知,能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熟练切换合适的分析框架和自洽的逻辑体系。达到真正的从知识积累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从来不对我的女儿有什么具体课业上的要求。我认为强健的身体和精神,自由的思想,保持想象力和好奇心。也许一开始在缺乏外部规则性的情况下似乎识字速度慢,似乎外语水平不那么好,但是并不用在意。因为当掌握学习任何一门知识的方法论和底层逻辑,而不是沉迷于可被观察到的,可量化,可自我安慰的“表演性质”的学习行为,才能够在没有外部压力下,依然保持学习和探索的热情,进而在漫长的一生中,在学习、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在用知识改造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也许这就是科研真正的含义。


药物流行病学学会学生分会
一群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