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胸部CT检查的广泛应用,肺部结节已经是患者很常见的呼吸科就诊问题。
虽然大部分肺部结节是良性的,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是恶性肿瘤的早期阶段,患者也会因此而忐忑不安。
对于肺部小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的甄别,医生会通过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肺部CT特征、家族史、吸烟史、工作生活环境等做出初步判断。
对于有些令人担心的肺小结节,医生会建议进一步检查或动态观察。这些检查方法包括:
1
●
全身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
恶性细胞可以显示代谢率增高,可以借此判断良性或恶性的实性结节,但某些炎性病变也可以显示代谢率增高,有时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2
●
病理活检:
通过支气管镜、胸腔镜、细针穿刺获得部分结节组织进行分析,可以最终确定结节的病变性质。
但是仍然有一些特征的结节无法通过上述检查获得准确诊断。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AI已经应用于临床,帮助医生发现肺小结节并进行良性/恶性的甄别、预测早期肺癌。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于2022年9月在巴黎召开,研究报告了当肺部结节遇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消息。
在这项研究中,除了应用人工智能AI与肺小结节的临床特征和CT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诊断模型外,联合检测生物标记物建立了肺小结节良性/恶性整合诊断模型,减少了89%的不必要手术和73%的延迟治疗[1]。
图片来源:bigstock
在整合诊断模型中应用的生物标记物检测就是肿瘤特异性DNA甲基化液体活检技术。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基因水平到细胞水平直至组织水平的变异。目前常用的肿瘤诊断方法包括血清肿瘤标志物、影像检查以及组织活检等。
而血液/体液肿瘤特异性DNA甲基化检测为肿瘤在基因变异阶段的早筛早诊提供了帮助。
肺癌特异性DNA甲基化检测可以用于肺结节鉴别诊断,并指导医生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1],而且它还被推荐用于肺癌治疗中疾病进展的监测[2][3]。
由于早期肺癌往往没有临床症状,多数人就诊时发现的肺癌已是中晚期。因此,目前肺癌的诊治重点仍然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低剂量肺CT是中国和国际指南推荐的早期肺癌筛查方法,它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检出率,并显著降低高危人群肺癌的病死率。
除了目前应用的常规检查方法之外,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肺癌特异性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建立精准诊断良性与恶性肺小结节的整合诊断模式已经为患者提供了帮助。
此项技术已在北京和睦家医院呼吸科投入临床使用,愿更多患者可以从中获益。
内科主任
呼吸内科医生
主任医师
◆ 毕铭华医生毕业于四川省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在首都医科大学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曾在德国吉森大学肺病中心进修呼吸与危重病医学。
◆ 毕医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科、急性感染性疾病和危重症医学中心完成了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的培训,之后在老年医学科呼吸病专业门诊和住院部工作。曾在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病研究所睡眠中心进行睡眠医学培训。曾接受美国Sonora医院肺康复培训。
◆ 毕医生具有多年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主要擅长呼吸病学中常见病和多发病、危重症、老年疾病、常见内科疾病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