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是一类独立存在的病原体,它们不同于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感染机制。因此需要临床医生悉心加以辨别,给出有针对性的治疗建议。
秋冬交替,因呼吸道疾病就诊的儿童数量攀升,“耐药支原体”、“白肺”等说法频繁出现在家长们的讨论中。儿科医生汇总了门诊中常被咨询的9个热点问题,一文做出解答。
家长问
Q1. 感染支原体会有什么症状?
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可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头痛、耳痛等。早期的症状很难跟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鉴别,但随着病情发展,患儿会持续发热,刺激性咳嗽加重,后期痰液也会增多。
图片来源:bigstock
家长问
Q2. 怎么才能早一点知道孩子有没有感染支原体?
检测支原体有很多方式,临床常用的有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手段。
● 核酸分子诊断,包括DNA或者RNA是重要的早期诊断方式。注意,要咽拭子哦!
● 支原体抗原检测也是一种选择,但其敏感性相对较低。支原体抗体可以通过末梢血采集,通常在病程5-7天会有所上升。
● 血常规是一种辅助诊断方式,但是只查血常规看不出来有没有支原体感染。
家长问
Q3. 感染了肺炎支原体,是不是就得肺炎了?
虽然这个捣蛋鬼的名字是“肺炎支原体”,但感染此病原体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引发肺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它可以仅仅是“感冒”,也可能引起支气管炎或者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 轻症(MPP):总体病程在7-10天左右。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和咳嗽,如果持续高热(体温达到39°C及以上)则预示着病情较重,部分儿童还可能出现喘息现象。
● 重症(SMPP):持续高热≥5天或者发热≥7天,出现喘息、气促、呼吸困难,或者有缺氧表现等。
● 危重(危SMPP):部分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或者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需要紧急救治。
家长问
Q4. 支原体肺炎应该怎么治疗?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对于8岁及以上患有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建议使用较新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不足8岁的儿童,医生会和患儿家庭认真分析利弊,给出个性化的建议。
图片来源:bigstock
家长问
Q5. “耐药支原体”是什么?孩子从来没用过抗生素,也会耐药吗?
近来引起家长们注意的“耐药支原体”,是指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支原体。对于这类支原体,在使用常见的药物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进行治疗时,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孩子之前从未使用过抗生素,由于我国耐药性问题普遍,他们仍然有可能感染耐药支原体。
家长问
Q6. 怎么知道孩子感染的是不是耐药支原体呢?
当儿童确诊支原体肺炎后,如果经过48-72小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症状(如持续发热和咳嗽)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特别是在病情危急的情况下,需考虑存在耐药性问题。
当前,许多医生在确诊支原体感染的同时,会直接进行耐药基因检测,以免延误治疗。
对于8岁以上的儿童,可以直接采用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因为它对于普通或者耐药的支原体治疗均有效。
对于8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明确耐药,通常建议更换治疗药物。但如果儿童虽然感染了耐药菌,但临床症状轻微,且在应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后症状迅速缓解,就不一定需要换药了。
家长问
Q7. 担心“四环素牙”,还能放心用药吗?
过去,“四环素牙”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家长担心让孩子服用四环素类药物,会影响牙齿的外观和正常发育。
图片来源:bigstock
目前临床采用的多西环素是一种新型的四环素类药物,短疗程使用引起牙齿染色的风险较低。因此,必要情况下,在充分权衡利弊之后,可考虑在所有年龄段的儿童中使用多西环素,但疗程应控制在不超过21天。
家长问
Q8. “白肺”和“洗肺”是怎么回事?
家长担心的“白肺”和医生说的“白肺”往往不是一回事。胸片上出现一片阴影并不等同于临床意义上的“白肺”,后者特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支原体感染很少发展成ARDS。
少部分儿童的支原体肺炎病情较重,对于怀疑有粘液栓堵塞(影像学表现为肺不张和/或肺实变)和塑形性支气管炎的重症儿童,应尽早进行支气管灌洗,即“洗肺”。通过这种疗法来清除肺内分泌物,改善病情。
家长问
Q9. 孩子咳嗽断断续续老不好,该怎么办?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可能持续2-3周,要关注有没有鼻腔分泌物向后滴漏引起的咳嗽现象。同时,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的儿童,在感染支原体时往往咳嗽也更久。即使不发热了,也建议定期随访儿童呼吸/过敏专科。
北京和睦家医院
和睦家卫星诊所
儿科门急诊主任
◆ 张寒冰医生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至2012年,她在北京协和医院攻读并获得儿科学硕士学位。张医生在北京协和医院完成住院医师培训,负责遗传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咨询。
◆ 目前担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及卫星诊所儿科门急诊主任,擅长儿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儿童生长发育管理及儿童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儿童哮喘,食物过敏症等)的诊治。此外,她曾在国内多个临床杂志上发表文章。
本文仅为科普,不作为诊疗依据,个人情况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