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世间良药

文摘   文化   2023-06-17 16:55   广东  



     辛亥年间,钱穆负笈金陵,对《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两语“大奇赏”,此后遍搜古今注庄诸家,想来那乱世之中,庄子之潇洒奇思给不少读书人送去心灵与精神的慰藉。今日世界物质满足、信息极速,人们却普遍感叹“亚健康”“心理病”,《庄子》其实就是一剂世间良药,只是这药对人的基础体质有要求,并非人人能懂,《逍遥人间——走进庄子的世界》就是王景琳、徐匋为普通人妙手熬制的“一本真正为大众解读《庄子》的书”。
     此书通过时间线索以及空间定位带领读者认识庄子、走进《庄子》,但绝不因为通俗易懂就浮光掠影,而是在精神维度、心理维度上往深处走,对庄子的“道”、庄子的理想世界、庄子的人生哲学、庄子对文人士子命运的思考都作出了多维度的解读。掩卷不禁感叹:此书如盗梦空间,一层又一层,步步突入,牵着读者不知不觉间就抵达了《庄子》的最深处。
     屈大均说,“庄生之学,贵乎自得。鲲鹏之化,皆以喻心。”王景琳、徐匋说“逍遥游,是打开庄子学说奥秘的一把钥匙,是了解庄子心路历程的起点。”“逍遥”是《庄子》的锁芯,理解逍遥才能进入庄子的世界。读了《逍遥人间》,会发现许多人读《庄子》从一开始就错了。庄子的文本中鲲鱼大鹏、蝉鸠小鸟,或高空远飞、或低空短视,多少人以为鲲鹏乃大志大逍遥,但其实“大鹏一日同风起”实在不逍遥,无风则何如?一切被环境条件约束的都不是逍遥。想想今天人们自以为的自在,其实不过是依凭着网络信号在虚拟空间的虚幻感受,被手机、网络束缚的现代人也不过是被隐形捆绑的可怜人罢了。但如果觉得在当下环境里就一定无法逍遥,那又错了。在庄子这里,得到逍遥最重要的条件不是风、不是海、不是山,不是世界,而在自己的内心。
     庄子的书神秘新奇,既有引人入胜的一面,也有让人困惑不解的一面,从古至今解读庄子其人其言抽丝剥茧的文章铺天盖地,然而“注释”“阐释”都很容易让原著“祛魅”,要做到既揭开神秘面纱又保留神奇体验实属难事,《逍遥人间》以极大的资料占有、充分研读、之后,从中抽出了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风格鲜明的阐释系统,使得这本书神思围绕深思,好读又耐读。

     国学热以来,常能看到对庄子养生的各种随意套用,却忽略庄子的养生是“建立在维护生命价值的基点上的,是专注于人的心灵与精神的健全的”,在《逍遥人间》这本书里就把庄子关于“生死”“梦觉”的追求都阐释清晰,同时也并不讳言最终庄子理想的破灭,以一句“人类走进了一个人格异化、人性迷失的现实世界”结束全书。这个结尾如暮鼓晨钟,声声入耳,余音淼淼。
    《逍遥人间》一书里写逍遥写得很通透,写友情却写得很温情。用“黑暗里的一缕阳光”形容庄子与惠子的关系。人常言得一知己足矣,殊不知寻一“诤友”更难,诤友会在任何时候毫无保留地以善意之言对你推心置腹,被误解被斥责仍无怨无悔,但我想在问“朋友为什么不能这样对待自己的时候”,也许我们更应该问一句“自己是否这样真诚坦荡地面对朋友”?顾虑重重的我们只能活在既不逍遥也无诤友的无奈中,因无诤友,更无法真正拨开迷雾摆脱束缚走向逍遥。

      王国维曾有八个字“余虽不敏,然余诚也”。千百年来,我们的圣人都追求真诚地生活,批评假面扮演自己角色的态度,待友真,对己诚,对世界真,对学问诚。然而庄子对真诚的理解要更进一步,他所追求的是大智慧,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忘掉身心、物我两忘的大自在。当人们迷失自我的时候,低吟《庄子》;当人们在乱世困惑的时候,翻开《庄子》;当人们感叹是否会被智能机器人代替的时候,正是重读《庄子》的时候了,幽默,解构,却又深刻,这就是《庄子》,他从不曾过时。
      1950年代,身处香港的钱穆曾经回忆自己四十年前深夜倚枕,继烛私诵《庄子》。又是70年过去,仍有王景琳、徐匋孜孜不倦地以庄子之精神开悟读者。二位曾在书中感叹:理解庄子要有超高的阅读技巧,能读出话外之音。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超高的阅读技巧难以修炼,倒是《逍遥人间》这本书搭的梯子甚是好用。钱穆说“天不丧斯文,后有读者,当知其用心之苦”,今日你我捧卷之际,也当心存感恩,如今还有人这般认真执着地穿越时空之门带我们读《庄子》,为当代人备了一剂治愈心灵的良药。


茉茉书房
一方小小心田,种桃种李种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