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数智化转型培训,先拿这个部门“开刀”!

职场   2024-11-17 08:31   江苏  
zhezhe(s

本期导读

在很多企业的变革之路上,财务变革都是首当其冲要完成的部分。在此过程中,培训部门需要为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制定全新的人才画像、技能需求等,并以此为蓝图促进财务人才的转身、转型。那么,培训部门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擘画呢?


训前调研助力活动设计,训中调研赋能培训管控,训后调研收集效果反馈……世界知名企业的学习发展部门,往往都拥有着一套契合企业自身特色的详尽的调研规划方案,以便在培训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发挥效用。培训官们都是如何看待和规划培训调研的呢?


大家在“看”啥

中国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人才管理白皮书

大家在“聊”啥

关于培训调研规划的讨论

大家在“学”啥

《培训》研修课·模块四

本文是2024年11月推送的第3期“培训周报”,约计5000字,阅读时间4分钟。

打败竞争对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比对手学得更快!

——松下幸之助 日本著名企业家

在很多企业家眼里,

2024年是企业变革元年。

AI人工智能为首的新技术

正倒逼全行业企业开展变革。

而企业财务的变革,

正是“万里长征第一枪”,

如何培养出能够

适应财务数智化转型的人才,

是摆在培训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中国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人才管理白皮书

市场环境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VUCA)特征日益明显,成为一种常态。这一环境下,企业迫切需要增强韧性来撬动未来发展,甚至存活下来,而财务转型是支持企业应对新常态的重要一环。


在技术、协作与创新都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财务职能要想与企业保持一致的步伐并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就需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新变化,努力适应环境来加强自身作用,否则不仅导致财务职能退步,甚至可能导致企业被时代“淘汰”。


本白皮书以人才管理为主视角、聚焦企业财务团队迈向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挑战、应对策略及未来展望,不仅深度剖析了当前企业在财务数智化转型过程中的实践现状,揭示了转型路径上的主要障碍与关键机遇,更为财务团队的组织变革、关键财务角色定位和人才画像构建、人才培养与发展提供了企业、个人及高校等多维度的可行性建议。


一、“新机会”驱动中国企业财务数智化加速转型


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从参评企业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企业将持续深耕壮大新兴产业,将近一半的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提前布局未来产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添加新动力。全国百强雇主的入围企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更加快速,产业布局上更加完善,为企业积极寻求更多的发展可能和增长路径。



财务数智化转型成功的四项变革要素“构成了企业财务升级的核心框架。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数据的精确捕捉和智能分析是基础,它们为决策提供支持,确保了转型的方向和效果。流程的优化和自动化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确保了财务活动的顺畅和合规性。


组织架构的调整和文化建设为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同时,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确保了团队能够驾驭变革,推动企业财务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这四大因素相互支撑,共同促进了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成功实施。



二、“新组织”重塑财务管理三支柱定位 支撑企业智能化变革


作为企业未来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财务组织需要重新评估自身角色,依托于人工智能、多维建模计算、RPA、数据中台、低代码开发、云基础设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财务数字化技术,构建单一可信的数据源、标准化的分析架构,并将所有数据集成到同一个数据平台,在实现财务基础工作高效自动化处理的同时,进行综合预测分析,进而深度研究和探索驱动业务健康发展的因素。


要实现这一点,财务组织首先要重构具有前瞻性的敏捷组织架构,优化和再造新定位下的端到端流程,明确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全新协作方式,并进一步界定各岗位的全新角色和职责、定义清晰的能力要求,匹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财务组织全新的人才管理方式和文化,从而使自身更加从容、积极地投身和支持企业的变革和持续发展。


调查显示,被调研企业普遍认为多元复合型人才是支撑财务组织转型的关键。同时,调整财务团队的人员结构,使之更多元化、普及和深化财务人员的智能化意识、构建财务人员跨部门协作的新工作模式也是财务组织人才管理工作的重点。



在企业数智化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方面,调查显示,搭建好支撑财务组织数智化转型的流程基础、转变财务人员的意识和理念,并赋予组织、团队、岗位全新的带有数智化基因的组织架构、岗位定义和能力定义,是当前企业在建设数智化财务人员队伍时优先选择的举措。



在从传统的“核算导向型”升级为“价值导向型”过程中,财务组织需要持续加强张力、广泛扩展服务对象,并新生自驱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持续优化的内核职能,这就需要构建与之匹配的全新定义的财务组织架构。


当前,与业务紧密链接、深度挖掘和分析数据背后的价值、更精准及时地服务业务、构建数字化建设并进一步加强业财融合已经成为财务组织架构调整的核心方向。在此背景下,以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三支队伍为支撑的财务三支柱组织定位也得以重塑,以便用更敏捷协同的方式支撑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



三、“新能力”勾勒财务团队 全新角色挑战与人才画像


在数智化转型背景下,财务团队的角色从传统的财务管理者转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和技术引领者,他们需要具备新的技能,迎接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原先较为擅长的服务和管控职能基础上,更多发挥咨询职能,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看到数据背后的机会和问题,提供业务解决方案参考和决策依据。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自身的效率和准确性,也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财务共享SSC、业务财务BP和战略财务COE三类人才,由于工作目标和职责不同,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也各有侧重。



通过进一步分析与走访业务专家,本报告提炼了针对三类财务人员的通用能力框架:懂财务、懂业务、懂技术、善协作、能自驱。三类财务人员所需能力可以使用这五大类能力进行解释,而各类人员在每项能力大类下的能力项又各有特点。


COE的能力要求较为全面,对财务、业务和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均要求较高;BP的懂业务和沟通协作能力要求较高;SSC相对其他两类人员,对各项能力的要求略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能自驱是三类人员均需有的特征,在数智化转型背景下,这项能力或成为人才自身发展的关键。三类财务人员具体的能力模型及行为描述在本次白皮书中均有详细分享。

 


四、“新发展”创造数智化财务人才 成长、发展新土壤


1、数智化财务人员的培养方兴未艾


调查显示,51%的受访CFO表示其所在企业在现阶段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智能财务人员的培养,但形式上仅限于安排课程的学习,而仅有17%的企业设置了较为系统化的专项培养项目。当然,还有32%的企业并没有针对数智化财务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2、聚焦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又懂技术、懂业务”的数智化复合人才


在财务数智化转型背景下,财务专业知识扎实、懂数智化应用技术又深度了解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抢手。调研数据显示,高达92.9%的企业认为数智技术应用能力是财务人员最需要提升的能力,此外专业知识应用、数据洞察能力也分别占比78.6%和76.8%,可见企业对财务人员的数据分析和深度应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此外,企业也非常注重财务人员“软技能”的培养,无论调研数据结果还是财务高管访谈,都显示人际沟通与协调、团队合作以及自主学习等软技能是财务人员在未来必备的能力。



通过财务三支柱岗位人才能力画像的绘制、定制化的评估、个性化和集中化结合的多元化培养方式能够快速摸底企业财务人才的现状、明确能够助力组织高速发展的绩优人群,根据团队的评估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培训,并配合一系列端到端的定向培养计划帮助目标人群更快速、精准地提升个人数智化转型背景下的财务综合能力。



3、特色培养模式驱动财务人员快速成长,财务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带来更多可能性


调研数据显示,77% 的调研对象认为“参加专业资格培训”是最主要的财务数智化人才培养措施,此外参与外部培训及论坛、参与财务数字化项目建设、外出考察交流等方式也是企业进行财务数智化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此外,调研对象认为基层财务骨干最佳的培养方式是线上、线下培训课程以及实地参观;中高层财务管理者最佳的培养方式则是专家经验分享、案例分析以及实地参观。然而,仅仅通过零散、常规的培训方式并不能够达到财务组织快速培养财务数智化人才的预期效果,因地制宜、选择科学、敏捷且成效明显的特色培养模式是达成科学驱动员工快速成长的关键。


此外,随着数智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财务组织更趋于扁平化,缓慢、单一的传统职业发展路径显然已经无法适应财务组织的变化,全新的财务组织将为财务人员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为个人提供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能力提升的更多可能性,这也使得财务人员未来可以在更多元化的岗位上做出重要贡献,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内容来源为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点此进入链接,查看报告原文)

从训前的业务调研

到训后的收获测评

从学员性格测试,

到训后转化调查。

调研,可谓是企业培训

最密切的伙伴和助手。

甚至完全可以说,

做好培训调研的规划

培训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关于培训调研规划的讨论

@特约通讯官苏老师 

首先,在推动培训前就应该与业务部门的领导进行调研、访谈,以确保该培训师他们确切需要的,这样才会在后续的推动中得到他们的支持,也会有利于设计相关的行动计划。
如果等到课都讲完了才考虑业务部门或者业务部门的老大是否买单那就太晚了。使用绩效改进,也需要确定培训活动的客户是谁,很明显,大多数情况下是那些扛KPI的人、是那些可以给你评价的人、是那些发奖金的人。换句话说,培训对象,应该是你的产品;不应该是即将成为(却还未成为)的产品。
培训部门要做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不能闭门造车。柯氏四级评估当代传承者吉姆·柯克帕特里克教授说:“如果做不到三级评估,就不需要做评估,因为培训不会有效果。”所以在刚入局的时候得到业务老大的支持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要让他们躬身入局,帮你去推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制度要求和绩效考核。


@特约通讯官贾老师
无论什么培训,在训后做访谈,通常情况下得到的反馈都是“觉得有一定启发……”所以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落地层面让学员结合学习内容以及自己有感触、有启发的知识点,从而帮助他们制定目标和行动计划。当然,这也需要与业务部门沟通并达成共识,得到他们的支持。
在计划拟定之后,我们需要根据时间节点去跟踪达成情况,以检验培训是否真的有效,这才有说服力和参考价值。如果结果是目标未达成,培训部门就需要去分析是个人执行有问题,还是领导层面没有给予支持,亦或是对知识理解得不够透彻,之后再针对性地去改善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培训部门切忌一厢情愿地去搞培训或者调研。


@特约通讯官姚老师
调研不能光是后期做,前期更要做,前期调研之后能够节选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内容是业务部门认可且真正需要的。同时,前期调研不能光为内容设计服务,还需要提前规划好培训后的相关行动计划或者转化计划。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要确认,就是:培训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怎么衡量?只要和业务部门就目标达成共识,双方才都能更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否则培训部门也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好不好,业务部门也不认可、不配合。当然,如果某次培训只是形式需要,那我们就走一个“形式”,不要太折腾自己和折腾业务部门,这并不是消极工作,只是说明该次培训业务部门目前并不是很需要或者很急着需要。


*以上讨论内容来源于《培训》杂志特约通讯官社群,仅供参考。针对以上话题,欢迎您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的思考,一经采用,您将有机会受邀加入《培训》杂志2024年度“特约通讯官”团队。


关于培训测评的拓展阅读


培养造就一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后备人才,对于组织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2017年起,便开始面向基层骨干员工实施“雏鹰计划”后备人才培养项目,旨在选拔和培养好高潜人才,解决文化融入度不高、归属感不足、人才结构待优化等问题,夯实公司后备人才队伍……


推荐阅读→冰山下的性格难识别,也许缺少这种测评

精彩活动推荐:

2024《培训》研修课

(模块四)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培小助”为好友

即可给“培训周报”投稿~




版权受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培训杂志
《培训》杂志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着重于企业培训与人才发展前沿资讯、实践案例、实用方法的报道与分析,探求中国企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自2005年创刊以后,已成长为企业培训专业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