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副院长韩映雄对本次推广活动进行了点评。韩映雄指出江桥实验中学的研究项目,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研究“真问题”,为改变课堂提供了框架性指标。在研究过程中方法得当,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方案。江桥实验中学和华江中学构成了一个科研共同体,注重学生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但在成果检验的过程中,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学校推广,生成更多的问题,积累更多的成果。
嘉定区教育学院科研处副主任蒯义峰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蒯义峰希望成果的输出方和使用方能抓住研究成果的关键点,盘活区域科研资源,激活科研活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案。
成果输出方江桥实验中学的高蕾和崔贺老师分别展示了英语和物理研讨课,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解决等教学设计,展现了课堂转型的生动实践。高蕾老师执教《8A Unit6 More practice: Aliens land on our world!》的研讨课,在读前环节,带领学生通过读图,预测故事的内容。在读中环节,通过时间轴,引导分析记叙文的要素,梳理故事情节发展,读懂故事情节反转。在读后环节,设计report形式的对话输出活动,借助checklist,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崔贺老师执教了题为《欧姆定律的应用——制作简易“加水器”》的研讨课,从“如何实现持续加水”到“如何控制水量和水速”再到“如何设计电路使水速达到标准要求”。通过不断深入地问题解决式的任务布置,激活学生思维,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
嘉定区教育学院初中英语教研员蒋维婷对高蕾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蒋维婷指出,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课堂中,教学评一体化也得以很好地体现。本堂课充分体现了课堂转型的特征,收效明显。嘉定区教育学院初中物理兼职教研员、江桥学区学科领衔人陈跃对崔贺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他表示本节课以真实情境推动教学任务,从真实情境问题到任务设计,再到学生小组活动,以及小组互评和自评,实现了学生思维进阶,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
成果输出方江桥实验中学副校长沈志雄在会上汇报了课题组研究初衷:期望课堂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个体学习”到“合作学习”、从“表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转型。为此,课题组设计了“课堂转型特征观察表”,该工具促进了课堂显著变化,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优化了课堂管理,深化了磁性课堂研究,展现了其强大的导向与激励作用。
成果使用方华江中学的刘苹老师从物理学科教研与教学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及创新课堂转型特征观察指标,基于观察视角中的“资源应用”,结合课堂“数智赋能”做案例分享。从希沃白板到iPad设备、NOBOOK虚拟实验室、三个助手,实现教学增值,为学生提供智能化课堂,实现教研提质,为教师成长提供智能化平台。
微论坛中,来自江桥实验中学的教师黄丽洁、崔贺、陈凌玉和华江中学的教师许熳、张彦雯,围绕课堂教学转型特征中“情境创设”“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等观察视角,结合各自学校的校情、学情,分享了课例实践中的经验与收获。
全区各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科研主任、八年级英语教师代表,以及江桥片区九年级物理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
供稿:江桥实验中学、何彦雨
编辑:蒯义峰、李舒羽
审核:丁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