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共促科学教育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文摘   2024-09-28 14:56   上海  


共促科学教育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9月26日,“馆校合作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工作坊”在上大附属嘉定留云中学顺利开展。本次工作坊基于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策划的“守护母亲河”校园微展览,以区馆双方共研共建的方式,指导区内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师围绕主题展览开发设计科学教育跨学科项目。上海自然博物馆葛致远博士、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郦珊博士、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宋召凤工程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资深编辑陆晓红参与指导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教育学院课程部主任田洁主持。


 01. 展览进校园,

校园成为博物馆“会客厅”

葛致远带领老师们参观了“守护母亲河”校园微展览。通过导赏与交流,教师们深入了解了主题展览的策划背景与内容,并从中发现了丰富的“可探究”“可实践”的课题。

 02. 与科学家面对面,

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郦珊和宋召凤分别就入侵风险评价与鱼类多样性野外检测、苏州河水环境治理关键技术等两项研究做了主题讲座,为教师们详细解读了展览涉及的这两项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与研究成果等。通过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教师们获得了更多让学生经历像真正的科学家、工程师一样思考、探索、实践的启示。而作为区馆合作的重要优势资源,这些科学家们也将持续支持区内教师进行跨学科科学教育项目的设计,在未来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支持学生开展持续、深入的科学探究,打通项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03. 项目化学习,

打造区域科学教育“样板间”

陆晓红分享了基于博物馆资源进行项目化学习设计的方法与案例,并在分享过程中,组织教师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与设计基于“守护母亲河”校园微展览的跨学科项目,从而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创造性地解决母亲河保卫战中面临的真实问题,在培育学科素养、提升综合素养的同时,践行社会责任,成为守护家乡母亲河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中坚力量。

区教育学院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将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抓手,深入开展区馆合作,促进科学教育的区域探索与实践,打造科学教育“样板间”。今年9月开学之际,由区教育学院携手上海自然博物馆启动的“守护母亲河”校园微展览正式落地上大附属嘉定留云中学(古猗校区)。“守护母亲河”校园微展览由上海自然博物馆联合沪上高校、科研院所、市政单位、司法机关等多家单位及专家团队共同策划,分别从“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长江旗舰物种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生入侵物种防治”“依法护河”等多个维度展示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重要科研、实践成果,以期增强青少年对母亲河及其所面临威胁的了解,提高对城市水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认知,提升社会责任感及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守护母亲河”校园微展览线上资源也在嘉定博物馆课程平台同步推出。(嘉定博物馆课程平台 (readoor.cn))




供稿:留云中学

编辑:课程部、李舒羽

审核:许晓芳

嘉定教院
嘉定区教育学院承担普教师资,干部培训及教学研究,指导服务,并为社区培训各类人才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