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教会我:不要美化未选择的那条路。

情感   2024-08-21 23:56   内蒙古  



“这时候真心觉得庄国栋比方协文好太多了。”


 “玫瑰和庄国栋去国外深造再回来,起码比跟方协文在一起浪费了十年青春要好得多!”


 “我要选果冻。我有自由,可以进修,不是被关在鱼缸的金鱼。” 


“和庄一起的时候,玫瑰眼里有光向上积极。而和方一起的时候,眼里的光早就黯淡了,尽管过去很多年也会情不自禁想起初恋。"



仔细浏览屏幕上的大部分留言,甚至有人又把初恋庄国栋拉出来与方协文对比了一番。协文一变“坏”,如出一辙的是网友替玫瑰深深地感到不值。


很喜欢神仙姐姐,所以前段时间每天都坐在沙发上等待这部热播剧《玫瑰的故事》定时更新。


剧中,刘亦菲饰演的女主角黄亦玫出生于书香门第,十分优秀耀眼,从央美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一家专业对口公司。


在工作中,认识了初恋庄国栋,但因异国恋引发的种种或大或小的矛盾,最终两人还是分开了。


后来,黄亦玫选择在复旦大学继续读研,并和大家口中的“前夫哥”方协文相识。


在他的“步步为营”下,玫瑰选择与出身并不好但靠自己努力考上名校的方协文一起结婚生活。



但婚后,随之而来的却是他另一副逐渐陌生的面孔——自卑、强烈的控制欲、精神打压、大男子主义。


甚至还有恶婆婆的百般挑剔与刁难,以至于最后玫瑰还是选择与方协文离婚。


说到这,作为观众的我已经对方协文完全没有了什么好印象。


跟着弹幕上大部分网友留言的方向,我也开始躺在椅子上天马行空地设想着:如果玫瑰和初恋庄国栋结婚,结果是不是会更好?


代入剧情里他们各自的人设:


选择方协文,玫瑰就要接受他的自卑多疑、占有欲强、大男子主义、内心虚伪还有一个爱挑剔的妈。


选择庄国栋,玫瑰就要接受他的事业心强、精致利己、语言打压、自我中心、冷暴力,还有远赴异国他乡。


这样想来,玫瑰怎么选都有遗憾,怎么选都无法达到完美。


选出一条自己想走的路本就不容易,更别说始终在这条路上走得一帆风顺、不留遗憾。



我也后悔过自己已选的路,去美化另一条路。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及柴静的《看见》。相信这些就已经是许多新传人追梦的缘由了。


我也不例外。第一次萌生出想要成为记者的想法是在2021年。


当时是“记者崔松旺卧底黑砖窑事件”过去的第十年。仔细翻看了十年前的相关报道,为这名记者艰苦卧底的全过程感到敬佩,也被他心系民生、敢于揭发事实的职业精神所感染。


那是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记者不仅是一个职业,也是一种责任。


高考后,我义无反顾地填报了新传专业。


可并不是每一次选择都没有外界因素来动摇自身的想法,我也后悔过选择新闻学专业。


从填报专业志愿之初,了解到传统媒体日薄西山、“新闻无学”论、新传卷得像卷心菜,是一个“杂而不精”的学科。


再到后来有一年,考研名师张雪峰发表的一些言论引起的“新闻学之争”,新闻天坑、人文学科出路少等讨论。


很长一段时间,我开始不断质疑自己——新闻学真的值得吗?


之后,我还遇到一位很有资历的专业课老师。


她在第一堂课就告诉我们,“要拓展自身能力,不只是停留在学习新闻学领域的学科知识,还要多考虑向‘新闻+’复合专业方向发展,才能拓宽以后的路。”


说实话,当时内心更有挫败感了,感觉现实越来越贴近“新闻无学论”。


那段时间,满腔热血搭建的通往理想的桥梁似乎就在一瞬间崩塌了。我开始怀疑起自己做过的每一个选择。


本来想要去接触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去追更大更远的梦,尝试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


可能后真相时代,早已容不下新闻理想主义者。



那段时间,我几乎间接性后悔以往做的选择,每次一想到自己可能没选好路就陷入焦虑迷茫中。


直到有一天翻到虎扑评分:各学科专业评分和每年的志愿填报建议。


物联网工程:低能专业,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智能建造:坑人的,还是土木;食品质量与安全:好就业,就业不一定好。


全都来学会计吧(因为自己在淋雨,所以要把别人的伞撕烂);能不能撤销城乡规划;我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总结:避雷专业近乎所有。


看着很多人纷纷把自己的专业推上“风口浪尖”,理想和现实几乎没有多少人两者都能称心如意。自己至少占了“兴趣”这一半,想来新闻学专业对我来说也不算太糟糕。


在真正学习这个专业的过程中,我的后悔情绪还是被自己对新闻学的热爱所冲淡。


随着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新闻学专业也在不断地融入新的技术和理论。


不是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就可以的,在此基础上要求采写编评摄剪全面发展,通常还会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学习了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后,我发现它有助于培养思辨能力、研究技能以及对社会底层逻辑的认知,理论化但不乏趣味性。


重要的是,新闻行业可以跟各行各业打交道,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挑战性和新鲜感,自己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勇敢理性。


这些积极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中和了起初后悔消极的感受。



在看《玫瑰的故事》过程中我刷到一则评论:


“告诉大家一个真相,方协文和庄国栋之所以会一直喜欢玫瑰,不是因为他们专一,而是因为各个阶段的玫瑰都优秀都能给他们惊喜和新鲜感。


如果他们回来看到的是一个被生活打败的玫瑰,只会唏嘘,然后转头爱别人。


所以玫瑰的故事教你的应该是去做自己,而不是让你纠结应该选庄国栋还是方协文。”


比选择哪条路更重要的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走的路是怎样的,且不去美化未选择的路。


罗翔老师曾经说过:“不要总是去美化当时没选择的路,不要去站在现在的角度,去批判过去的自己,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后悔也没用。”


我预设过许多次过往的情景。站在当时自己的角度考虑,会不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答案是:不会。


就算回到过去,给自己再做一次选择的机会。按照当时的年龄和心智,相信自己依旧会选择现在的这条路,还是会做相同的选择。



今年学院开始了专业分流:考研or就业?

说实话,换成以前我心里自然而然地抗拒做这样关键性的选择,可能会一直担心纠结,害怕一步错步步错。


在这之前,我就提前做了好多准备。


咨询专业课教师、媒体行业工作的前辈、正在读研的学姐学长以及互联网可以查询到的信息。


其实填写意向表的那一天,我早就做好了决定。


我知道自己是不想随大流去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的,不管是考研还是就业,都想结合自身情况做出理性的判断。


有一次,我和朋友提起这件事,朋友以她常用的方法让我更坚定自己想选的道路。


“如果你现在已经读研了,那会为没去选择就业感到后悔吗?”


听到朋友的提问,我没有任何犹豫地摇了摇头。


以目前的学历和水平可能很难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加上对未来的迷茫感,升学再用两三年去想清楚以后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利大于弊的。


“那假设你现在已经工作了,会不会因为没去考研感到后悔呢?”


“会,一定会。” 


自己早就知道自己心底的答案了。



我很清楚对于自身来说,读上研是往高处走了一大步。而我的本科院校层次不高,学校的相关资源也稀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我想要考研的关键因素。


这才恍然大悟,以前真正让自己纠结的一直不是应该选哪条路,而是选了一条路后又去美化另一条路,觉得另一条路更好。


如果可以换一种思路,选择了眼前的路,便把它当作最好的路,其它的路便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被开着滤镜看的“另一条路”会更好,实际上是我们倾向于把这条未知的路理想化,想象它拥有着所有理想的特点和不存在的缺点。


但没有哪条路是足够完美的,另一条路也不一定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那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现在所走的路好好走下去,努力让自己看到更美的风景。


所以,不要美化未选择的路,而是像玫瑰一样勇敢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





推荐阅读


作者 / 羽微

编辑 / 羽微 ZBL

图片 / @堆糖

审核 / ZBL

BGM / Aisha Lau,Play GPA 

- Shine Brighter (feat. Play GPA) (玫瑰的故事插曲)


如果可以触动你

记得关注、星标我们

点个右下角的【在看】

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我想知道Ifyoucan
在这里,连接这个世界有温度的年轻人。让更多的「好」,呼唤更多人内心的「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