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一个看《好东西》的人,都有被暖到。

情感   2024-12-06 23:34   上海  


你去看《好东西》了吗?


朋友圈不知道被刷了几遍屏,直到刚刚我还看到有朋友分享了观影后激动的心情和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而我有幸在刚点映的第二天就在电影院的大屏幕上看完了这部电影。


和男朋友从影院出来的路上,两个人都很激动,各有各的赞扬和评价。


总结到最后有两个字特别能概括我们的体验:


舒适。


对,真的是太舒适了。


电影中没有多尖锐的事件,也没有刻意刻画某种类型的苦难,更多的是安静地静装讲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舒适,真的是太准确不过了。



《好东西》展示了一个我们努力后就会离现实更近的世界。


最近也看了好多关于它的评价,有很多人说它女性友好,表现出了很多更温和但不是棱角的女性视角的表达,也触及了一些应该被更多人所关注的问题。

但电影里让我触动最大的一部分不是这些女性角度的看法,反而是那些由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所产生的故事。

一次又一次的,我被电影中铁梅、小叶、茉莉三个人的感情所打动。

或者说,更像是被击中了。

说真的,现在好少有导演愿意在电影里展示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更真实的感情。

这仿佛是一个行业和市场共有的禁忌,触碰到了就很容易遭受舆论上的压力,因此大部分导演选择给电影套上一层平行时空的壳子,又或是虚构了一个故事发生地。

可是,作为一个会买票坐进电影院的观众,我真心觉得,我们真的很需要像《好东西》这样会表现真实展示人们情感的电影。

因为真实,才更容易获得共鸣。


在看《好东西》的时候,我无数次感觉到:


原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可以在一些小细节中表现出来的。

在电影刚开始,小叶与铁梅初遇是在老房子的楼道,小叶很自然地接过了铁梅和茉莉在聊的霉霉的话题。小叶与铁梅之间的缘分,也就因为这个话题开启了。

很神奇,人与人之间的交集与信任真的很简单,轻轻的一句话搭上了,两个人就能认识了。

在很多人眼里消失了的附近竟然就这么简单地找回来了。

邻居的故事也就这么开始了,小叶说房东很好的,铁梅说几盒月饼就把你收买了,直白但不争吵,坦白又多了几分信任。

看着这段简单又活泼的剧情画面,除了喜剧的幽默以外,我更多感受到的反而是羡慕。

因为自己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早就少了几分敢去再进一步的勇敢。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好像成了从小开始就在骨子里被教育是正确的大道理。

可如果不说话,不尝试去与人产生链接。

那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会是陌生人。


电影中的很多细节都在展现女生们之间那种温情的链接。

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三段。


一段是小叶希望铁梅能让她留宿一晚的时候,她们俩在黑夜中的对话;一段是小孩夸小叶的眼睛很好看,她很喜欢;最后一段是小叶和铁梅在露台上争吵,铁梅对小叶说“对不起”。


怎么形容这三段故事呢,大概就像是和朋友聊天中,对方不经意发现了你脆弱的部分。


但他没有选择绕过你的脆弱,而是把答案藏在日常的话语中生动但又不失直白地告诉你。


你可能也很痛,但还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先说小叶与铁梅一起住宿的这一段,她们就像是在自己身上的影子。


——[你就是有点缺爱]

——[我妈没有不爱我]

——[我没说你妈不爱你]

——[我妈真的不爱我么?]

——[没有妈妈不爱自己孩子的,只是她用的方式不一样]


在银幕前听到小叶那一句反问,自己的眼泪就控制不住的落下,整个人也跟着颤抖。


我有过和她类似的经历,也产生过类似的疑惑。


也会像是自我催眠一样的告诉自己,妈妈爱自己。


可每次让我想不通的是,她好像确实有伤害到我。


电影中短暂的停顿后,铁梅接的说:


“没有妈妈不爱自己孩子的,只是她用的方式不一样”。


我想这段对话应该是让她们俩都意识到了,其实不是所有妈妈都会用合适的方式去爱孩子。


至少这个藏在心里已久的问题被了出来,也听到了犹豫很久的答案。或许真的有她在面对母亲的问题上更释怀一点。


不管她有没有,我说有的。


铁梅的回答,给予了小叶缺失情感的支撑,也给了屏幕前的我能更自洽的回答。


在面对朋友面前刨开内心都显得有点难,可她们做到了。


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由此变得更深入,她们愿意对彼此袒露真诚的那一面。


这种温情的传递,很自然、很流畅、也很坦荡。


起点只是双方都选择更坦诚了一点。



小叶的形象,让我带入了以前的自己。铁梅这个形象,让我带入了高中时的生物老师。


我们俩恰巧也相差了20多岁。除了在学科作业上的沟通,我们更多时候在聊的是怎么解决我的情绪问题。


当时的我几乎每天做噩梦,一晚上可能会被惊醒两到三次,睡着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奢侈。


除了她,没有老师能理解一个学生有什么事情会睡不好,以至于白天喝了咖啡课堂上依旧犯困。


所以每当被他们发现我在课堂上睡着后,听到的基本都是:


“其他同学都能克服犯困,你自己也克服一下”。


我和生物老师开始接触,是因为我是课代表,可上课睡着了没有听到老师布置的作业。


当我下课去和老师确定作业时,小心翼翼地问了老师怎么不喊我。


她回答说:“感觉我精神状态很不好,多睡一会儿对我来说可能比听课更重要。”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是有人愿意支持我去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在读书大于一切的年纪里,我第一次感觉到有人在真正关心我的感受。


因为这一段话,我和老师之间建立了新的链接。


她会听我分享那些糟心事,也会帮我去寻找一些可能的参考答案,更多的时候她都在提醒我可以关注自己的感受和内心。


这种相处很舒服,她很自然地就向我传递了温暖的感觉,也帮我在很多问题里找到了新的答案。


就像电影里,在意识到小叶缺少的那份爱后,铁梅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帮她填补了曾缺失的那一部分爱。


或许,就是独属于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电影中茉莉夸小叶的眼睛很大、很漂亮,她很喜欢,小叶愣住了。


夸奖在小叶过去的人生里十分难见,以至于她都成为了一个因为对方会夸奖而喜欢上对方的人。


神奇的是,在小叶生活中如此珍贵的存在,茉莉很自然地就表达出来了。


茉莉可能并不知道她这段夸奖会像冲破堤坝的最后一股浪潮一样,给小叶带去多大情绪冲击,以至于让小叶在被话语的甜蜜包裹中流下了泪珠。


她只是做了一件,感觉说出来会让小叶开心的事。


很简单,却很重要。


赞美本就应该出现在自己生活中,她本就有很多值得被赞美的闪光点。


不仅仅是她,其实是有在好好生活的每一个人。


她们俩的关系之间,不像是长辈和后辈,更像是朋友。


没有弯弯绕绕,也没有那么多的顾虑。


感觉这是好的,就说了,就做了,就想分享,就想表达。


童真且温暖的相处,就很好。



还有一个场景是,电影中小叶又一次顺口用“对不起”道歉时,铁梅也和她说出了“对不起”。


铁梅对小叶还说了一句:


“总有人要和你说对不起”。


我想,小叶的人生里欠一段父母说的对不起,这让她变得缺爱且拧巴。


但她在铁梅这里得到了一部分对她过往伤痕的道歉,哪怕这本不是铁梅的责任。


她选择理解小叶需求爱的感觉,也愿意将温暖传递给小叶,希望让她的伤口能更快愈合。


相反的是,铁梅一直是个女强人,她会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做好。


可当被社会上的言论冲击后,她也明白了自己的脆弱,也会一个人在楼道里默默哭泣。


她也怀疑过,自己可能依然没有做到一个好妈妈。


是小叶看到了她的委屈,告诉她:


“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那一瞬间,她们之间有着近乎亲情的感觉在相互传递。


从邻居到相互慰藉,她们都有愿意表达和流露自己的能量,让对方得到再多获得一点点的温暖。



但在慢慢适应和投身于当下的环境之后,我盯着目标逐渐遗忘了那些曾拖着我的过剩的敏感情绪。

在写下这篇文章时,我在想,为什么自己会被这些《好东西》里这些近乎日常的内容所打动。


不是女性视角,不是犀利的课题,也不是那些目前在社会中现实又无法短时间解决的现状。


而是,那些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我思考了很久,为什么现在的自己依然愿意被千千万万个温暖的瞬间所打动。


简单,又生动,真实,又不失思考。


后来,我得出的结论是:


这是一种自己被看到的在乎和爱。


也许正是这些温暖的感觉,才时刻提醒着自己是有在被人关心和被温柔对待的。


总是有些人,在自己身边的。


这种感觉也会让我愿意再多喜欢点这个世界。


很快就要到2025年了,我想,会有越来越多人可以渐渐发现:


即使抛弃了苦难叙事,我们也依然可以被《好东西》中每个人传递的温情所打动。


更重要的是,我们都可以主动去成为能给别人带去温情的存在。


你,也可以为身边的人带来点好东西。





推荐阅读

作者 / 迟迁
编辑 / 迟迁 ZBL
图片 / 豆瓣
BGM / 滥俗的歌
审核 / ZBL

如果可以触动你
记得关注、星标我们
点个右下角的在看
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我想知道Ifyoucan
在这里,连接这个世界有温度的年轻人。让更多的「好」,呼唤更多人内心的「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