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王勇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梁晓龙团队共同合作开发了一种能够通过自供应H2O2和O2,调节肿瘤微环境(TME)的纳米颗粒,用于高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
![]()
光动力疗法(PDT)是临床批准的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替代疗法,但是PDT的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产生ROS所需的两个主要成分:体外光穿透深度以及肿瘤缺氧条件的阻碍。为了克服外部光穿透深度的限制,提出了基于生物发光或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或CRET)的自发光PDT策略。为了克服TME缺氧的限制,引入了可以自生O2的过氧化钙(CaO2),促进CRET介导的PDT的同时也有益于抑制转移。在本篇文献中,研究者们基于以上思路,开发了一种可以通过自供应H2O2和O2调节TME,从而通过CRET增强自发光PDT有效性的纳米粒子CLT@DPD。CLT@DPD是通过用DSPE-PEG2000和二油酰磷脂酰胆碱(DOPC)封装鲁米诺-四苯基卟啉共轭物(LT)和纳米级CaO2构建所得。LT对TME的高H2O2水平和酸性条件具有反应性,可以通过CRET氧化产生1O2,增强PDT效应。而CaO2可以分解从而产生H2O2和O2。为了增加水溶性并促进体内长循环,研究者们在LT和OA- CaO2表面修饰DSPE-PEG2000和DOPC,形成稳定的混合胶束(SSMM)。同时体系中掺杂的DOPC有助于增强胶束体系在1O2氧化下的渗透性,加速H2O2和O2的释放。本研究是首次同时评估此类自发光PDT平台的抗肿瘤疗效及肿瘤转移抑制作用的研究,为实现肿瘤细胞的根除以及抑制肿瘤转移提供有效策略。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2400 撰稿:G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