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享|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 双靶向组装纳米药物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近红外光热免疫治疗

健康   2024-12-13 09:42   山东  

中国科学院闫学海课题组将胆绿素锰配合物(MnBV)和两亲性磷脂-聚合物偶联物(DSPE-PEG和DSPE-PEG-cKNGRE)共组装,开发了一种具有近红外吸收能力的肿瘤靶向光热药物。

三阴性乳腺癌 (TNBC) 以其不良预后和侵袭性行为而闻名,极易复发和转移,目前有效的治疗选择有限。光热疗法 (PTT) 是一种新兴的、微创的、低耐药性的、精确可控的癌症治疗方法,为突破TNBC治疗的瓶颈提供了希望。PTT的抗肿瘤效率主要取决于光热药物的性能。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不仅具有优异光热转换效率,而且具有较强的肿瘤靶向能力和良好生物安全性的光热药物。

本文利用胆绿素锰配合物 (MnBV) 和两亲性磷脂-聚合物偶联物 (DSPE-PEG和DSPE-PEG-cKNGRE) 基于生物分子组装策略开发了一种具有近红外 (NIR) 吸收能力的肿瘤靶向光热剂。这种光热组装药物表现出均匀的尺寸、良好的稳定性和理想的光热转换效率。在4T1荷瘤小鼠模型中,它显示出良好的肿瘤双靶向能力和显著的药物富集性能。PTT在消融原发肿瘤的同时,进一步刺激树突状细胞 (DC) 的成熟,增强T淋巴细胞向脾脏和肿瘤的浸润,从而重塑TNBC的免疫微环境,从而有效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

  

本文开发的光热组装药物为TNBC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候选治疗范式,为推进高侵袭性和侵袭性恶性肿瘤的精确、靶向和安全治疗提供了潜力。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ami.4c18320                  


撰稿:YYW
校对:GPX
编辑:GPX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达文献

糖探针与糖药物
《糖探针与糖药物》是专注于糖科学领域的知识分享平台,传播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相关信息。涵盖糖探针技术、糖类药物、糖科学研究、行业动态、学术交流和科普知识等。致力于为研究人员、医生、药企和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