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团:
下单后记得给我留言哦,我给点赞最多的5位朋友准备了同品牌好礼
德国和中国给孩子打的一类疫苗有些不同,为了下个月回国,我们最近带着二布去疫苗中心把该补的疫苗全补上了。
(疫苗中心等候区)
我们的本意是把孩子的疫苗打齐就好,结果医生做第一次疫苗计划的时候,一听到我们的目的地是中国,马上严肃地跟我和布爸说:
“你们俩大人最好也把蜱传脑炎疫苗打上,今年是蜱虫泛滥年,德国和中国都是高风险区。”
啊?看来事情不简单。
医生这口风这态度,跟7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医生说的蜱传脑炎疫苗(FSME),我和布爸早就想打了。
但7年前带布布去疫苗中心做回国疫苗计划时,也是同一个医生,说什么都不肯给我们打……
她拿出厚厚一本全球流行病手册,专门找到蜱传脑炎的全球分布图给我们看:
“你看,中国和你们在德国生活的地方都不是蜱虫高风险区,也不是蜱传脑炎高风险区,不需要打针!”
没想到7年后,同一个人主动要把我们按在那多扎了两针,依据是一本最新版的全球流行病手册。
图表中显示,现在我们在德国生活的地方,和中国大部分地方都已经被划入了蜱虫高风险区,这些地区蜱传脑炎和莱姆病(都是蜱虫传播的病)多发。
于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我和布爸,和二布一起喜提了FSME贴纸。
回到家我查了一下,今年像《人民日报》、《三联生活周刊》等权威老牌媒体都发表了关于蜱虫的科普和警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蜱虫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活跃度不断增强;
而随着绿化变多、野生动物变多,寄生在动物身上的蜱虫也就进一步入侵了城市。
(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蜱虫传播的莱姆病)
2021年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调查发现,中国目前共有393个县、2.5亿人口面临多种蜱传疾病的潜在感染风险。
蜱虫是一种危险的小虫子,但我没出国之前,对它一点概念都没有。
其实蜱虫在全球是仅次于蚊子的第二大病原传播媒介,不同地区生活的蜱虫种类不一样,各地叫法也不一样。
比如布爸东北老家那边管蜱虫叫草爬子,还有地方管它叫草别子、鳖虱、狗豆子……都是一个玩意儿。
我找到一张中国的蜱虫分布图,大家可以看看,连西藏和青海都没能幸免。
这两年蜱虫在国内扩散最多的地区,是江苏河南一带。
(Rrf:Fang LQ et al. Lancet Infect Dis. 2015 Dec;15(12):1467-1479.)偏偏这几年露营特别火,我每周都能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晒去树林里、小河边扎帐篷体验野趣的。
看到他们露胳膊露腿走在草丛和树林里的照片,我都急得不行。
只要有高度超过小腿肚子的草,或者叶子很密的树,就可能有蜱虫跳下来。
人或动物走过,如果有皮肤露着,那就等于是招待蜱虫吃大餐了。
蜱虫最危险的点在于,它可能会传播很多致命疾病,被咬后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生命危险。
像蜱传脑炎(又叫森林脑炎),主要出现在我国东北、西北的原始森林,严重的可能出现肌肉瘫痪、精神失常、失语、痴呆、癫痫等后遗症。
好在由于发现得早,上世纪50年代就研发出了针对性的疫苗,这次我跟布爸被追着打的就是防蜱传脑炎的疫苗。
在德国的小伙伴,去家庭医生、儿医或者疫苗中心那里都可以接种,公保报销。
第一次要打3针,然后每5年记得补打一次加强针。
布布那时候是2岁以后才能打FSME,现在到了二布,1岁以后就可以打了。
据说有的人打完会发高烧,但是我们全家4个人打完都没有反应和不舒服。
不光德国可以打,国内一样有。
可以去各地的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国际保健中心打。
不过,还有些蜱虫传染病没法预防,像前欧美流量巨星贾斯汀·比伯,以及艾薇儿都被莱姆病折磨了很多年,这个病就是蜱虫传播的。
还有像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Q热等蜱传疾病,每种病都挺吓人的,我怕写出来引发焦虑,感兴趣的同学麻烦自己去搜索看细节吧。
哦对了,有些人突然发现自己对猪肉(红肉)过敏了,这也很可能是被蜱虫咬过的结果。
对于这些棘手的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危险掐灭在源头,也就是第一时间发现蜱虫、处理蜱虫,不给它们传播病毒留下机会。
首先,就是进行爬山、露营、森林徒步等活动之前,一定要正确着装。
无论大人小孩,正确的装备应该是这样的:
1 穿好高领长袖、收口长裤、长袜、运动鞋。
2 把裤腿尽量塞进鞋帮里,还可以用袜子把裤脚扎紧。
3 戴能护住脖颈的帽子,因为最容易进蜱虫的地方就是领口。
它们会从树上落到人的脖子上,再爬到人体其他部位。
4 尽量穿浅色衣服,这样身上落了蜱虫,能第一时间发现。
另外一定一定要提前喷够足量的驱虫产品。
在德国的话,要买瓶身标注了“防蜱虫(Zeckenschutz)”的喷雾。
现在进一次自然保护区,我们一家三口会喷完半瓶喷雾。
驱虫喷雾时效有限,一般来说能防7小时蚊子的喷雾,防蜱虫的时限只有4小时。
如果玩得时间长,最后设个闹钟补喷。
从户外回家,一定要全身检查一遍,要是肉眼就能看到多了一颗或几颗“痣”,八成就是蜱虫。
要注意的是,还没有吸血的蜱虫很小很小,肉眼很难发现。
下图是一位朋友同意我发出的,在医院等待医生处理蜱虫的照片,你能看到蜱虫咬在哪里了吗?
就是那4个芝麻大小的、像痣一样的小黑点,拍照时虫子头部已经钻进了皮肤。
如果皮肤再黑点的话,可能眼睛直接就看不见了……
所以,如果是从“高危地区”回家,不能光靠眼睛检查蜱虫,还得靠手摸一遍全身。
朋友就是晚上给孩子洗澡的时候,摸到了无数凸起。
除了身体表面,头皮上、耳朵后面、腋窝、腹股沟甚至屁股沟,都很容易会藏匿蜱虫。
蜱虫这玩意儿狡猾得很。
它选好一块皮肤以后不一定马上钻进去,钻进去以后也不一定马上吸血。
只要它没有叮咬皮肤,之前说过的各种传染病就不会传播。
如果开始吸血了,越早拔出来,感染的几率越小。
被蜱虫叮咬有的人会觉得痛,但是大部分人没有感觉。
如果放任它吸血,吃饱之前它是不会走的,能连叮好几天,体积会从芝麻变成黄豆大小。
看起来恶心也就罢了,关键是得病的风险会成倍增加。
所以,只要去过树多草多的地方,回家一定要洗澡!!好好排查一下蜱虫。
宠物也很容易招上蜱虫,尤其是狗狗。
带着猫狗去过草地或树林的话,回家也要马上洗澡检查,
不然宠物身上的蜱虫有可能跳到人身上。
如果发现中招了,最好的方法是马上去医院让医生处理。
千万别用手捏、拔或者用火烧!
千万别用手捏、拔或者用火烧!
千万别用手捏、拔或者用火烧!
万一蜱虫口器断在身体里,那就更麻烦了。
网上说的什么熏香让它自己松口爬出来,当个故事看看就行了,别当真。
如果心理素质过硬,或者不方便就医,自己也可以借助工具处理。
德国超市里有很多专门的蜱虫夹子,照着说明书夹出蜱虫就好。
没有蜱虫夹子的话,尖头镊子也行。
不管用啥工具,不要挤压或拧转蜱虫,稳准狠竖直直接扯出来!
拔完了蜱虫,记得用消毒的东西清洁被叮的皮肤。
如果蜱虫的口器(嘴巴)在移除过程中断在皮肤里了,那别耽搁,要马上去医院处理。
蜱虫麻烦的点在于,它传播的疾病潜伏期可以达到3个月。
所以取下蜱虫后也要注意观察,如果有出疹、头痛、发烧等症状,还是得马上去医院。
蜱虫咬伤的伤口要2周才能愈合,这期间不要下水游泳。
刺猬是蜱传病毒最主要的宿主。
平均每只刺猬能携带上百只蜱虫,城市里的蜱虫和刺猬的密度比大家想象的要高得多。
如果看到野生刺猬,千万别上手!!
虽然被蜱虫咬了以后可能会有一些严重情况,但那是少数案例,而且主要发生在不懂、不处理的人身上。
如果发现被咬,不要惊慌失措,冷静正确处理好蜱虫和伤口,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有事哒。
最后总结:
无论在家门口遛弯,还是出门旅行,尽量远离草木多的地方。
如果一定要去,要穿长衣长裤保护好自己,回家后全身检查,特别是隐蔽的不易发现的位置。
*欢迎把今天的文章转发给家人群。
多一个人对蜱虫有概念,就多一家人可能躲过蜱传疾病*
为了不错过以后的文章和好物,一定记得星标我哦,方法很简单🔽
微信又又又改版了,越改越狠,这次是干脆不让新文章出现在没有星标我的读者列表里了。
如果你很久没有看到我分享新资源的话,那就是被系统算计啦。
为了不走散,动动手指星标我吧: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 9岁考下清华中文入学资格的英国孩子,被中国网友教育了
🔽 耽误了全班师生赶火车,德国老师的反应让我想哭
🔽 在德国给孩子过生日,是怎么累死中国老母亲的
🔽 德国幼儿园校长的惊雷八卦让我心态崩了
点击下方名片进入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