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收拾杂物,翻出来了一张布爸当年迎接我落地德国时写的纸条,我才反应过来:
矮马,不知不觉间我这次居然在德国生活10年了!
在和布爸结婚之前,我曾两次短暂尝试过在德国生活,却都没坚持住离开了。
当老天第3次把我安插在德国,我结了婚生了娃安了家,才算是真正深入了解了这个国家。
我越来越发现,原来有那么多关于德国的传说,真的只是传说。
尤其是在育儿方面,怎么都跟我听说的不一样!?
传闻一:德国家长不鸡娃
鸡不鸡娃这事,整体来说因家庭而异,但鸡娃的德国家长一点都不少。
在校内学习方面,要求孩子考高分、必须读大学的德国家长少见,可大多正常水平的家长多多少少会对孩子有些要求。
比如主科好歹别低于3分(1分最高,5分不及格)、小学分流时至少能上个职业学校(Realschule)这种。
如果孩子连这些小目标都达不到,那“德国妈妈牌作业“也少不了。
你看,亚马逊上随便一本3年级德语练习册,光评论就有1933条,买单的人全是老父亲老母亲。
别信什么德国没有补习班这种谣言。
真相是满大街都是补习班,还有成规模的连锁品牌。
别说大城市了,我随便走在一个小村子的市中心,同一条街上都能看到两个课后补习班的招牌对着贴,学生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布布的好朋友S数学不太好,他妈妈给他找过上门私教,但又贵S又不配合;
想去口碑好一点的补习班吧,问了四五家,答复都是一位难求,S只能上等候名单,预计等候时间1-3年不等。
所以S妈妈在我家看到布布上中国的火花思维,羡慕得都要哭了。
如果说学科学习还只是部分德国家长重视的话,那到了体育项目上,可就鸡出了另一个高度。
布布小学从3年级开始上游泳课,4年级时要考到小海马证(最初级的游泳证)才能毕业。
但是在布布一年级第一次体育课上,老师问谁已经有小海马证了,一班22个人,只有2个没举手。
而且,还有2个孩子考下了铜牌(游泳协会准入级别),1个孩子考下了银牌(半救援级别),正在上金牌班(救援级别)!!
这些孩子卷游泳证,简直就跟国内孩子卷英语证是一样的。
难怪布布大班想学游泳那会儿,我问了十几个游泳班都没有位置,每个班等待时间都在2-3年……
布布是他朋友圈里唯一一个没有参加体育类比赛的孩子,对我来说,他的决定让我松了口气。
看他那些朋友的比赛日程,我简直对他们的家长佩服得五体投地。
邻居A,孩子打冰球欧洲联赛,非赛季每周有3次2.5小时的训练,一到赛季,每周末至少有一天要坐大巴在西欧各个城市比赛。
如果去法国、比利时,他父母经常需要凌晨3点起床,开车带他去俱乐部集合,然后晚上十一二点再去俱乐部接回来。
而且,每一场比赛都需要两三个家长当志愿者同行。
这就意味着,从凌晨3点到晚上十一二点,当值的家长也都不能闲着,要为孩子们处理各种事情……
第二天大家还要上班上学的啊!!!!
邻居B,儿子羽毛球进入了某级联赛(实在没听懂,只知道是挺厉害的水平)。
虽然平时跟着俱乐部训练非常便宜,一个月才15欧元会费,但是俱乐部教练的水平没法满足孩子参赛要求,当公务员的B还额外给孩子请了私教——一小时110欧元(将近800RMB)。
德国公务员挣得并不多,但没耽误B为了儿子平均每月烧掉一个LV包。
邻居C,女儿学马术,10岁时获得的生日礼物是一匹小马,售价9000欧元。
据说这个价格的马不算贵,烧钱的是一刻停不了的马厩、饲料、兽医费等等。
C家也不算大富大贵,C在买马之前犹豫了很久,还在邻居群里打听各种买马、养马的优惠,最后咬紧牙关买了马。
在老母亲闲聊局中,C说:
“教练建议我女儿用自己的马比赛,说获得好名次的可能性很大,我们不想耽误她。”
我听到这话的一瞬间,还以为身处中国老母亲社交圈呢。
至于其他的邻居,有的一周送娃去6次体育兴趣班、有的每年安排至少5次去滑雪、有的从孩子1岁就开始给他报班,到8岁时娃已经在体育协会尝试过了20多种运动项目……
每家有每家的鸡法。
要是谁说德国家长不鸡娃,那可能只是不够熟悉,人家没告诉他真相而已。
传闻二:德国老人不帮忙带娃
说起这个传闻,就不得不连带着提另一个传闻了——德国成年人不和父母一起住。
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听说过欧美成年人有多么多么独立,欧美老人有多么多么潇洒的说法,我在德国生活年头还短时,看到的情况似乎也真是这样。
刚来德国时,我分别在三个州的三个大城市生活过,大都市里的家庭结构大部分都是爸爸妈妈+未成年子女,偶尔才能看到有老人领着小朋友。
但是!
当我搬到了大城市的卫星城后,发现小城市里三世同堂的可不要太多!
卫星城里有很多土著家庭,房子和土地是爷爷奶奶那一辈,甚至更早之前传下来的,子女们通常在附近的大城市上班,但还住在老家。
只不过他们同堂的形式和中国不一样。
最常见的是一栋3层别墅,每一层都独立隔开,老人和子女楼上楼下住着,像邻居一样,得按门铃才能进入其他楼层。
又或者一栋大别墅隔成左右两边,分别开两个门进出,老人和子女是隔墙邻居。
我对门邻居家的老人有严重基础病,24小时离不开人,她和子女住在同一套室里。当然,这种情况应该算是特例。
德国老人不会帮着7×24带娃,不过,在不影响自己生活的前提下,他们带起孙辈来还是挺给力的。
布布幼儿园时最好的朋友就是这样,每天来接放学和去课外班的都是奶奶,爸爸妈妈专心于拼事业。
但周末,奶奶就休息了,约玩时换爸爸妈妈带他出来。
我们住的这一片算是“学区房”,布布小学同学C的爷爷奶奶为了孙子上学方便,干脆把自己的小别墅让给了女儿女婿住,自己在公寓区又买了一套房。
这两处隔了差不多一碗汤的距离,如果C的爸妈工作忙,就会把小C送去奶奶家。
而每个周五周六,小C会在奶奶家过夜,周日晚上再回自己家——带着爷爷奶奶给买的新书新玩具。
布布不羡慕小C每周都有新玩具,但是,我好羡慕小C的爸妈每周末都可以有个清闲的二人世界。
我后来在好几个不同的小城市,也看到了同样的场景:
街上推着婴儿车散步的是老人、超市里带着小娃买东西的是老人、幼儿园和小学门口等着接娃的还是老人。
可能大城市房价太贵了,很难有足够的空间给老人“独立地同住”,或者老人不愿意离开故乡,所以大城市里比较不常见这样的隔辈带娃场景吧。
传闻三:德国没有学区房
都说德国教育注重公平,尤其是小学阶段,教学质量不会差太多。
直到布布3岁前我都是这么听说的,但很快,我就意识到有些不能摆在明面上讲的事,让德国学校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
而德国小学是按住址登记划片入学的,所以,买房或者租房时如果没有提前考察好社区,就很可能掉坑。
公立学校说起来都差不多,其实还是有所不同。
比如,有的学校校舍新、设施全、电子教具普及、有完善的课后托管,有的小学就啥也没有。
比如,有些住宅区孩子太少或开发时间太短,片区内甚至没有小学,孩子得坐校车去附近城市上学。
布布的小学就是我们这十里八乡最大的小学,生源构成的一部分是附近小镇的孩子。
布布班每天8点上课,他可以睡到7点半起床,走路5分钟就能到教室,而住在小镇的同班同学,要6点半起床才能赶上校车。
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每天足足少了1小时睡眠啊!
最重要的差别,还要属同学构成。
这话在德国不能明说,可是大家心里都知道。
有些片区社会保障房多,甚至还有难民营,小学一个班里可能连听得懂德语的孩子都没几个。
我们之前租住的片区就是这样。
布布那时候上大学附属幼儿园,玩伴也都是大学圈的,我们不太了解居住社区的孩子是什么风格。
直到听一家后悔不已的中国邻居吐槽,我们才知道对口小学一言难尽。
当时的邻居说,那边一个班21个孩子,只有2个孩子是德国人。
班级课下通用语不是德语而是阿拉伯语,老师上课大部分时间都在维持秩序,学习进度慢得出奇,而且霸凌事件时常发生。
那时我才知道了“德国学区房“概念。
神奇的是,就在那段时间,有一个专门研究德国学区房的专家天降在我们面前,提醒了我很多以前从来没注意过的东西。
德国学区房和中国学区房标准有区别,可它真实存在。
所以好多人有了娃以后才发现,之前住的地方不适合继续住了,得为娃(也是为自己)搬家。
我们后来选学区房和搬家的过程也是充满了故事和波折,篇幅有限,以后有机会再分享吧
我还想给“德国家长不资助成年子女”、“德国孩子不沉迷电子设备”、“德国孩子不允许超前学”、“德国学校里没有容貌焦虑”这些育儿传闻辟谣呢,但一看,现在已经快4000字了
太长的文章看着累,大家好好过周末吧,下周再来看续集~
你还想知道哪些德国传闻的真假啊?
❤️欢迎留言区提问~❤️
微信又又又改版了,越改越狠,这次是干脆不让新文章出现在没有星标我的读者列表里了。
如果你很久没有看到我分享新资源的话,那就是被系统算计啦。
为了不走散,动动手指星标我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