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责任杯”教学展示活动中,理综组紧紧围绕“拥抱学为中心 重塑课堂生态”的主题研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利用驱动问题和关键问题的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合作去研讨,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新知形成的过程。
刘京老师讲授的《测量液体的密度》,从人类生产生活中对密度的应用引出“如何测量盐水的密度”的问题,让学生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老师提出的关键问题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分享后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操作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习真实发生在学生身上。在继续提出“实验中缺少实验器材量筒”的问题后,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们认真讨论并积极分享,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提升。
李静影老师讲授的《电流的磁场》,以磁场的基础知识复习为引入,自然引出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内容,在课堂上还原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让学生在观察神奇的物理现象中总结规律获取新知。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将抽象的内容具像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流的磁场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田智豪老师讲授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海水晒盐、糖水制作等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溶液中溶质溶解度的概念。本节课通过食盐溶于水和硝酸钾溶于水两个实验,通过设计相应的关键问题,让学生自己思索总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同时从实验中感受到概念中的“两个一定”的含义,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到化学世界的严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了实验观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洋老师讲授的《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单元核心问题“为什么亲子代间有些性状表现相同,有些性状表现不同?”的引领下,在前两个课时解决“什么是性状?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基因、染色体和DNA具有怎样的关系?基因如何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等关键问题后,本节课顺理成章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张老师以“基因组成为Aa的子代能否卷舌”问题引入,并列举生活中典型的单双眼皮的遗传实例,激发学生及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在简介孟德尔的生平和事迹后,张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相关材料,按照分析现象--做出阐释--推导验证的思路展开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学习。
马文营老师讲授的《细菌》,以731细菌战的历史事件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细菌被用作战争武器的伦理问题及其对人类的危害,揭开细菌的神秘面纱。以课本为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细菌的形态结构的理解。把小组合作和讨论作为常态,设计了多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对比的动植物细胞和细菌,帮助学生理解“原核生物”的概念。在细菌生殖的讲解环节,课堂贯穿“科学思维”的观念,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现象。
课堂上让学习真实、高效、深刻在学生身上发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瞬息万变的真实世界,我们的课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方法,提升学生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初中理综组教师们将继续以专业和热情引导学生,用智慧和爱心去点亮学生们心中的求知之火。
文字〡初中理综组
图片〡初中理综组
编辑〡时 贝
审核〡张 洋
终审〡杨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