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
文献作者:李彬 & 关琮严
来源期刊:国际新闻界
发表日期:2012.05
摘 要:
媒介与空间在社会关系框架内达成了一致,即空间具有媒介性质,媒介也具有空间属性。由此反观媒介进化与空间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这两种趋势,而且,这两种趋势以电子媒介时代为分水岭分别代表了媒介进化与空间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空间;媒介;进化;转向
空间作为一个社会学的核心命题已被广泛研究,而且研究的终极价值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社会关系。空间也因成为社会关系的表征而具有了媒介的属性。而媒介研究中最经典的发现莫过于媒介的时空属性。加拿大学者因尼斯(哈罗德·伊尼斯)根据媒介的时间与空间属性,将媒介分为空间偏向的媒介与时间偏向的媒介,并通过人类社会发展史来证明媒介的时空偏向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说,媒介与空间在本质上都与社会关系紧密相连,二者具有相通性。本文试图将媒介与空间放在社会关系的框架内进行探讨,并就媒介的进化与空间的发展的规律做一梳理总结。
《传播的偏向》,哈罗德·伊尼斯著
图源:豆瓣读书
作为关系的媒介与传播
一般说来,对媒介与传播研究的本体论认识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以内容为重点切入,将媒介界定为传递信息的载体,将传播界定为内容的表达和信息的传递。这被视为是传播本体论认识的主流。而另一条路径则往往被忽视,它是以关系为重点,从人类社会交往的角度出发,将媒介的真正意义定位在确立和表征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上,即:
“传播的本质是寓于传播关系的建构和传播主体的互动之中的,传播是社会关系的整合……传播是通过一种被传播的内容来反映或说明一种关系的。”
比如大众媒介着力于构建一对多的、单向的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则带有明显的集权色彩。手机、网络等新媒介则从技术上体现了平等的社会关系等。
从关系论的视野来看媒介与传播的关系,媒介就成为一种彰显社会关系的象征,而传播则是建构这种社会关系的动态过程。媒介与传播的背后其实都映射着人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框定了传播媒介,裁剪着传播内容,而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选择媒介与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得以发展。恋人之间会选择私密媒介如电话、QQ等进行交流,并通过这种排除异己的私密媒介增进双方的亲密关系;竞选者会选择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媒介进行宣传,因为通过大众媒介可以触及更广的人群,建立竞选者与大众的政治对话。
《帝国与传播》,哈罗德·伊尼斯著
图源:豆瓣读书
正如因尼斯从媒介的角度对中国文明评价的那样,“中国的文字给行政管理提供了基础,它强调的是按照空间来组织帝国……因此,中国总是暴露出改朝换代的问题”。而且他认为:“造纸术和印刷术在民族主义和国家对空间的垄断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论述都将注意力指向了媒介空间偏向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
空间的本质
(一)空间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
人类早期的空间概念只是停留在可感可知的物理层面,即实在空间。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也囿于实在空间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部落文明。
“在人类传播的历史上,很长时期内,地域空间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信息系统,距离是封闭、隔离社会的手段。”
人们一直在试图通过各种媒介手段来克服这种因空间距离带来的信息传播与社会联系的障碍。因此,加拿大著名学者因尼斯由此将媒介分为时间偏向的媒介与空间偏向的媒介,并将媒介的偏向与社会发展走向这一宏观命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空间偏向的媒介拥有组织和联结空间的优势,由此带来了人们社会交往结构以及空间观念的转变,即来自远方的信息开始进入自己的生活,并影响甚至是支配自己的生活;自己能够感知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延展,传播媒介建构的社会空间或虚拟空间成为了人们公认的生存状态。例如,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通过电视人们可以将纽约股市的震荡与自己所购股票市值的升降联系在一起,将日本核污染与自己的健康安全联系在一起,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一种跨越地域空间的社会关联,久而久之,人们的头脑中便形成了各种关系交织的社会空间。
日常的行为——看电视,
图源:百度百科
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社会学关于空间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由客观环境论到社会关系论的转变过程。例如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中将空间理解为“生产的物理环境”与“资本扩张征服的国家乃至全球的市场和距离”。涂尔干的空间概念则更进一步,它虽然将空间视为物理的外部环境,但将“情感价值”作为划分空间形式的依据,而不同的划分则折射出社会为其赋予的不同意义。齐美尔关于空间的解读迈出了空间研究摆脱物理空间局限的关键一步。他认为客观物质空间因为心灵与互动而具有了社会意义。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也旨在说明社会空间对人们社会角色扮演的决定作用。
埃米尔·涂尔干,图源:百度百科
20世纪70年代,以列斐伏尔与福柯为代表的社会学家推动了空间研究的转向。他们认为:“空间在其本身也许是原始赐予的,但空间的组织和意义却是社会变化、社会转型和社会经验的产物。”因此,他们便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社会空间上,在他们看来:
“社会空间就其根本而言即是人与人、人与事物(包括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状态,其分析上的结构形态即是一种关系结构,而在行动者的内在性的分析层面则显示为对这些关系的理解。”
(二)空间与社会的嵌合关系。
“空间的组织结构不单单产生于社会,同时也能反过来影响各种社会关系。”例如赛博空间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实社会的模拟,但它又会影响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感知。就像是一个网迷沉溺于虚拟空间的社会交往,却疏离了现实的社会交往而沦为所谓的“宅男宅女”。可以这样说,空间无不打着人的印记与社会的烙印,谈空间一定是在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意义上来说的。“离开社会结构,空间结构就不可能得到理论上的阐述,反之亦然。再者……离开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就不可能得到实践,反之亦是如此。”
传播、媒介与空间
基于已有的人们对空间的认识,我们可以将空间按照不同的感知维度分为实在空间(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关系空间)或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所谓实在空间,“是指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的有形实体的广延状态与伸张状态”。它是具体的有形的,能借助感官直接感知。而虚拟空间则是指人与人或人与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状态,它既可以以实在空间为基础进行建构,也可以以自身为基础进行重构。它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联系。因此也可以将其称之为社会空间。社会学与传播学讨论的空间既包括对实在空间,也包括虚拟空间,但终极指向是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明确了空间的分类与差别,便于对空间的内在演化机制进行梳理。对传播学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是对空间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的解读,总体来说,可以将这种机制简要概括为:媒介即关系,传播即建构。媒介作为人们社会关系的意指,在人们利用其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就已经意味着这是一次关系的流动,而传播则成了这场关系建构的动态过程。例如,很多人痴迷于网络小说,看过之后总会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想出一个小说描绘的关系图景。这种关系图景正是作者通过网络小说所要传达给读者的,它是基于作者本人对现实理解与感悟,并希望以此与读者产生共鸣或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
信息时代的关系互动,图源:百度百科
具体来讲,社会空间的建构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或路径:
重组:虚拟空间体现的是一种关系导向的组合状态,这种组合可以是对实在空间的组合,也可以是对自身的重组。例如白领所面对的实在空间一般情况下包括宽敞明亮的写字间、音乐缠绕的咖啡厅、时尚绚丽的购物广场、装潢别致的居室以及价格不菲的爱车。而这些实在空间组合在一起共同建构了白领这一社会角色的虚拟空间,它向外界传递着白领的社会身份信息以及社会关系圈子。而一位建筑民工所面对的实体空间则是机器轰鸣的工地、阴湿寒冷的工棚,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民工社会关系的表征。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实体空间的组合,实际成为一种对外宣示他们各自社会身份、地位等关系信息的媒介。
模拟:模拟就是根据实在空间的属性,利用媒介建构出属性相同或相似的虚拟空间。这种模拟带有极强的目的性,提供了建构关系的可能性,是在社会关系框架内对实在空间的改造。如网络上的开心农场虽然是对现实农场的模拟,但其中所要建构的却是以偷菜,积累虚拟财富为目的的社会关系的拓展,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等都因为这一目的被聚在一起,成为一个社会交往的虚拟社区。再如,公园里的假山、盆景等人造景观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模拟,但在公园中却彰显出鲜明的人文色彩,北方园林大气雄浑,南方园林婉约含蓄。
联想:联想是一种相关性的思考方式,作为一条建构虚拟空间的路径,很多时候是以虚拟空间自身为基础的,即对虚拟空间在空间化。例如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人们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共同体,而春晚本身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意识形态文本,正如复旦大学吕新雨教授对春晚的解读:“晚会通过网络电视以及中央台不同语种的国际频道进行全球直播,以便‘北京时间’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非地域性,这也可看成是民族国家理念追求非领土化的过程。”
赋值:赋值是指给实在空间赋予社会关系,使其成为具有社会意义与价值的虚拟空间。这种空间转换方式多见于人类对实在空间的重新定义,如人们对自然风景的开发,使原本远离人类社会的自然空间成为人声鼎沸的旅游景区,在这里交织着各种利益诉求,游客为了休闲观光,经营者为了赢利,地方政府为了拉动地方经济。再如,老北京四合院早期是以居住为主,是典型的家庭空间,但现在由于人们都住进楼房,四合院也在城区改造中被拆,越来越少,于是变成了供游人参观的景点。
以上这些对实在空间的重新赋值或定义虽说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但都是通过传播媒介的大肆宣传来实现的,通过传播媒介人们知道了远在西部的九寨沟,知道了北京的铜锣古巷。
以上几种虚拟空间的构建方式,又大致呈现出两条路径:一是从实在空间转化为虚拟空间;二是从虚拟空间转化为虚拟空间。在社会交往中,情况较为复杂,虚拟空间的建构往往是一个多方互动过程。如下图所示:
虚拟空间的建构,多方关系互动示例,
图源:原文
这两条路径看似简单,但要是结合媒介发展史来考察,却能够反观和洞见媒介发展变迁的规律,即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二者主要是针对空间偏向的媒介发展历程来说的。这两种媒介发展演变方式交织在一起,并没有严格的时间分界,只不过是在人类传播媒介发展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在努力让实在空间实现媒介化,从而增加人们对实在空间的控制力。而另一方面,传播媒介在不断强化对实在空间控制的同时,也在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复制为自身的发展逻辑,从而使传播媒介成为承载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关系的虚拟空间。这正是媒介空间化的趋势,自电子媒介产生以后,这种趋势开始逐渐占据主导。
空间媒介化:
虚拟空间与实在空间的剥离
所谓空间媒介化一方面是指人类通过不断发展传播媒介,创新媒介形式来拓展对实在空间的控制范围与控制力,从而在最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媒介连通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实在空间逐渐被纳入媒介范畴,履行着传播信息的功能。这一过程实质上也反映了虚拟空间与实在空间的剥离。因为,虚拟空间作为媒介连接和组织实在空间的社会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空间媒介化的趋势越明显,虚拟空间与实在空间的界限也就越清晰。
首先,实在空间的媒介化程度在不断提升。口语传播时代,人们主要以部落为单位,活动空间也都是以部落为核心的周边地域。书写媒介的产生极大地拓展了人们交往的活动空间,跨地域交流成为社会交往的常态。印刷媒介作为书写媒介的完善和提高,既通过便携性拓展了交往的地域空间,也通过信息的大规模复制强化了区域间的联系,增强了空间连接的紧密度。电子媒介时代的来临则将这种趋势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在麦克卢汉看来,整个世界成为了“地球村”。
“这种变化使民族、国家等概念瓦解和重构。‘地球村’里民族和国家不再具有空间上的界限……‘地球村’里的人类面对的是全球责任,而不再是自家门前的那小片菜地。”
其次,实在空间媒介功能在不断强化。人类社会的活动赋予了实在空间以社会内涵,实在空间也因此被纳入到社会信息的自我表达体系之中,成为社会的“皮肤”。例如人们的宗教活动赋予教堂、寺庙以神圣感、权威性,而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教堂、寺庙感受到了罪与罚、善与美等社会秩序与社会价值观。而且随着人们社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交往深度的不断加强,实在空间的媒介功能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流动性和开放性。遥远的地方性场景很有可能重新组合与定位,肩负着赋予的社会关系,行使着对外传播的使命。
正如戴维·莫利和凯文·罗宾斯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解:“地方仅仅在它与全球的关系中得以构成,并且它本身也是一个‘流动的空间’。”尤其在网络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不断加速超级内部连接的世界,一个‘全球性的世界都市’,充斥着激发深刻复杂的文化转换和重新结盟的传播互动和交流系统。”
《认同的空间》,
戴维.莫利 / 凯文•罗宾斯著,
图源:百度百科
媒介空间化:虚拟空间的自我“繁殖”
按照吉登斯对空间的理解,即“空间不是一个空虚的向度,沿着这一向度,各社会群体获得了结构,但必须从其介入于互动体系构建的角度来加以考虑。”可以认为,“‘空间化’……是一个关系化与生产过程化的状态;不仅仅是指事物处于一定的地点场景之中的那种经验性设置,也是指一种态度与习惯实践。”由此可以将媒介的空间化定义为媒介的关系化与结构化的过程,也是媒介自身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的过程。这一过程则反映了虚拟空间的自我“繁殖”,即虚拟空间作为一种社会关系集合体的自身再生产。这种状况在电子媒介时代非常普遍,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媒介发展的新趋势。首先是媒介的关系化与结构化。
其实,媒介的关系化与结构化进程在电子媒介产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例如“文字的使用本身,构造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传播中来。但是,文字本身也造成新的社会隔阂,因为它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字世界,造成识字者与文盲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构成一种等级性极强的线性的社会权力链。”印刷媒介的出现打破了知识高度垄断的格局,使信息传播实现了规模化的扩展,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可以看出媒介本身就带有一种解放、调整与重构社会关系的基因,而这种作用在电子媒介时代尤为明显。
“电子传媒侵入家庭和民族,混淆了种种内与外的界限。自我、隐私、家庭、工作地点、大学等无不随之改观。”
其次是媒介自身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再生产。在电子媒介时代,尤其是网络时代,媒介建构了虚拟空间,又在虚拟空间的基础上重构着新的虚拟空间,这是一种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也正是通过这种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再生产,虚拟空间变得更加“真实”,似乎成为人们认可的实在空间。正如卡斯特所言:“目前一切沟通方式(从印刷到多媒体)之电子整合为核心的新沟通系统,其历史特殊性并非是诱发出虚拟实境,反而是建构了‘真实虚拟’。”
例如,博客是一种虚拟空间,而微博又是在博客基础上再造的虚拟空间,在微博的虚拟空间中人们的互动性与参与度较博客明显增强。人们聚集的社区不再具有地缘关系的特质,而成为以各种关系为导向的流动的组合。再如,社区网络论坛是在一般虚拟社区基础上形成的,“欧美相关研究表明,与一般虚拟社区不同,社区网络论坛不仅没有将社区居民脱离社区,反而能够为社区精英、决策者和市民提供一种全新的媒介工具,以促进社区凝聚力、加强邻里关系、克服文化隔阂、对抗社会排斥和贫困等。”可以看出,社区网络论坛在一般虚拟社区原有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了旨在“促进社区凝聚力、加强邻里关系、克服文化隔阂、对抗社会排斥和贫困”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虚拟空间的复杂互动,图源:百度百科
结语
因尼斯发现了媒介的空间属性,并将媒介的空间属性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在一定意义上阐释了媒介的社会关系属性。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空间也具有媒介的属性,它承载并传递着社会关系的信息。因此,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媒介可以建构空间,空间也是一种媒介。
从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媒介的进化与空间的发展相互重合,存在两大趋势:一是媒介空间化,通过媒介将实体空间纳入到社会关系的体系内,这是电子媒介时代之前媒介发展的主导趋势。与此同时,伴随着另一个过程,即虚拟空间从实在空间中剥离;二是空间媒介化,虚拟空间以自身为媒介进行意义再生产与社会关系再建构,这是电子媒介时代之后媒介发展的主导趋势。与此同时,虚拟空间开始自我“繁殖”,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彰显了这种趋势。
本文转自 | 丹黄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