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触觉技术的革新为触觉突破学术研究中的边缘地位提供了契机,促使我们构建创新性分析框架,重新审视触觉在人与媒介交互中的意义。这一学术转向具有双重意涵:一方面,聚焦触觉技术实践带来的感知体验将扩展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另一方面,采用触觉作为分析工具或视角,有助于重访现有的媒介环境与人类的媒介使用习惯,为理解媒介效应开辟新的解析路径,进一步丰富人们对已知媒介现象的认识。尽管学者们已经注意到几个关键议题,诸如非精确触觉感知与现象不匹配对传统刺激-反应模型的挑战,触觉在复苏感官整全性方面的作用,以及表征理论下触觉被降格为瞬时、非理性体验等问题,但现有研究仍面临理论根源追溯不足、概念定义模糊以及研究方法缺失等局限,从而限制了研究对象的准确界定与实证研究的有效实施。基于此,本文力图整合触觉研究的丰富理论资源,搭建一座连接触觉技术最新进展、身体知觉、媒介实践与社会文化交互影响的分析桥梁,明晰触觉媒介研究(Haptic Media Studies)的理论脉络与研究对象。此外,文章还将引介触觉民族志(Haptic Ethnography)这一前沿方法论,于身体与媒介日益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为长久以来侧重视觉与语言的传播学研究引入新视角和分析工具,重新发现触觉对传播研究的价值与潜力。
可穿戴技术的进阶形态深度融合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通过头戴显示器、动作追踪系统及交互设备,将触觉感知扩展至全身,为用户构建近乎全息、仿真度极高的数字世界。现今,部分VR系统已配置力反馈手套、触觉背心乃至全身触觉装备,精密追踪用户在虚拟场景中的每一举动并瞬时反馈与之匹配的物理触感信息。譬如,2023年4月问世的Senseglove Nova 2无线VR手套,该设备内置精密传感器矩阵,能根据虚拟物品的质地、硬度等特点,细腻复现手指的触摸感受,让玩家得以在虚拟现实中“亲手”操控“武器”,体验逼真的物体质感。此外,研发者们还尝试运用超声波、空气压力波等非接触技术诱发皮肤表面的触觉,开创“非接触式触感”领域,这些前沿尝试显著拓宽了触觉技术的运用范畴与想象维度。
2016年,Pink携手Sinanan等学者,在对移动媒介与手的关系研究中创新性地提出并实践了数字触觉民族志(Tactile Digital Ethnography)。研究团队通过视频记录技术捕捉研究对象使用移动设备的情景,特别注重手的动作和触碰屏幕的方式。这些视频记录不仅包括实际使用过程,还包括研究对象对手部活动的口头反思,以获取使用情境背后的意义和情感。几位学者将收集到的视频资料与访谈、参与者自述以及其他民族志素材进行编码,通过细致的视觉和触觉分析,揭示手部动作与移动媒体使用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包括对手势、触摸方式、设备握持习惯的解读,并探讨了这些行为习惯如何映射用户的认知心理与情感状态。与感官民族志相比,数字触觉民族志更强调人与数字媒介交互中,触觉与运动感知等多重感官通道的重要性,揭示了这种互动不仅限于视觉体验,而且涉及触感、动作感知等多种感官维度,从而为理解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方式开辟了全新的视角。
2017年,Richardson等人共同发布了触觉民族志(Haptic Ethnography)研究成果。在资料收集阶段,研究者使用视频记录、媒介演练(Media Walkthrough)、技术巡展(Technology Tour)、参与式观察、日记记录和访谈等手段;在分析阶段,触觉民族志融合新唯物主义视角,关注物质与观念、技术与身体之间的不可分割关系,及其如何协同作用于日常生活的体验构建。此外,研究借鉴后现象学路径,超越单纯感知体验的表层分析,深入挖掘背后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从数字触觉民族志(Tactile Digital Ethnography)到触觉民族志(Haptic Ethnography),结合前文对tactile与haptic的分析,可知命名方式上也精确体现出后者不仅仅聚焦于个体感受,更将媒介技术的物质性、移动性、亲密性、游戏性提升至与触觉感知研究同等重要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