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死》①:24岁的加缪写下《局外人》前传,却在他去世后才得以发表
文化
文化
2024-12-16 06:30
浙江
《快乐的死》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阿尔贝·加缪的处女作。该书写于加缪24岁那年,却在他去世后才得以发表。书名中的“快乐”,并不简单指感官上的享受,更多是勾勒出对生命、自由、爱情及人性各方面的独特思考。它意味着挣脱束缚,勇敢地去追寻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哪怕这一过程伴随着孤独与风险。这本书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它会让你看到普通人的困顿迷茫、成长的心路历程,以及逐渐看清社会的虚伪、人性的复杂、命运的无常。大家好,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2710天,共读的是第382本书——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作品《快乐的死》。《快乐的死》
《快乐的死》被誉为年轻版的《局外人》,主人公梅尔索是公司的小职员。他时常抱怨日复一日枯燥、无聊的生活,和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作,他认为人没有钱不可能快乐。紧接着,在一次意外中,他参与了一场谋杀,获得一笔巨额财富。梅尔索本以为有钱就有自由,有自由就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但他的这种想法,却在他开始旅行后不久戛然而止。一路上,梅尔索非但没有感受到自由带给他的松弛,甚至还感到了不安和迷茫。他想要通过不同风景激发的新鲜感来探索活着的乐趣,寻找快乐源泉,却在疲惫与孤独中,体会到了困顿和无趣。对于“快乐”,加缪的态度是:“要不计代价地追求快乐,抵抗这个用愚蠢、暴力和非暴力的枷锁将我们包围的世界。真理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总是需要争取的。”这同时也反映出了加缪骨子里的“倔强”,和直面惨淡人生后的“反抗”精神。因为对加缪而言,这个世界虽然是“荒诞且没有意义”的,但他不愿选择颓唐避世,而是始终保持热情,勇敢地置身苦难之中,积极地去寻求照亮灵魂的阳光。回顾加缪的一生,你也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那句:“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在详细解读《快乐的死》之前,我们先去看看加缪丰盈且有爱的人生。1913年11月7日,加缪出生在阿尔及利亚东部的一个小镇子里。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加缪的父亲在马恩河战役中英勇战亡后,加缪和她的母亲也因生活的拮据而搬进了贫民区。在那里,加缪和母亲、外婆,还有舅舅挤在一间狭窄的三居室里。面对一无所有的窘迫,小小年纪的加缪难道就没有抱怨过自己的贫穷吗?加缪
对此,加缪曾斩钉截铁地解释说:“我所经历的贫穷从未教会我怨恨。相反,它教会了我某种忠诚和无言的坚韧。如果有一天我忘了这些,只能怪我自己或我的缺点,而不能怪我生于斯的世界。在任何情况下,充满我童年的美丽和炙热都使我不存在任何怨恨之心。”加缪童年时期的物质生活虽然是贫乏的,但家人给予他的精神世界却是丰盈的。加缪
如果说早年的贫苦生活,给了阿尔贝·加缪对人间疾苦感同身受的机会。那贵人的一次次相助,就是加缪成为小说家的“基石”。1923年,10岁的加缪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面临辍学的窘境。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恩师路易·热尔曼。热尔曼先生认可加缪的天分,为了能让他继续上学,热尔曼先生不仅出面说服了加缪的外婆和母亲,还帮助他获得了进入大学的奖学金。也正是有了这次上学的机会,加缪才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另一位贵人让·格勒尼埃,并在他的引导下正式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加缪第一次产生创作的热情,是在17岁那年,读完安德烈·纪德的《痛苦》后。只不过世事多舛,那个时候的加缪还没开始动笔,就因突如其来的肺结核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一年后,加缪重返校园,随即写下了这部《快乐的死》。后来,加缪在二战期间的爱国抵抗运动中,又与勒内·夏尔成为了挚友。他在给夏尔的信中写道:“随着年岁渐长,我越来越发觉人只能和使我们自由的人共同生活,这些人所给予我们的感情很轻盈,使人易于承受,同时也足够强烈。”加缪
年轻的时候,加缪总想着用朋友的“量”,来彰显自己的能力。好像朋友越多,越受欢迎,就越成功似的。但是后来他才发现,与其被一群束缚自己的人消耗能量,不如选择几个能让自己感到自由的人交往。只不过,万事变化不定。人的想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累积而不同。起初的惺惺相惜,也会因为意见的相左而分道扬镳。在加缪的一众朋友中,他与哲学家萨特就属于后者。萨特和加缪相识的时候,萨特早已声名显赫,而加缪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报刊编辑。加缪
两人因为欣赏彼此的才华,而很快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不仅私下聚会,还经常在报刊上公开支持对方的作品。只可惜这份和谐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加缪和萨特在政治、哲学方面的分歧,他们的关系也逐渐走向了破裂。在哲学方面,虽然加缪和萨特都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没有意义的”。但加缪强调“人的自由是相对的,要接受现实,接受一定的限制和责任”。萨特则相信“一切都是无用的,偶然的”,鼓励大家“否认现实,激进地去追求绝对的自由”。加缪
在政治立场上,加缪反对暴力革命,认为暴力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灾难。萨特则信奉“暴力变革之路”,认为暴力革命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面对观点上的分歧,他们起初只是小心翼翼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试图通过循循善诱来说服对方。直到1951年,加缪的《反抗者》出版,矛盾进一步被激化,二人才彻底断绝了交往。尽管“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文者惺惺相惜,萨特对加缪的评价始终保持欣赏和赞美的态度。萨特说:“加缪那固执的、局限而纯粹的人道主义情怀,向我们这个时代里那些广泛而丑恶的秩序发起了充满疼痛的挑战。但也正是通过这些顽强的抗争,加缪在我们这个现实的金钱与马基雅维利主义盛行的世界中,重新确认了道义的存在价值。”的确,加缪不仅坚韧勇敢,且义无反顾。在他的心中,世界是荒诞的,但他敢于抗争,敢于发出疑问,并且仍然选择热烈地拥抱生活。加缪
这种乐观自在的态度,离不开加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家人几乎一无所有,虽然不会读书看报,却在当时给了我最高尚的教益,使我至今获益匪浅。”而这份最高尚的教益,或许就是加缪一直在寻求和思索的快乐的意义。就让我们明天一起走进加缪的《快乐的死》,去寻找答案吧!
声音工作者,声音爱好者,用声音塑造不同的色彩,用声音结识热爱声色的你!
欢迎关注「麦家陪你读书」视频号,每周与你分享谷主麦家的读书感悟、文学思想、最新动态,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运营:馬車夫斯基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
↓点击阅读原文,读书打卡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