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⑦:他几度抑郁崩溃,却用文字治愈千万人的内耗
文化
文化
2024-12-08 06:30
浙江
大家好,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2702天,共读的是第380本书——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作品《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有人说:每当人们质疑生存意义,失去理想和目标,黑塞的书,便是最好的精神栖息地。诚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是,人类对于爱意的渴望,对于和平的期待,对于信仰的追求,对于自我的探寻,对于生命的意义,对于死亡的恐惧;可以说,人类灵魂深处的共鸣从未停止。《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这部作品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中第一部分即为同名中篇小说,也是赫尔曼·黑塞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19年,正值42岁的黑塞遭遇了生命中的低谷:故乡沉沦,家庭破碎,个人亦从战争的废墟步入生活的废墟,深陷于人生的黑暗之中。这段经历成为《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的灵感源泉,黑塞借书中主人公克林索尔之眼,记录下自身所经历的苦难与挣扎。书中的地名,看似遥远而神秘,实则皆源自黑塞1919年前后生活的地方;克林索尔象征着黑塞本人,其他人物则多取材于他身边的真实朋友与恋人。《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故事发生在一战刚刚结束之际,整个世界仍处于战争的余烬之中,并试图从混乱与废墟中重建秩序。成千上万的士兵、战俘及平民百姓,历经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之后,终于重获自由。这本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但因这份自由夹杂着对未来由衷的不确定,从而显得格外的突兀。对于那些从小就被战争的洪流所裹挟的年轻人而言,所谓的“回归”不过是踏入了一个全然陌生的现实世界。而对于像赫尔曼·黑塞这样经历过时代变迁的“老人”来说,曾被高度认同的世界观如今却成了可笑荒唐的昨日黄花。这一场巨大的变革加速了社会的变化节奏,年轻一代已不再以十年,甚至五年为单位来衡量时间的流逝,而是以每年为一个全新的起点。由此,在他们眼中,1903年与1904年之交仿佛隔了一个世纪,短短一年间,观念与态度就能发生显著的变化,彼此之间似乎已经出现了难以逾越的代沟。于是,一切都变得可疑,令人不安、惶恐。可也就是这样一个处处充满不安的夏天,隐隐之下却像是在孕育着另一场来自生命里层的大爆炸。1919年的那个夏天,一切发生在一个充满力量与光芒、诱惑与魅力的日子,甚至空气中还弥漫着南国的阳光和葡萄美酒的芬芳。画家克林索尔化身李太白,与他的挚友杜甫、路易、亚美尼亚占星师,一同漫游、饮酒、辩论。最终在夏末,用尽生命所有的燃料,完成了最终的画作。在决定创作自画像之前,他的日子是孤独、自由、无羁的,他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足够坦诚,贪嗔痴念妄都毫无保留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当然,更深刻的莫过于他对于自我与现实的探索。譬如:关于时间,他这样描述:今日一去不复返,若不吃它、喝它、尝它、闻它,就永不再有第二次机会了。提及孤独,他说:“世界越来越美了。我独自一人,却很自在。我别无所求,只想被阳光晒透。我渴望成熟。准备好死去,准备好重生。”对于爱情,他也有独到的见解:你并非爱的目的,而是让我去爱的动力。至于生命的意义,他的认知就更加辽阔且深刻了:我还会走许多弯路,还会为许多“已实现”感到失望。但一切终将实现它们的意义。那儿,矛盾对立寂灭之处,即是涅槃。挚爱的渴望之星,依然向我灼灼燃烧。正是这样一个内心世界丰富、情感充沛的灵魂,即使在游戏中拥有十条生命也会坚持耗尽最后一刻才觉得满足。他的心仿佛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热烈且狂野地燃烧着,仿佛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最完美的时刻。细读黑塞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其中弥漫的彷徨、孤独、感伤与梦想,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这些情感如同蓬勃生长的藤蔓,贯穿全书,字里行间流露出诗意与哲理交织的独特魅力。赫尔曼·黑塞被誉为“德国浪漫主义最后的骑士”,这一称号不但彰显了他在文学创作中对浪漫主义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及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反感。他善于运用象征性手法,以细腻入微的文字描绘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受到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黑塞在其作品中勇敢且真诚地剖析自我,深入探讨人类的精神世界,赋予其小说以丰富的心理层次。如同托马斯·曼所言:黑塞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他的写作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的爱心。
1920年,《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问世,标志着多塞创作生涯黄金时期的到来。两年后,《悉达多》问世,细腻地描绘了一位古印度贵族青年踏上心灵之路的非凡旅程。1927年,《荒原狼》的发表,不仅在德国文坛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反响,更引发了读者对于自我探索与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荒原狼》
1946年,赫尔曼·黑塞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随之而来的“黑塞热”席卷全球,尤其在日本,他被誉为“追求真理的英雄与先驱者”。黑塞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样一句震撼人心的话语:如果我死了,世界也就死了;那么我便穿越世界的海洋,去摘一个新的太阳。如今回望,这是他对自己命运的预示,更是对人类不懈追求光明与希望的永恒信念的颂歌。《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第二部分的《漫游》里,黑塞以几首诗和散文的形式,记录了他的内心独白。无论是《乡居》中对自我释怀之路的顿悟:释然之路既不向左也不向右,它通向自我内心。此间唯有神明,此间唯有和平。还是《山隘》里,他站在山顶俯瞰河流汇入大海时的感慨:全世界的水都会重逢,北冰洋与尼罗河会在湿云中交融。这古老美丽的比喻让此刻变得神圣。即使漫游,每条路也都会带我们归家。抑或在《树木》一文中,他更是真切地表达了对树的敬畏:当我们感到悲伤,无法再忍受生活时,一棵树就会对我们说:安静,安静!看着我!生活既非容易,生活亦非艰难。学会聆听树语者,便不会再渴望变成一棵树,不再向外求:这就是故乡,这就是幸福。黑塞的文字如同他的画作一般,色彩斑斓、充满活力。或许从始至终,他都在借助“孤独”“故乡”“死亡”“渴望”“梦想”等主题,传达同一个核心信息:灵魂本应自由,只要勇于探索内心深处的真实自我,便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束缚住你。最后用黑塞经典语录结束本期共读: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任何影响,只会让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像他自己。下周,我们将共读俄国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静静的顿河》。《静静的顿河》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的成名作。作者以20世纪俄国的一系列战争为背景,写尽了当时小人物的悲怆,他本人也凭借这部作品成为了声名大噪的天才作家。静静的顿河,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命运有时波涛汹涌,有时风平浪静。人生潮起潮落,所有的得失和福祸,也许都是一场因果轮回。
本周共读回顾
欢迎关注「麦家陪你读书」视频号,每周与你分享谷主麦家的读书感悟、文学思想、最新动态,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运营:馬車夫斯基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
↓点击阅读原文,读书打卡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