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积食,这些食疗及推拿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健康   育儿   2025-01-30 19:02   河北  



小儿脾常不足,吃多了很容易积食,如果孩子本身就有点积食,或者处于病中或者病后恢复期,脾胃会更加虚弱。


一、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积食了?


1、闻口气

积食会引起口臭,而且味道偏酸;积食严重还会导致呕吐,呕吐物通常是酸臭的未消化食物。


2、看舌苔

积食会使宝宝的舌苔变厚、变腻,舌苔的颜色可能发黄,舌质红,或者舌尖有很多小红点。


3、观察大便情况

积食的宝宝大便会变得不规律,比如次数增多、性状改变、腹泻、便秘等,有时还会伴有腹胀、肠鸣、腹痛等症状。


4、观察饮食情况

积食会使宝宝出现不想吃饭,挑食厌食,吃什么都没味等症状。


5、观察睡眠情况

积食会加重肠道的负担,导致宝宝晚上睡觉不安稳、翻来覆去,趴睡、跪睡、哭闹等,有时还磨牙。


二、积食的宝宝需要忌口


1、肉类——不易消化,且容易生热生湿。

2、海鲜——多是寒性食物,容易伤脾胃,更容易积食。

3、生冷寒凉食物——不容易消化,且容易伤脾胃。

4、高蛋白食物——鸡蛋、豆类、坚果等,不容易消化,加重积食情况。

5、甜食——蛋糕、巧克力等,不易消化,容易生湿,伤脾胃。

6、煎炸食物——不易消化,容易生热。

7、辛辣刺激食物——刺激肠胃,生内热。



消积食疗方



 01 

焦三仙和炒鸡内金煮水


做法:用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6克、炒鸡内金6克,熬水给孩子喝。

功能:去肉食之积、清谷面之积、化瘀消积,对于促进脾胃功能很有好处。一般两三次孩子的积食马上就会去掉。


02

山楂水


做法:将新鲜山楂洗净,切成小块,用小火炖煮3~4个小时,煮出汤色后,把山楂过滤掉,在汤中加冰糖喂宝宝喝。

功能: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03

萝卜粥


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小儿积食推拿方


小儿积食,可以试试按摩以下穴位,可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还能促进生长发育。对于乳食内积的孩子重在消食导滞,后期再进行补脾;对于脾胃虚弱的孩子,重在消食健脾。以下为消食导滞经常用到的方法。


清胃大指掌面第二节,第一掌骨赤白肉际处,离心推至大指跟或大指第二节。健脾胃,消积食,化痰涎。



清大肠:在食指外侧,向指尖方向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揉板门: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以拇指指腹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止吐泻。



清小肠小指尺侧赤白肉际处,从指根推向指尖。清热利尿,泌别清浊。




顺运内八卦:具有宽胸理气,行滞消食的功效。



推下七节骨:按摩者以拇指指腹从第4腰椎直推至尾骨尖。消食导滞。



捏脊:按摩者由下而上提捏小儿脊旁1.5寸,每捏3下,向上提1下,共5-7遍。(从下往上推,退烧时从上往下推)




摩腹:围着小孩的肚脐打圈,力度稍微大点。顺摩腹消食,逆摩腹止泻。



揉中院:中院位于肚脐正中直上4寸,即胸骨下端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处,以手掌按揉。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分推腹阴阳:以两拇指从剑突起,分别朝两边推动,边推边从上向下移动,直到平脐为止,称为分推腹阴阳。理气化痰、消食导滞。


按揉足三里:外侧膝眼下3寸,消化系统问题皆可推此穴。健脾和胃、调中理气。(以孩子的手测量尺寸)







常贝大健康产业平台
守护中国宝宝,关爱女性健康,服务亿万家庭!以“传承中医药文化,健康报国”为使命,专注于大健康产业,为国人健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