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手法,说它“调百病”也不为过,家长一定要会

健康   2024-11-17 07:50   山东  
扫码关注


第一时间接收推送

育儿路上 结伴同行

避免下次遗憾错过



没错,它就是"捏脊"。


捏脊是在后背的膀胱经和督脉操作。


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膀胱经上一系列重要腧穴,对肾、脾、肺都有直接影响。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改善脏腑功能,从而提高身体抵抗力。


捏脊分上捏脊下捏脊




总结版:


上捏脊是补,可提升阳气,温肾健脾,适合虚寒证。

  • 适用于脾胃虚弱,阳气不足,容易生病,遇冷容易鼻炎发作,生长发育缓慢等症。


下捏脊是清,有清热泻火、通便的功效。

  • 适用于发烧,有内热及阴虚火旺的情况。









如何操作?


上捏脊

从长强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即从下往上。


1、因为补阳气,所以适合在早晨旭日东升时操作(空腹操作),晚上是养阴时间,上捏脊会助阳伤阴,会让孩子烦躁不安睡眠变差。

2、后几遍操作时,可以捏两下向上提一下。


下捏脊

从上往下捏。


1、一般只捏不提,或单用推背代替。

2、适合晚上做,也可以白天做。





如果孩子体质平和,只用来日常保健,或者脾胃不好,有寒症,也有热症,可以选择来回捏的捏脊方法,先上捏脊,再下捏脊,可以调和脏腑,补阳而不上火,增强抵抗力,促进生长。

捏脊要注意什么?


1、注意室温,避免受凉。
2、手部要温暖,手法宜轻柔,用力及速度要均等。
3、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每天捏一次,每次3-9遍。
4、要捏捻,不可拧转。
5、捏脊前在孩子背部做3-5分钟的按揉,让孩子对疼痛没有那么敏感,可以增加孩子的配合度。
6、注意使用介质,可以用润肤乳、菜籽油、精油等,会感觉更舒服。
7、白天其他时间捏脊,要在饭后两小时后进行。
8、禁忌: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则不宜捏脊。


划重点!捏脊手法来了!



(上捏脊演示)



第1至3遍:只捏。捏到大椎后向上提两下,反手用2、3、4指尖贴脊柱向下抹,直至尾骨;接着捏起尾骨上的肉开始第二遍。

第4至5遍:捏起尾骨的肉向上提一下,然后每捏2下提一下,即一二提,一二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按老办法一直捏上去到大椎再反手下来。


第6至9遍:同第1至3遍。






如果孩子实在忍受不了

可用“工字搓背”代替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此处仅供学习


常贝大健康产业平台
守护中国宝宝,关爱女性健康,服务亿万家庭!以“传承中医药文化,健康报国”为使命,专注于大健康产业,为国人健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