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护理好脾胃。
为什么一直强调要养护脾胃?
中医有句话叫: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也就是说肺只是储痰的容器,脾才是痰产生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吃了很多天的止咳化痰药,痰还一直有的原因。因为没有养护好脾胃,脾胃就会源源不断地生痰。
脾胃的运化功能不足, 就会产生痰湿,感觉喉咙里一直都有痰。这时候看舌苔,通常都是厚腻的,舌边可能会有齿痕,有口气,四肢无力,大便异常。
所以,在孩子咳嗽期间及病后一周内,都要注意脾胃情况。忌口油腻、难消化、生冷的食物,这些食物都不好消化,都是脾胃不喜欢的。最好给孩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吃素、吃熟、吃的要软烂,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多吃,给脾胃留出三分的空间,才能更好消化吸收,让食物变成更多气血津液,提升孩子的正气,而不是变成“痰湿”。
如果发现孩子舌苔变厚,要及时调整饮食,必要时给孩子消积食。如果调理不及时,孩子已经积食化热了,也要注意给孩子清内热。有内热,多外感,孩子容易再次感冒,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认为,脾属土,肺属金,脾土生肺金,母病及子,子盗母气。简单理解就是:脾虚,肺也虚;肺虚,反过来也会让脾变得更虚弱。而感冒咳嗽等都属于肺系疾病,孩子咳嗽表面上看是肺出了问题,根却在脾上。
脾虚了,孩子吃不好,消化不好,没有足够的营养支撑,孩子的身子骨就弱。孩子病后如果不注意调理,很容易再次感冒。
初咳在肺,久咳在脾,喘咳在肾。
如果孩子长期咳嗽,反复咳嗽,一定要注意脾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