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中国水下考古出水陶瓷器的科学研究》

文摘   2025-01-22 12:04   北京  


《中国水下考古出水陶瓷器的科学研究》
著:李伟东 何琰 丁娆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1月

伴随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出水文物的科学研究与保护也日益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出水文物中陶瓷类文物往往占据大多数,陶瓷器作为海上贸易的重要货物,蕴含着重要考古学信息和得天独厚的历史价值,也成为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对象。然而,出水陶瓷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劣化现象,也给出水后的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近年来大量中国古代沉船中的陶瓷器被打捞出水,为出水陶瓷器的劣化机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本研究针对当前水下考古出水陶瓷器基础研究的不足及瓶颈问题,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将模拟实验与实际案例研究相结合,深入探索陶瓷文物本体、水下环境、海浪冲蚀、铁器锈蚀物、海洋生物、污染物等因素对出水陶瓷器劣化过程的作用,探讨机械损伤、化学蚀变、生物污损这三者的综合作用及相互关联,探究复杂凝结物对于陶瓷器劣化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出水陶瓷器的劣化机理。本书的出版,对于出水陶瓷器保存状态和劣化机理的科学认知至关重要,也为进一步开展保护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

本书共分为6章。第1章首先概述了水下环境与出水陶瓷器。核心研究内容在第2章~第6章呈现,其中第2章主要介绍了实验室中进行的模拟腐蚀实验,第3章~第6章主要以案例的形式探讨了水下环境中青瓷、青花瓷、酱釉瓷、铅釉瓷、红绿彩瓷的劣化机理。研究标本分别由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提供。本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海洋出水陶瓷文物盐沉积分类表征及腐蚀机理研究”(编号2023YFF0906401)资助。


目录

第一章 绪论7

1.1 水下考古概述7

1.1.1 水下考古学的概念7

1.1.2 水下考古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7

1.1.3 中国水下考古学的发展8

1.3  出水陶瓷12

1.4  出水陶瓷的保护方法14

1.5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5

1.6  本工作的研究思路17

第2章 模拟腐蚀实验研究18

2.1 古代瓷器样品的模拟腐蚀实验18

2.1.1 古代瓷器样品18

2.1.2 腐蚀实验条件和步骤19

2.1.3 样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分析20

2.1.4 腐蚀前样品釉的显微结构分析24

2.1.5 古代瓷器样品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机理27

2.1.6 古代瓷器样品在模拟海水介质中的腐蚀机理33

2.2 铅釉的模拟腐蚀实验42

2.2.1 铅玻璃样品制备42

2.2.2 腐蚀实验条件和步骤43

2.2.3 铅玻璃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分析43

2.2.4 铅玻璃的腐蚀动力学45

第3章 海洋出水陶瓷的劣化机理研究-以青瓷为例 48

3.1 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出水龙泉青瓷的劣化机理研究48

3.1.1 考古背景48

3.1.2 样品信息48

3.1.3 胎、釉的化学组成分析50

3.1.4 青瓷的劣化形貌及其形成原因51

3.1.5 青瓷釉中新物相的形成67

3.2 南海出水青瓷的劣化机理研究69

3.2.1 考古背景和样品信息69

3.2.2 胎、釉的化学组成分析70

3.2.3 表面劣化形貌及其形成原因71

3.2.4 显微结构非均质性对劣化的影响74

3.3 出土和出水瓷器劣化行为的共性和差异-以出土汝瓷为例75

3.3.1 土壤环境与水下环境的对比75

3.3.2 样品信息77

3.3.3 出土汝瓷的劣化形貌及其与出水瓷器的对比77

3.3.4 土壤环境对汝瓷劣化的促进作用87

3.3.5 汝瓷釉中的外来污染物与黄色土蚀斑的形成原因91

第4章 海洋出水陶瓷的劣化机理研究-以青花瓷为例95

4.1 南海出水青花瓷的劣化机理95

4.1.1 样品信息95

4.1.2 胎、釉的化学组成分析96

4.1.3 表面劣化形貌及其形成原因97

4.1.4 显微结构非均质性对劣化的影响100

4.2 “小白礁Ⅰ号”沉船出水青花瓷的研究102

4.2.1 考古背景102

4.2.2 样品信息103

4.2.3 胎、釉的化学组成分析106

4.2.4 釉显微结构和青花料预处理对青花瓷外观的影响112

4.2.5 青花瓷的劣化形貌及其形成原因122

第5章 外来污染物和海洋生物对出水陶瓷劣化的综合作用研究128

5.1 海洋生物附着对南海出水青花瓷和青瓷劣化的作用128

5.1.1 引言128

5.1.2 釉表面附着的海洋生物残骸128

5.1.3 海洋生物附着对胎、釉中新物相形成的作用131

5.2 大练岛码头出水酱釉瓷的复杂凝结物及劣化机理138

5.2.1 考古背景和样品信息138

5.2.2 胎、釉的化学组成和劣化形貌139

5.2.3 铁质污染物对釉层蚀变的影响143

5.2.4 海洋生物遗骸的化学组成、物相和显微结构分析147

5.2.5 海洋生物附着对瓷器劣化的影响168

5.3 东洛岛出水青瓷的复杂凝结物及劣化机理171

5.3.1 考古背景171

5.3.2 样品信息171

5.3.3 胎、釉的化学组成及劣化形貌分析172

5.3.4 海洋生物遗骸的化学组成、物相和显微结构分析178

5.3.5 青瓷表面状态对海洋生物附着种类及丰度的影响197

5.3.6 海浪冲蚀及海洋生物附着对青瓷劣化的综合作用198

第6章 长江和海洋出水铅釉瓷和红绿彩瓷的劣化机理研究201

6.1 长江口二号”沉船出水铅釉瓷的劣化机理研究201

6.1.1 考古背景201

6.1.2 样品信息201

6.1.3 胎、釉的化学组成分析202

6.1.4 铅釉的劣化形貌和组成特征204

6.1.5 铅釉的劣化机理218

6.1.6 腐蚀层多层结构的形成原因221

6.1.7 铅釉表面不同颜色的产生原因222

6.2 “老牛礁一号”沉船出水红绿彩瓷的劣化机理研究224

6.2.1 考古背景224

6.2.2 样品信息224

6.2.3 胎、釉的化学组成和形貌分析225

6.2.4 彩的化学组成及劣化形貌分析228

6.2.5 海浪冲蚀对红彩脱落的影响250

6.2.6 铜离子对绿彩铅玻璃耐腐蚀性的影响251

6.2.7 绿彩两类层状腐蚀结构的形成原因251

6.2.8 红绿彩瓷的劣化机理254

参考文献256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编辑:张小筑
审核:冯朝晖
监制:李学良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中国文物报
《中国文物报》是国家文物局机关报、全国文博行业唯一综合性权威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