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靖:金蛇狂舞——蛇年说蛇

文摘   2025-01-18 12:13   北京  






生肖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古人列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种生肖动物,每种生肖动物代表一个年份,十二年算一个周期。2014年初,我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了名为《马到成功》的文章,迎接生肖年马年的到来。以后每逢一个生肖年到来之际,我都会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一篇迎接那个生肖年的文章。从2025年1月29日开始,我们将迎来农历乙巳年,乙巳年是蛇年。我写完这篇迎接蛇年的文章,十二个生肖年的文章就算写完一轮了。


蛇与考古



蛇类是从蜥蜴类演化而来。在白垩纪(大约开始于距今1.45亿年)时期,最早的蛇类开始出现。


迄今为止,相比全国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数百个考古遗址都出土了哺乳动物骨骼,正式报道的发现蛇骨的考古遗址屈指可数。最早的发现是20世纪90年代初报道的陕西省商洛市紫荆遗址。这个遗址自下而上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龙山文化等4个文化层,年代自距今约79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约4200年。出土的蛇骨经过鉴定,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游蛇科,但是无法确定到属和种。游蛇科是蛇亚目中种属数量最多的一个科,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地区都有分布。


近年来最为典型的发现,是在距今约6000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宝剑山、无名山、大湾等贝丘遗址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蛇类骨骼。南京师范大学的陈曦博士鉴定出3种蛇类,均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再具体细分,一种是蟒科、蟒属的缅甸蟒,另一种是眼镜蛇科、眼镜王蛇属的眼镜王蛇,还有一种是游蛇科、锦蛇属的百花锦蛇。这3种蛇类至今仍分布在广西境内。出土的这些蛇骨表面大多存在一些红色至深褐色的痕迹,可能是当时的烧灼所致,在与这些蛇骨一起出土的哺乳动物骨骼上,普遍存在人工切割或敲砸的痕迹。研究人员推测这些大型蛇骨很有可能是古人猎食后的残留,此地的史前人类可能用烧烤的方式加工肉食。由此可见,华南地区猎食蛇类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大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除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发现蛇骨以外,陈曦博士还在江苏省沭阳县吕台遗址一口废弃于唐代的水井里发现了属于游蛇科、锦蛇属的骨骼,其中包括一块破碎的上颌骨和一些脊椎,因为骨骼上的特征不明显,不能鉴定到种。跟这些蛇骨一起出土的还有属于其他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动物的多个部位的骨骼。我们推测这些不完整的骨骼很有可能是古人吃了这些动物的肉以后废弃的。


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提到“它,虫也。从虫而长,像冤屈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凡它之属皆从它。蛇,它或从虫。”许慎提到的“它”就是指蛇,其大意是相传上古时古人很害怕蛇,相见时要互相问看到蛇没有。这里一是反映出蛇的数量不在少数,二是可能因为蛇无足而能行走,而且毒蛇还能致人于死命,古人是很畏惧蛇的。我们在多件文物上发现蛇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逼真,可以推测在古代蛇是比较常见的动物,所以古人能够仔细地观察它们,准确地把握它们的特征,用艺术的形象展示出来。


“文化大革命”中,我从上海到云南西双版纳插队落户,在农村的水田里、山路上,多次见到过蛇,但都是小蛇,没有大蛇。我在水田里干农活时,曾经几次被水田里的小蛇咬过。当然,那些蛇都是没有毒的。


现在思考为什么出土蛇骨的考古遗址数量那么少,很可能是因为以前在采集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时,仅仅是采集肉眼看到的动物骨骼,对遗迹的土往往没有使用水洗筛选。而古代和现在一样,主要是小蛇比较多。小蛇身上的骨骼,最小的仅有几毫米,即便被古人遗弃在遗迹里,如果对考古遗址发掘出来的土不经过水洗筛选,肉眼不容易发现,很容易就遗漏了。我们寄希望于今后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水洗筛选工作,为客观地认识古人与蛇的关系提供实物资料。


蛇与文物



目前所知的比较清晰的蛇形纹样最早出现在属于石峁文化的陕西省神木市石峁遗址。在一块石雕上雕刻有两条背向而行的蛇,蛇头为较圆润的三角形,眼睛似为“臣”字形,蛇身不长,呈弯曲状,身上有纹饰(图1)。


图1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的背向双蛇


属于二里头文化的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多件装饰有蛇形纹样的陶器。如一件陶片标本上有一头双身的蛇形纹样,蛇头是较圆润的三角形,眼睛为“臣”字形,嘴巴突出,颈部以下向左右分出双身(图2)。


图2 河南二里头遗址陶片标本上的蛇形纹样


四川省成都市属于商周时期的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蛇形器座是用石头刻成的,蛇头呈带弧线的三角形,双眼凸起,嘴巴张开,双眼和嘴巴均涂成红色,蛇身盘绕,在蛇身弯曲处分别有两个孔,可以插东西(图3)。


图3 四川金沙遗址出土的石蛇


在江苏省无锡市鸿山镇属于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贵族的墓葬中发现了不少带有蛇的形象的遗物,特别典型的是两件堆塑蛇纹的原始青瓷悬鼓座。鼓座呈覆钵状,中间有圆口管状插孔,可放置木杆。其中一件鼓座上部堆塑有9条盘蛇,这些蛇各自独立,蛇头为三角形,微微向上昂起,双眼鼓凸,身上则饰有鳞纹(图4)。


图4 江苏邱承墩越墓的蛇纹原始青瓷鼓座


美国的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有一件蛇座凤鸟鼓架。此鼓架乃木胎漆器,属于战国时期的楚文化,是20世纪30年代的人们在湖南省长沙市附近修建铁路时发现的。这个蛇座的两侧各有孔洞,分别插有一只呈站立状的长颈凤鸟,凤鸟左右相背,中间是放置鼓的位置。蛇座为两条身躯交叉缠绕在一起的大蛇,蛇头均呈半圆形,双眼明显,嘴巴微张。两蛇的其中一条遍身饰有鳞甲;另一条图案则复杂许多(图5)。科学分析证实,当年在制作蛇座时,匠人先在蛇身上涂黑漆,之后再以红、黄及蓝或绿色绘出多种图案。随着两千多年岁月的流逝,蛇身的颜色已渐渐暗淡甚至消失,但这几种对比强烈的颜色放在一起,仍能让人想象得到当年此物鲜艳夺目的样子。


图5 湖南长沙发现的蛇座凤鸟鼓架及其蛇座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一座汉代礼制建筑遗址中,发现位于建筑北面的瓦当上有玄武的图案,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成的灵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代表着北方。在这片瓦当的圆形瓦面上,有一只龟作爬行蹲伏状,大蛇则弯曲盘绕在龟的身上;蛇头在上,龟头在下,两头相对;蛇的全身布满鳞纹,颈部和尾部还延伸出几道意义不明的卷曲线条(图6)。


图6 陕西西安南郊汉代礼制建筑遗址上的玄武瓦当


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一号墓的棺盖上覆盖着一块“T”型的神秘帛画。这幅帛画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其天上部分的顶端正中有一人首蛇身像,人呈跪坐姿势,蛇的身躯出自人的臀部,蛇长数倍于人体,在人的身上缠绕两周(图7)。


图7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T形帛画中的人首蛇身


汉画像石中表现伏羲和女娲为人首蛇身的图像较多。如山东省嘉祥县武梁祠左石室后壁小龛西侧画像的第三层,戴冠的伏羲执矩,头挽发髻的女娲执规,二人均人首蛇身且尾部交缠,其间有二羽人举手相牵,亦蛇尾相交,左右侧各有一羽人,亦蛇尾(图8)。


图8 山东嘉祥武梁祠的伏羲和女娲人首蛇身截图


青铜器中也不乏蛇的造型。陕西省延川县土岗村遗址出土的商代晚期的蛇首匕,在把手顶端做成蛇头状, 蛇的两眼凸起,嘴巴微张(图9)。


图9 陕西土岗村遗址商代晚期蛇首匕


山西省石楼县后兰家沟遗址出土的商代晚期的蛇首扁柄斗,在柄首镂雕二蛇屈颈,蛇头相对,蛇头之间有一蛙,呈两蛇戏蛙状(图10)。


图10 山西后兰家沟遗址商代晚期的蛇首扁柄斗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出土龙纹剑的剑鞘上有蛇纹,中心镂刻一蛇,蛇头为正三角形,蛇身与藤状植物相绕结(图11)。


图11 甘肃白草坡西周墓出土龙纹剑的蛇纹剑鞘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是采用分段铸造的方法制成。各段之间都有铆孔,待各段铸成后,再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蛇。蛇整体较大,蛇头昂起,嘴巴微张,身躯较直,尾巴卷曲。蛇身上饰菱形纹和鳞甲纹(图12)。


图12 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青铜蛇


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最多蛇元素的应该是云南滇文化的器物了。如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遗址的滇王墓中出土了大量金属随葬品,其中具有蛇图像的有100余件,主要是青铜器。最引人注目的是黄金做成的“滇王之印”。这件金印的钮部铸成蛇形,为一盘成两圈的蛇,蛇头部稍许夸张地表现出凸起的双眼(图13)。北京大学的李零教授指出,汉代封赐南方蛮夷君长多以蛇钮印。


图13 云南石寨山遗址的滇王之印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南北方出土的与蛇有关的文物,会发现这两者之间的蛇的形象有所不同。北方的蛇形象往往较为呆板,南方的则造型更复杂多元,尤其强调蛇能扭动的特征。这种区别可能是因为南方蛇比较多,能提供给古人充分观察的机会,因而在艺术表现时,也能够突出其主要特征。


蛇与文化



甲骨文中的蛇字完全是象形字,尤其是三角形的蛇头,表现得比较典型,蛇身呈扭曲状。从小篆开始,有一些现在蛇字的迹象,隶书则表现得更加明显,到楷书才成为现在的蛇字(图14)。


图14 蛇字的演变


在《诗经》里,蛇被视为吉祥的动物。《小雅·斯干》是一首歌颂周王新建的宫殿落成的诗,其中有“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虺是古书上指的一种毒蛇,这几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如果梦到熊、罴、虺和蛇,那就是即将生育儿女的吉兆。

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列子在《汤问》里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其中提到由于愚公挖山不已,“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大意是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怕他们真的挖个不停,便报告了天帝。东晋学者张湛注曰:“《大荒经》云,山海神皆执蛇。”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蛇是跟神联系在一起的。

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王延寿在游览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建造的灵光殿时,看到殿中壁画而作《鲁灵光殿赋》,其中提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这两者都与蛇相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王仁湘研究员认为,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直到大禹,几乎都是人面蛇身的模样。他认为人面蛇身中的蛇身是他们共有的密码。由此看来,蛇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地位是十分崇高的。如前面提到的《诗经》,把梦见蛇视为大吉。但是,人面蛇身的模样仅限于远古时代及神话人物,后来的帝王与蛇就没有什么关系了。我觉得这可能跟古代龙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相关联的,龙的地位在蛇之上。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把龙和皇帝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学家。他在《史记·高祖本纪》里把高祖刘邦写成是龙的儿子。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还记载了刘邦斩杀白帝子的故事:刘邦有一天夜里喝酒喝醉了,路过一片沼泽;走在前面探路的人回来说前面有蛇挡路,不如原路折返;刘邦不愿,持剑前去把蛇杀了;后来的人们发现路上有个老妇在夜里哭,询问后得知老妇与白帝所生之子被赤帝之子给杀了,意指刘邦杀蛇之事。由此可见,在司马迁的观念里,尽管蛇的传说自远古时期一直流传下来,但当龙与蛇狭路相逢,后者却为前者所杀,此时,蛇的地位已在龙之下。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过散文《捕蛇者说》,讲到永州的一位蒋氏,祖父和父亲都因为捕毒蛇而死,蒋氏自身仍然从事捕蛇,而不愿放弃这个营生,因为这样做,可以免除赋税,相比之下,沉重的赋税比毒蛇更可怕。这里提到的毒蛇之毒,十分厉害,碰到草木,草木都会枯死,咬到人,人皆不能活命,实在是吓人的事情。在这里,蛇成为一种反面的形象。

《白蛇传》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个故事的源头之一可能是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的洛阳巨蛇事件。据《旧唐书》记载,天宝年间,洛阳邙山出现了一条长达百尺的巨蛇,唐人请来胡僧善无畏解决,善无畏表示这蛇是要引水灌洛阳,他用了天竺咒语,花了几天才将之杀死。有学者指出,这个故事里的巨蛇引水灌洛阳,很可能就是后来白蛇水漫金山的原型。

后来,唐人谷神子创作的传奇小说《博异志》,讲到陇西人李黄偶遇一白衣女子,为其购置美衣华服,女子便邀他一同返家。李黄贪恋女子美色,借故留宿数天才离去。回家后的李黄渐感不适,最后身体化成一滩水,只剩头颅。家人大骇,找到李黄留宿之所,发现那里只有一棵皂荚树,后得知那树下经常盘有一条大白蛇。在这个故事里,白蛇开始变作白衣女子,但此时的白蛇是一个害人的妖怪。

在两宋的话本《西湖三塔记》中,白蛇故事新增了许多细节。其中讲到南宋孝宗时期,临安府少年奚宣赞在清明节游玩西湖,遇到了由白蛇、乌鸡和白獭幻化的白衣娘子、婢女和婆子。三人将他诱哄至洞中,想吃他的心肝。在婢女的帮助下,奚宣赞最后逃出生天。后其叔奚真人捉拿三怪,用石塔将她们镇压在西湖之下。在这个故事里,后来白蛇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已经出现,情节也丰富许多,但此时白蛇女妖依然是狠毒、残暴、奸狡的形象。

到了明朝,白蛇故事出现了诸如游湖借伞、勇盗仙草、水漫金山、断桥相会等经典情节,白蛇的形象迎来了质的改变,集大成的代表作是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在这个故事里,南宋临安城生药铺主管许宣在清明节游湖时遇到了一对主仆白娘子和青青。他不知道这白娘子是一条修炼了千年的白蛇,而青青则是一条修炼了千年的青鱼。许宣借伞给白娘子,后者对他倾心相许。但是,因为白娘子赠予许宣的银两、羽扇等东西都取自官府,事发后许宣连吃了两次官司。后来,又有南山道人、和尚法海对他二人感情多番挑拨,导致最后白娘子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许宣也出家为僧。这个故事突出了白娘子对爱情锲而不舍的追求,白蛇的形象已经从原来害人的妖怪变成了有情有义、大胆追求爱情的反封建女子。

及至清朝,人们将多个版本的雷峰塔传奇改编成剧本,搬上戏剧舞台,终于成为今日我们所熟知的《白蛇传》。在这个最终版的白蛇故事里,之前游湖借伞、勇盗仙草、水漫金山等经典情节仍然保留,又加了更多丰富的情节,并对最后的结局做了改编。例如白素贞生子后才被镇压雷峰塔下,孩子长大考中状元,将塔中的母亲救出,最后一家三口团聚,而婢女小青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原来的悲剧性爱情故事,最后变成了大团圆。至此,唐朝时期引水灌洛阳的巨蛇,经过上千年的演绎,最后除却妖性,成为一个知恩图报、医术高超、冲破封建枷锁、勇敢追求爱情的温柔贤淑女子。

从20世纪20年代起,《白蛇传》多次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流传至今。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或许是因为它充分展现了人们对自由恋爱的崇尚,对封建势力束缚的憎恨,对中国传统女性贤淑善良、坚贞不屈的讴歌。鲁迅在1924年专门写过一篇名为《论雷峰塔的倒掉》的文章,借雷峰塔的倒塌、白蛇娘娘横遭法海镇压的神话,揭露和批判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势者,热情赞颂白蛇娘娘的反抗精神。

蛇来到地球上,已经有1亿多年的历史了。由于蛇的行走方式十分独特,古人似乎对蛇有一种神秘的印象。在先秦的文献里,有时会把蛇跟神联系在一起,汉代画像石里的伏羲和女娲就是人首蛇身。后来随着龙的地位逐渐提高,蛇的地位则逐渐下降,最终成为一种普通的动物,甚至成为负面的形象。而到明清时期逐渐形成并一直流传至今的《白蛇传》,又把蛇与奇女子联系在一起,讲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相信这个故事还会一直流传下去。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生肖系列 往年回顾

(点击右侧图片 跳转文章)


龙年说龙

兔年说兔

虎年说虎

牛年说牛

子鼠迎春——鼠年说鼠

与猪同行——猪年说猪

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年说狗

金鸡报晓——鸡年说鸡

金猴献瑞——猴年大吉

三阳开泰——羊年说羊

马到成功——马年说马




编辑:张小筑
审核:冯朝晖
监制:赵嘉斌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中国文物报
《中国文物报》是国家文物局机关报、全国文博行业唯一综合性权威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