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概况 ·
一
发掘背景
青藏高原的新石器化、定居化、农牧化、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等议题是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2018年开始,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围绕着上述这些问题,开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的调查工作,于2019年首次发现玛不错遗址。2020年至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开展了5个年度的田野发掘工作。
玛不错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康马县嘎拉乡政府驻地东北10公里的玛不错湖岸,海拔4410-4430米,是一处围绕湖滨的旷野遗址,分布面积14万余平方米,目前发掘1650 平方米。
图1 玛不错位置图
发掘严格遵循《田野考古操作规程》,以探方的全面揭露为主,探沟和暴露墓葬的重点发掘为辅。对墓葬和大型石构建筑、重要遗迹与地层进行多视角三维重建。在发掘过程中,对所有发掘出土的堆积进行3毫米筛选,采集陶片等遗物标本共计2000余袋。采集浮选、植硅体、土壤微形态、残留物、沉积物古DNA、光释光等样品近1300余份。对不同类型堆积单位设计针对性的记录表和采样表。团队围绕玛不错遗址实际情况,针对性逐步探索出了科学系统的发掘、记录和取样标准。
二
考古发掘收获
根据地形地貌、遗存分布特点,可将遗址划分为三个区域,主要分布于玛不错湖的南岸、东南岸和西北岸。I区位于湖滨东南岸的山坡、山脊和山脊东、西坡脚,II区位于湖泊南岸的垭口坡地;III区位于湖滨西北部的洪积坡地。
图2 玛不错遗址发掘区高程图
以一处垭口为界,I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是主要发掘区。I区南、北部地层堆积有较大区别,北部舌形阶地南端地层的文化层堆积较厚且年代集中,厚度可达1.5米,包含大量的木炭、动物骨骼、陶片、石器和骨角器;南部山坡、山脊和阶地地层堆积较薄,墓葬多开口于第一层之下,山脊东侧坡脚地层堆积较厚且有文化鲜明的三期叠层。
综合现有堆积关系、非碳库影响测年结果、墓葬形制和各类文化遗物的特征,可将遗址划分为四期。
第一期距今约5000-4000年,以发达的戳印纹-划纹为装饰的磨光侈口平底罐、折腹平底盆为代表,流行各类骨蚌器和水晶为原料的细石器。其中5000-4500的遗存分布于III区,遗迹类型为局部活动面;4500-4000的遗存出现于I区,遗迹类型以厚文化层和俯身直肢石棺墓为主,特殊葬俗有墓内焚烧的仰身葬;其中墓葬主要集中于I区北部,南部山脊也有少量的分布。
分布与发掘示意正影像图
图5 玛不错遗址各期典型墓葬和陶器特征
图6 玛不错第一期典型墓葬
图7 玛不错I区北部地层
(左侧为阶地中部墓葬区,右侧阶地南端探方壁)
图8 玛不错第一期黄白色活动面
(左为III区,右为I区北部阶地)
图9 玛不错第一期遗存典型骨器和石器
图10 玛不错第一期陶器物组合
第二期距今约4000-3300年,以放射线划纹夹云母褐陶单耳平底罐为代表,流行条形并耳,骨器和细石器衰落,新出现青铜器、玛瑙、红玉髓和费昂斯等遗物。主要遗存分布于I区南部的墓葬、灰坑和地层中。该阶段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为主,葬式以同穴异性侧身屈肢合葬墓、单人双手交叠于胸的仰身葬、多种同穴上下叠葬墓为代表,该期墓葬随葬品的数量和种类为四期之最。在II区发现了2处火塘。
图11 玛不错第二期墓葬示意
图12 玛不错第二期典型陶器
图13 玛不错第二期遗物(石质、骨质、金属装饰品,骨针、滑石珠、红玉髓、玻璃珠等)
第三期距今约3300-3000年,I区南部遗存为主,以折沿磨光黑皮陶尖圜底罐为代表,延续了部分第二期的陶器器型,有小型化趋势。墓葬转变为拣骨葬为主的石室墓,随葬品稀少。墓葬周边出现立砌石围、平砌石墙,墓顶封堆等的大型石构遗迹,以及出现大型竖穴土坑墓和分室墓。
第四期距今3000-2000年,发掘区所见聚落布局发生明显转变,从墓地变为非墓地功能的大型石构建筑,同时出现祭祀灰坑遗迹;研磨器、网坠和简单石核-石片等类型的石器比例陡增。
图14 玛不错第三期墓葬
图15 玛不错第三期遗物
图16 玛不错第四期石构4及其网坠
科技考古研究结果显示:遗址主体年代跨度4800-2000BP;距今4000多年前,人类生活在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大湖周边,气候条件和植被条件较现在优越;玛不错先民属于典型的东亚人种,是高原本土人群的代表,人骨材料反映了高原环境对人体生理的诸多限制,表现在生长发育迟滞、体型偏瘦偏矮、手脚骨关节炎等地方性疾病的高发,同时体现了较高程度的适应性,相对发达的上肢肌肉、高度的牙齿磨耗、极低的龋齿率以及那些与营养相关的常见骨骼病症的缺失表明,玛不错人群可能通过渔猎的方式获得了稳定的肉食资源并维持了较高的营养水平;玛不错第一期以渔猎为主要经济,食性显示以鱼为主要食物来源,同时发现一定数量的粟,黍和极少量粳稻遗存,体现本土化生态资源利用同远距离文化资源交流的多元性;第二期以后鱼类资源占比减少,以获取陆生动物资源为主,兼有畜牧业经济,尚看不出农业经济佐证;薪柴和木质葬具以香柏和江孜沙棘为主。
图17 玛不错遗址科技考古分析结果示意
三
价值与意义
玛不错遗址丰富遗迹遗存的发掘与多学科研究,第一次突破了西藏新石器化进程的时空范围。该遗址是目前所知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在被多种外来要素不断影响下依旧保持自身文化特色鲜明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
第一,第一期遗存是迄今所知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的墓葬,也是西藏中南部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俯身直肢葬,不仅属于西藏境内发现的第一实例,而且与青海宗日遗址同类葬俗关系密切。
第二,玛不错遗址第二、三期的文化面貌明显有别于已发现的其他遗址,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类型“玛不错文化”。这一发现是继卡若、曲贡遗址之后,西藏新石器考古领域的又一座里程碑。
第三,玛不错遗址展现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的连续发展和演变。遗址揭露出距今4400-3000年的连续文化层及墓葬,另发现了直逼距今5000年的早期活动区,以及3000-2000年的大型石构建筑群。这些发现不仅为构建史前青藏高原腹地长程的文化格局奠定了基础,也是其他遗址和相关材料的参照标尺。
第四,玛不错遗址位于高原与南亚交界地带。空间上,位于文化交流的枢纽;时间上,发现了一批具有明确出土层位和高原测年最早的外来遗存,包括稻、粟、黍、海贝、象牙、羊、青铜器、滑石珠、费昂斯、红玉髓等。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高原地区跨大陆文化交流的诸多空白,而且对于研究互动背景下极端环境中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第五,玛不错遗址多学科交叉工作模式,不仅实现了古DNA、陶器残留物、碳氮锶稳定同位素、体质人类学、动植物和古环境重建等技术手段的全方位研究,而且实现了从发掘现场到实验室的深度融合。玛不错遗址的案例为未来的精细化多学科交叉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六,玛不错遗址的发现,为西藏中部史前文化首次寻找到了距今4000年前的“历史源头”,为构建西藏史前社会历史和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同时,为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提供了可信的佐证。
总体而言,玛不错遗址提供了理解早期高原人群如何围绕湖泊资源,通过各方文化融合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文化经济策略的适应与发展的史前人类的实践例子,生动地展现了青藏高原腹地高海拔区域史前人群在与南亚接壤的喜马拉雅中段的高原边地适应环境、文化传承与交流互动中艰辛但光辉的生存历程。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