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参评项目|河北宣化郑家沟遗址

文摘   2025-01-20 13:59   北京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发掘单位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宣化区文物管理所


项目负责人

张晓峥


 · 项目概况 · 


遗址概况

郑家沟及其周边遗址分布图

郑家沟遗址位置图(上为北)


郑家沟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西南隅塔儿村乡郑家沟村西100米处的高地上,海拔1014.6 米,东北距宣化古城30 公里,北距张家口市中心 25 公里。南有桑干河,北临洋河,东北为燕山山脉,西为阴山山脉,南有太行山山脉,处于“三山两河”之间,为山间丘陵地带,属阴山山系熊耳山延脉。经调查,在塔儿村乡郑家沟村周边3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7个地点,共计9座积石冢。


郑家沟1号积石冢原貌(北一南)

郑家沟1号积石冢正投影 (上为北) 


考古发掘的一号积石冢位于遗址东部,发现于2021年10月,2021至202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宣化区文物管理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2024年开始主动性考古发掘。其冢体位于一独立土台之上,随土台形状而建,残存平面呈梯形,剖面近半弧形,中、西部较高,北、东、南三侧较低。东西最长边残存51米,南北最长边残存43米,高0.2~1.47米,面积约1448平方米。


郑家沟1号积石冢地形地貌(北—南)


暂将积石冢内堆积分为五层。第①层(表土层)为黄色风沙土,厚 0.27米;依据遗迹开口,将积石层分为第②、第③层,其内均为石块并夹杂有少量黑砂土,发现有石棺墓、石匣墓等遗迹现象,第②层厚约 0.6米,第③层厚约0.6 米;

郑家沟1号积石冢石棺墓


第④层为灰黑色垫土(次生土),发现有墓葬、祭祀坑等遗迹,厚约 0.35 米;第⑤层为灰黄色生土层。


据目前清理情况,整个积石冢由三级土台构成,每级外围均有石块平砌而成的石围墙,石围墙围起的区域平面大致呈梯形,长边位于东侧,短边位于西侧,南北为两条斜边,整体由东南向西北逐级升高,最外侧的石围墙内还发现有土石混合、分段堆砌的工艺。经测量,第一重石围东墙长约17.7米,宽约0.9~1.3米,西墙长约11.2米,宽约0.95~1.2米,北墙长约18.8米,宽约0.5~1.2米,南墙长约18.2米,宽约0.5~1米。围成土台面积约260平方米;第二重石围东墙长约27米,宽约0.6~2.2米,西墙长约15米,宽约1.5米,南墙长约34米,宽约0.9~1.6米,北墙长约34米,宽约1.1~1.3米,围成土台面积约640平方米;第三重石围东墙长约36.6米,宽约0.8~1.6米,西墙长约16.1米,宽约0.4~1.3米,南墙长约43.5米,宽约0.65~1.2米,北墙长约43.2米,宽约0.6~1.7米,围成土台面积约1054.6平方米。以目前冢上结构最清晰的东部为基准进行测量,一级土台与二级土台高差约0.97米,二级土台与三级土台高差约1.78米,三级土台与一级土台高差约2.75米。


郑家沟1号积石冢祭祀坑剖面


依积石冢内发现遗迹的分布规律,将积石冢分为集中埋葬和集中祭祀两区。墓葬集中发现于积石冢的西南部,第一重石围内,共60余座,其中中心大墓两座,位于第一层土台中心偏东。依据埋葬方式的不同将墓葬分为石棺、石匣两种类型,有成排、成列分布的特点,也存在上下叠压的现象,均为二次葬,头东脚西,骨骼多不完整,残缺较多,多者有三具头骨及肢骨,少者仅有一根肢骨。石棺墓,西北东南向,数量较石匣墓少,四壁由不甚规整的大石块组成,长约1.3~1.5米,宽约0.5~0.9米,堆积厚约0.3~0.5米,未发现完整人骨,均为残断肢骨,常发现有几片天河石、蚌珠随葬,偶尔可见玉璧、玉镯等陪葬品;石匣墓,西北东南向,发现数量最多,尺寸较石棺墓小,墓的四壁由较薄的石块插入土中组成,长约0.5~0.9米,宽约0.5~0.6米,堆积厚约0.15~0.3米,天河石与蚌珠同样是最常见的器物组合。


郑家沟1号积石冢蚌珠


集中祭祀区,位于第二、第三层土台的东南部,发现祭祀遗迹150余处,可分为“崇石”祭祀坑和人殉坑。祭祀坑数量最多,呈梅花状交错排列,相距0.4~0.8米,平面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3~0.5米,深0.2~0.5米,内填满竖立碎石,碎石间发现有灰黑色烧灰,个别发现有碳粒和人骨。人殉坑,数量最少,为近圆形浅坑,其内整齐放置有二次葬人骨,在骨缝间和人骨底部散布有天河石、玉斧等遗物,浅坑直径约0.7~0.8米,堆积厚约0.15~0.3米。


郑家沟1号积石冢玉斧

郑家沟1号积石彩陶片

郑家沟1号积石冢三联璧

郑家沟1号积石冢陶罐

郑家沟1号积石冢玉璧

郑家沟1号积石玉匕形器

郑家沟1号积石玉龙


目前冢上出有器物200余件(套),多为祭祀、陪葬性质遗存,极少生活用器,质地为陶、玉、石、玛瑙、水晶、蚌等。其中陶片主要为泥质灰陶、少量夹砂红陶,偶见黑彩彩陶,可辨器形有鼓腹筒形罐、钵、盆等;玉器有玦形熊首龙、玉斧、三联璧、两联、方、圆、棒型器、仿生玉器、匕形器、玉镯、指环、绿松石片、天河石等;此外还有螺、蚌、珍珠等制成的饰件。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件彩绘熊首浮雕,宽约20厘米,长约25厘米,发现于第一层土台西北部,西侧为一石棺墓,墓东侧即为此物。经社科院考古所文物保护实验室清理,其制作工艺为,先选一定的区域,将土台上的垫土进行基本塑形,再铺垫红、蓝、白三色小石块及片状穿孔珠饰,后用较纯净的黄土作为地仗层,再于其上涂刷一层白灰,最后进行彩绘。结构类似于后世的壁画,是壁画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


郑家沟1号积石冢彩绘熊首浮雕

郑家沟1号积石冢彩绘熊首浮雕线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对宣化郑家沟一号积石冢上的六个人骨样本进行了碳十四年代学测定后,结果多在距今5021年~4887年之间。美国BETA实验室对冢上7个炭粒样品进行了碳十四年代学测定,结果也多在距今5200~4800年之间。 


综合以上测年结果,基本与我们对冢上出土彩陶、玉器等器物类型学研究的结果一致,郑家沟1号积石冢的年代处于红山文化晚期并已越过了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下限。


周边区域考古调查工作


经调查,在张家口市宣化区洋河南岸塔儿村乡至崞村镇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积石冢83座,含有彩陶遗存的遗址5处;赤城县白河两岸发现积石冢38座;阳原县桑干河流域发现积石冢6座;下花园区洋河北岸发现积石冢5座;涿鹿县发现积石冢2座,共计发现积石冢134座。


初步认识与发现意义


(一)对郑家沟1号积石冢结构的认识


通过上述遗迹现象分析,该积石冢的营建应有精心规划,并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并非一次形成。


  1. 从地理位置来看,选择在山梁之上,向北可俯瞰整个宣化盆地,视野良好。

2.从营建过程来讲,根据整个土丘形状进行修整,高处找平,低处垫土,大致呈梯形。后按照功能划分为墓葬、祭祀区,并逐级垫土形成土台,外围用石围、护坡加固。最后,当整个积石冢废弃之时,在其顶部用石块封砌,形成积石冢。


(二)对郑家沟1号积石冢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的认识


郑家沟遗存并不是单纯的红山文化遗存,若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来看,与赤峰、朝阳地区红山文化积石冢相比年代较晚,冢周围也未发现陶罐、塔形器、筒形器等祭祀性彩陶器,积石冢的建筑结构也不尽相同,冢上出土的陶器、彩陶、天河石饰、蚌饰等独具特色,似可称之为一独立的考古学文化,是一批全新的材料;若从“红山系”或是“红山化”早期国家文明社会化演进过程的角度来看,郑家沟这类遗存可能为这一进程中的关键一环,高等级的玉器与积石冢这类红山文化的典型遗存,恰恰是早期国家文明在思想上政治化、制度化的一种物质体现。


(三)发现意义


红山文化发源于内蒙古赤峰,辽宁西部牛河梁遗址群则是红山文化社会中晚期的祭祀礼仪中心。近年在承德与张家口地区陆续发现的这批积石冢遗存与发现的含有彩陶类遗存的聚落址,不仅分布地域广阔,数量丰富,而且种类多样,这些均说明河北北部可能是红山文化晚期人群活动的重要区域,不仅延长了红山文化的年代下限,还大大扩展了红山文化人群的活动范围,显示了红山文化由东北向西南的发展新趋势。


郑家沟作为冀西北地区史前时期独具特色与代表性的遗址,不仅是中华文化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奠基时期的典型实例,也为研究不同经济类型、不同传统诸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在文明起源与古国出现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提供了新资料,凸显出冀西北地区“三岔口”“古文化熔炉”的地域特点。




编辑:张小筑
审核:冯朝晖
监制:李学良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中国文物报
《中国文物报》是国家文物局机关报、全国文博行业唯一综合性权威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