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吉林和龙大洞遗址

文摘   2025-01-15 16:45   北京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发掘单位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大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徐廷


 · 项目概况 · 


图1 大洞遗址地埋位置及地层堆积示意图

图2 大洞遗址历年发掘区示意图


和龙大洞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坐落在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与红旗河交汇的玄武岩熔岩台地之上,分布范围超过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50万平方米,是目前东北亚规模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图1)。该遗址最早发现于2007年,201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辽宁大学等多家单位对该遗址开展了连续四年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图2)。


图3 多学科多团队协同攻关


本轮发掘工作集合地质学、沉积学、年代学、古环境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多团队协同攻关,最大限度提取了考古遗址的科学信息(图3),共在遗址核心区三个位置累计发掘270平方米,揭露出9个文化层位,出土石制品及动物化石20000余件。经过系统的碳十四和光释光测年,结合地层堆积与石制品特点,可将遗址旧石器时代文化层至少划分为三个阶段,首次构建起和龙大洞遗址五万年以来的文化序列,清晰展现长白山地区石器工业的演化历程。

图4 第一阶段出土的石制品

图5 第一阶段发现的动物化石

图6 线刻骨雕


其中第⑨~⑥层为第一阶段,年代距今5~3万年。出土石制品主要为简单石核—石片石器,但是也见有部分窄长型石片,表现出一定的技术进步特征,石器原料主要为黑曜岩砾石(图4),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早开发利用黑曜岩原料的遗址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发现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多为长骨、牙齿等,可鉴定种属包括鹿、野牛、野马等(图5),部分骨骼的破碎状态疑似与敲骨吸髓行为有关,特别是在1件长骨碎片一端表面清晰可见浅线条刻划痕迹环绕半周,将骨片分为上下两部分,应为线雕骨制品(图6)。


图7 第二阶段发现的石叶及细石叶石核

图8 第二阶段出土的细石叶

图9 局部磨光石器及其微痕特征

图10 人工石圈遗迹


第⑤~④层为第二阶段,年代距今2.8~2.4万年。开始出现石叶技术和细石叶技术产品以及雕刻器和局部磨光石器等石器类型。特别是细石核和细石叶(图7)的出现,结合近端形态和破裂翼等物理特征判断(图8),已经采用压制法进行剥片,是目前东北亚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采用压制法剥制细石叶的遗址之一。同时期出现的局部磨光尖状器(图9),微痕观察明确为有意识的人为磨光,也是中国北方地区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刃部磨光石器。更为重要的是,在2024年发掘区第④层下部,发现了一组人工石圈遗迹(图10),人工石圈由9块自然砾石构成,向心分布,整体呈长椭圆形,长约6米,宽近4米。此类石圈遗迹,很可能与旧石器时代的棚屋有关,相近遗存在我国的湖北鸡公山遗址,黑龙江哈尔滨闫家岗以及国外均有所发现。和龙大洞遗址核心区分布面积达50万平方米,是古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场所,周边未发现适合古人类生存的自然洞穴,推测已经开始使用棚屋取暖生活,人工石圈初步分析应为古人类简易棚屋遗存。


图11 第三阶段出土的细石叶技术产品

图12 更新石叶石核台面的石片

图13 标准化程度极高的修边斜刃雕刻器

图14 赤铁矿石雕及其局部特征

图15 石磨盘及石容器残片


第③层为第三阶段,年代距今1.7~1.5万年。出土石制品主要为典型的细石叶技术产品,包括楔形、船形等多种类型的细石核(图11)和压制剥片的石叶石核等,预制精细,形态稳定(图12),工具以雕刻器、端刮器为主,标准化程度极高(图13)。此外,该阶段发现的赤铁矿材质的石制品(图14)表面泛金属光泽,整体呈片状,截面呈近透镜形,长34.85毫米,宽19.43毫米,厚7.08毫米。其中两侧长边和一侧面上有数道刻划痕迹,侧边刻痕较深,多数呈“V”字形,一侧3道,一侧5道,侧面刻痕较浅,包括准平行线条7道,与其交叉的直线和弧线条4条,整体神似某种动物形象。为了更好地观察这些刻划痕迹及获取更多定量和定性数据,使用超景深显微镜对标本进行了观测,标本表面刻痕的剖面形态基本呈“V”形,且存在线条之间的叠压关系,局部区域还能见到平行于长边的磨光痕迹。综合上述特征,判断这件出土的带刻划痕迹石片应为人工的石质雕塑。在关于现代人行为起源与扩散问题的争议中,带刻划痕迹遗物常常被视作证明“行为现代性”的重要特征之一,也被认为是认知和象征的一个标志,甚至被作为语言出现的证据。越来越多的带有刻划痕迹的骨、赭石、鸵鸟蛋皮及石制品被发现于南非、欧洲、近东勒凡特地区、甚至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中,但在东亚地区却鲜有关于更新世地层中发现带有刻划痕迹遗物的报道,而距今1.7万年前后有具体形象的石雕塑则是首次发现,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图16 和龙大洞在细石叶技术演化历程中的位置


和龙大洞遗址考古发现东北亚最早开发利用黑曜岩原料、最早的压制细石叶技术、有意识磨制石器、象征性雕塑以及可能与古人类居住相关的石圈遗迹和动物骨骼油脂资源的利用的诸多证据,是目前东北亚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年代最早、文化序列最清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相关发现不断刷新旧石器时代晚期东北亚古代人群生产生活方式的现有认知,进一步表明中国长白山地区是细石叶技术起源的关键区域(图16),并在东北亚古人类演化与迁徙扩散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探讨东北亚史前文化演化与互动、人群扩散与环境适应等关键学术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是近年来东北亚旧石器考古世界级的重要发现。


图17.和龙大洞遗址部分综合研究成果


近年来,项目组围绕和龙大洞遗址的埋藏过程、石器技术、原料来源、功能分析、人群流动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深入的研究,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图17),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学术影响。和龙大洞遗址现已成为东北亚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地标,极大提升了我国在旧石器考古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编辑:张小筑
审核:冯朝晖
监制:赵嘉斌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中国文物报
《中国文物报》是国家文物局机关报、全国文博行业唯一综合性权威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