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另外一种生活
作者 | 夏天的香草 summervanille
微信号 | lyannq
主图 | 2019年参加学校Women Power Event
最近,这个公众号迎来了许多新粉丝,同时也有很多从我刚去德国读书时就开始关注我的老粉丝。时间飞逝,再过两个月,我在德国的生活就正式满六年了,许多朋友也在不知不觉间关注了我的六年成长。
在德国的这六年里,我取得了硕士学位;谈了一场校园恋爱并在去年修成正果;37岁时重新找了工作,还实现了两次转行。这六年里,我感谢德国让我体验了另一种人生,在这段时间里达成的事甚至比我在国内毕业后十年里完成的还要多。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带你回顾一下在德国这些年的生活究竟让我的哪些观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个人经历和体验。
1
🧠 MBA 扩展了我的知识、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
出国前,我能够说流利的英语并在2017年已经考出了德语C1。不过除了语言外,我对任何的商科知识及工具都一无所知。
当老师在班级里问什么是4P时,我脑子里就跳出了个PS,同学们已经回答出了Price(价格),Product(产品),Place(地点)和Promotion(促销)。
MBA的课程是泛而不专,但这也充分体现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理念: 如果你真的想要入一门行,你必须学会如何自学。这种理念,也贯穿了我今后的生活,成了我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MBA的同学们来自各种专业和各个行业。他们中无疑有理论或实践相对比较强的人,在一次次小组作业的合作碰撞中,我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比如,我的越南同学An以前一直从事快消品分析师的工作,在我们合作的市场课的小组作业中,她成了我职业新方向的第一个导师。谈起起工作的实操经验,她可比教授讲得更好。
2
3
4
💻 把工作变成兴趣
我在国内一直是在外企从事销售相关工作。我很清楚,这份工作的回报是丰厚的:它不仅帮助我建立自己的客户网络,而且还能带给我可观的金钱回报。
然而工作了十多年,我还是发现自己对这个岗位毫无热情。这也是我一开始想转行的原因。
我认识到,这世界上有三种对职业的态度。第一种: 把兴趣当成事业来做且很成功; 第二种: 把工作当兴趣来; 第三种: 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和兴趣无关。
第一种人无疑是最幸运的,他们一般会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事业和财富实现双丰收,比如盖茨,马斯克。
第三种人如果完全能够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也是不错的。他们不会把过多的私人感情带入工作中。
而我只能成为第二种人,因为我根本无法把工作仅仅当作赚钱的工具。尽管我曾尝试说服自己好多次。
一直以来,我都在尝试把我的工作尽量和我感兴趣的事情联系起来。一开始是写作,这逐渐发展成了我的副业。
在主业上,我一边要脚踏实地和现实妥协: 毕竟换赛道找工作并非只是自己努力就可以的,也要看这个求职市场是否可以接受自己; 另一边,我仍然不放弃地一面学习一面寻找新的机会。
2020年,MBA毕业后,我凭借着销售背景进入了一家德国比较大的家族企业,从事大中华市场的策划和运营工作。之所以可以从销售成功地转到市场工作是因为招我的部门是国际销售部。部门经理更看重雇员的商业知识和经验。
今年,我再次成功转行成为销售分析师,负责部门的业绩预测、生产和库存的预测计划、以及客户分析等事宜。
图: 部门构架 - Linda是我的英语名
每天尽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我就不会觉得自己的时间被没有意义地消耗。当然,这个转行的过程并非那么简单,我花了很久时间做准备。回顾那一刻的发生,我只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有人读者问我:你一直在学习,从德语到数据分析。为什么说自己没有事业心?我想在这里回答: 因为我从来没有把事业成功当作学习的目标和结果。
我所有做的一切努力只是让我自己在生活里尽可能多地做自己想过的事。
我自学德语,是因为我当时很喜欢学习语言;我自学数据分析(2022年,我从数据分析门外汉入门到菜鸟),是因为我发现数据可以让我更客观的去看待一个问题, 这种慢慢去发现你想象不到答案的过程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毕竟一天工作八个小时,一直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真的会让我心情沮丧。
如果我选择事业,做第三种人的话,那么从事销售其实才是金钱回报最高的。队友毕业后从项目经理转到区域销售经理,工资几乎翻了一倍,年底且有丰厚的分红。当然,队友选择做销售是因为他觉得销售比技术岗更有意思,也并非是因为金钱回报高。
至于我是不是以后会有新的兴趣,这真的很难说。但是如果有,我知道自己还是会再一次选择不妥协。即便未达目标,但是这个追求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非常棒的体验,因为它让我学习到了以前学不到的东西。
这里,就又回到我前面提到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了。我是真的爱上了学习新的知识,且更享受体验的过程。
回想六年前,除了外语外,我是个连PPT都没有用过的人。但是,现在我不仅能做非常棒的PPT,对excel、tableau, Power BI等分析工具也非常上手,并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学会了PS, 视频剪辑以及Indesign等各种Adobe工具的使用。
在42岁的时候,我又正式开启自己一段新的职业旅程。是的,只要你在追求不断地改变,年龄就不再是个大问题。
图: 2023年我自己设计和制作的个人中英文网站
5
❤️ 人际关系成为我生活的主旋律
我的MBA的同学们都是来自世界各地,背景也各有千秋。可能就是因为90%的同学都是外国人,所以在德国大家结成了很强的友谊纽带。至今,我们都会保持一年一次的大聚和常年多次的小聚。
图: 在南德巴伐利亚的日常聚会
我的老公是我的MBA同学,他是南美人,和我同龄。我们在学校相识相爱。毕业时,我们面临工作地点可能不同的选择,我大胆提出和他一起搬去南德再找工作。他当时有些惊讶于我的义无反顾,但是只是犹豫了几秒钟就赞同了。
我觉得,遇到对的人比一份你不知道会不会喜欢的工作要重要得多。现在过去快五年了,现实证明我当初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几乎24小时在一起,一同工作(因为是一家公司的不同部门),一同生活,这样日日在一起的关系并未让我们厌烦,反而让我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终于,我们在去年决定结婚。那年,我们都42岁,似乎就是从世界的两端来德国与对方相遇的。女生恋爱脑又如何,重要的是你知道你自己选择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并且清楚自己完全可以承受任何结果就可以了。好的爱情完全值得勇敢一次。
图: 2023年10月我们在香港注册结婚
因为身边有队友和朋友们的陪伴,我的德国生活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一点也不困难和孤独。如果没有他们,我或许在疫情一开始就决定回国了。
当然,同时我也必须感谢一直无条件支持我的父母。在我的整个人生中,他们都不会过于干涉我的决定,无论读书、工作、出国、甚至恋爱和婚姻。
我知道,我之所以可以感受到较小的社会压力都是因为他们为我在负重前行。就是因为他们对我的无条件支持,让我养成了非常独立的人格,并且可以一直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为,我知道我父母唯一对我的希望就是希望我可以幸福。
而我也意识到自己感到的长尾幸福并非是学业的满分或者是事业的某个突破,更多地是来自于和父母、爱人、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在那个时刻,我是真的觉得自己的生活是那么的美好。
图: 2023年在香港、上海和父母以及十几年的好友们相聚
这个想法也主导了我对自己生活的追求。
在一份长达75年的哈佛成人生涯进展研究中(受访者一直是同一群人),第四代研究执行者,精神科医生罗伯.沃丁格说道:" 75年里所累计的数万页报告里,我们清楚发现一个幸福相关因子即是人际关系。拥有良好的关系,才能让我们更幸福、健康。"
我把我幸福的秘密在这里和你们分享,并附上罗伯.沃丁格有关于此的Ted演讲:
在影片結尾,他分享了馬克.吐溫的一句話:
6
在德国的这几年,我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回顾自己的轨迹。我发现,我的人生如果没有父母和爱人无条件的支持,如果没有朋友们毫无偏见地理解和帮助,这一路走来不会那么轻松。
我不止一次为身边人的善意感动,我最快乐的就是和他们真诚地分享一切。
如何让自己更快乐和幸福,我认为也是一种"肌肉记忆"式的学习过程。我需要刻意留出时间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细心记录每一个美好的感受,并学会有意识地重温这些美好时刻。
这种反复练习不仅能让我更清楚地了解什么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还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更轻松地找回这些感觉,让幸福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通过不断地回顾和体验这些正面情绪,我可以逐渐培养出一种持续的幸福感。
当然,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需求也不一样,能让自己幸福的秘方也各不相同。我分享的仅仅是自己的感受和经验。不知道你觉得让你幸福的时刻又是怎么样的呢?
@另外一种生活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
每一次的感悟
都想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