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另外一种生活
作者 | 夏天的香草 summervanille
微信号 | lyannq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关于西方个人主义的热门文章 : 我看中德文化之: 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西方的个人主义,引发了关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孰优孰劣的热烈讨论。我非常认同其中一位留言者的观点:不要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随波逐流。很多年前,鲁迅先生就曾引用过但丁的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其实个人主义的思想早已在许多人心中扎根萌芽。
德国人的个人主义在我看来也并不意味着自私自利或亲情冷淡。这次,我将分享我在生活中真实了解到的德国人及其故事,让大家从我的视角去了解下德国人的真实生活。
1
在德国生活的六年时间里,我没有听说过对老人不孝的德国子女,包括新闻媒体也没有类似的报道。
我觉得这和德国的福利制度很有关系。虽然德国的退休金不高,但是正常情况下,德国老人的生活和医疗还是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
我这里说的是基本保障。比如说,政府会一周2到3次派人上门照顾独居老人的起居,处理点基本的家事,比如整理房间、买生活所需品等。这也是我们交的社会保险之一 - "护理险"的作用。
当然,这仅仅只能是种辅助的照顾。如果老人需要24小时的看护,那么他就必须去养老院了。养老院根据付费的情况不同,提供的服务也不同。
据一位朋友介绍,她家里老人当时去的养老院每个月的费用大概是2000欧(扣除可以报销的费用之后)。这个费用其实对大多数德国人来说是仅靠退休金无法负担的。因此,如果老人没有什么积蓄,那他就不得不靠孩子给补贴,或者他也可以选择去更廉价的养老院。
德国养老院
至于老人到底选择怎么样的生活方式养老,这绝对是由老人自己说的算。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老人还能自己照顾自己,他们就绝对不会去麻烦孩子。
比如我之前在南德生活的邻居已经90多岁了,但是他既不愿意去养老院,也不愿意和孩子一起生活,而是非常固执地依旧生活在自己从小长大的公寓里。
我们住的公寓在二楼。不知何时起,老人上下楼梯都觉得累了,于是在家庭医生的建议下,政府帮他个人安装了私人“电梯”,如下图。
早些时候,我就有和德国老人谈过老人独居这事。对方言语中虽然有些羡慕中国父母与子女的亲密无间,但是要他自己和孩子住在一起,他却是不愿意的。
一方面,他认为父母不应该打扰成年子女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也会觉得自己的私人空间受到了限制。
比如我当时那位90多岁高龄的邻居吧,他平时还爱好打高尔夫。每次见到他哆哆嗦嗦地开车出门,我和队友就为他捏了一声冷汗:老人家走路都不利索,怎么还能开车。对此,他的儿子也表示:我劝了他很多次,他都置若罔闻。
可想而知,如果他和子女一起住,他每天要面对多少来自子女的唠叨和管制,哪有现在一个人住的自由?
除此之外,他那比他小几岁的女友三天两头就会登门拜访。95岁老头依旧在交往92岁老太,还真是让生命燃烧到最后一刻。
老太来自邻城纽伦堡,因为我们住的是个人口只有2万人的小城市,所以她经常在我面前自诩自己来自大城市: 让我住这里是万万不可能的。这也是她没有搬来同居的原因。
她打扮得甚是入时,对着装一丝不苟。每次来都会带着一大束花。她已经不能开车了,所以每次过来都是坐火车。火车站离我当时的家走路不过8-10分钟,但她都会打车过来。她在门口遇见我:“我可走不动了,这几分钟竟然被收了5欧元!”
我笑了笑表示理解,毕竟在德国打出租车是件比较奢侈的事(一般大城市有uber或bolt价格就会便宜不少)。她送我一朵玫瑰,整理好衣服,然后非常优雅地上了楼。
我对我邻居的生活态度煞是羡慕。相比之下,我父亲从尚未退休时起,就不断跟我唠叨:我自己没奔头了,是一只脚踏在坟墓里的人。但是,比我父亲年长30多岁的德国老头,活得还喜滋滋的。
自从见识了德国老人对生活的态度后,我越发觉得中国老人对生活的态度有待提高。我在以前的文里(2024年德国现状:经济疲软?裁员增多?希望何在?)有提到过:德国人一旦退休,他们的收入就会有断层似的下跌。可见,其实德国老人的退休生活未必真的比很多国内大城市的老人在经济上过得更好。
话说回来,这样的老人自然不愿意和子女同住。于是,子女只好轮流每周驱车一个多小时来看他。
我想,这和德国的文化关系很大。德国家庭非常讲究界限感。孩子一旦独立,父母不管以前如何专制都要对子女放手了。同等的,子女也不再是父母生活的主要内容,父母对子女也不再有任何义务。
彼此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是也并不能说彼此就没了羁绊。和国内子女一样,德国子女也会定期看望父母、照顾他们。父母和子女之间也一样会彼此牵挂。
3
是否要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在德国完全是母亲的个人选择。但是,孩子成年后,从法律角度来说,他就是一个完全行为人。因此,在德国,一个成年人如果还和父母住在一起是会让人看不起的。更何况,如果他真的没钱租房子,政府还会给住房补助,甚至替他出房租。
父母与成年子女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这一点从德国的移民政策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在新移民法出台前,常居在德国的外国人只能带其未满18岁的子女或其配偶一同来德国。成年子女或父母则均不计算在直系亲属关系内。
在德国,单亲妈妈也绝对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我反而觉得,这还挺受人尊敬的,毕竟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工作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所以,德国政府不仅为她们免了不少税,而且还提供了多种福利和支持措施,包括儿童补贴、预付赡养费、教育与参与补贴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她们减轻经济压力,确保她们和孩子能够过上稳定和有保障的生活。
在这种鼓励政策下,我现在的邻居Bianca就自愿选择做了单亲妈妈。Bianca是柏林人,她大龄未婚,但是又想有孩子,于是自己做了人工受精。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勇敢的一件事,但是在这里其实是非常普通的一件事。
就是因为生育是母亲的个人选择,而非社会的责任。所以,德国父母更不会觉得自己老了,孩子照顾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在德国,养儿防老的观念并不流行。
虽然德国也有明文规定子女需要照顾父母的法律。根据《德国民法典》的相关条款,成年子女在父母需要经济支持时,有法定义务提供资助。这种义务通常在父母无法通过自己的收入或资产支付生活费用或护理费用,而子女有能力给予经济帮助时生效。
但是,我所知道的德国老人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问子女要一分钱。当然,其实德国子女也没有给父母钱的习惯,因为他们觉得:父母养育儿女是他们的选择和责任,自己又有何亏欠他们的呢?
4
和德国法律规定对父母经济扶持是建立在子女自身经济没有困难的情况下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和保护的法定义务则是只有在赡养人失去劳动能力,才可以免除。
中国自古提倡: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所以,很多中国子女觉得自己读书不好是件愧对父母的事,自己没能让父母“光宗耀祖“更是让自己和父母在亲戚面前钱抬不起头。相比之下,德国人在这方面的思想包袱要轻得多。
在工作后,很多中国子女都会定期给父母钱以尽孝道。这在德国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 既然他们不缺钱,为什么要给他们钱呢?
还有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是让德国人看不懂, 因为在德国生育权完全在其母亲手上,不要说上一代无权干涉,连父亲都没有资格决定妻子是否应该生育。
5
德国成年子女和父母的关系界限分明,这一点或许在有些人看来,未免寡情了点。
德国父母年迈后,他们的第一选择也并非是指望子女照顾,而是去养老院。但是,请不要误解成德国老人是真心喜欢去养老院。无论哪里的老人,多数人心里都还是会对养老院有抵制情绪的。可是,在和子女同住的选项下,他们却宁可选择养老院,也不愿麻烦孩子。
因为这种想法已经是德国的主流观念,所以孩子也并无负罪感,对父母选择养老院的决定或是坦然接受,或是如释重负。这感情其实挺复杂的。毕竟在德国,子女虽无反哺义务,但不代表他们对父母没有深厚的感情。如果真的有能力把父母留在身边,我想很多人都会那么做。
至少我看见不少德国人在父母独居后都有提议过父母搬来一起住。只是一旦父母需要更专业的照顾了,小夫妻两人根本无力时刻守在老人身边。老人待在有24小时专业看护的机构的确看上去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中国人对此接受度明显比德国低不少。我想,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上很难接受送老人去养老院;二则是如此专业的养老机构在中国并不普遍。就算有,也并非是普通老人可以承担的。
因为德国老人要自己考虑今后的生活,所以经济独立在他们看来非常重要。然而,全世界父母对子女的爱其实是一样的。我身边认识的那些德国父母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对子女给予帮助也是不遗余力。
父母送孩子车或房在德国并不是一件稀罕事。我身边好几个朋友的房子都是父母馈赠的,当然这都是在父母有余力的情况下,比如有第二套房,所以给孩子一套。
德国父母可不会像中国父母借钱背债也要为儿子准备婚房。他们很清楚:自己有多少能力,做多大的事。如果子女要负担自己能力以外的东西,那可不要连累我们,毕竟我们的责任就是把他们抚养成人而已。
如果子女钱不够,问父母借钱,多数父母还是会毫不吝啬地慷慨解囊。如果不是馈赠,这些钱就是要还的。
如果父母住得近的话,帮忙带孩子,烧饭,或者接送成年子女......这些国内父母会做的事情,他们也一样不落都会做。
正因为如此,我认识的不少德国人如果工作可以找离家近的,那么他们还是想尽可能地和父母住得近些以便互相照顾。这其实和国内的情况差不多。如果不是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更多,有多少子女是想远离父母的呢?
但是,他们对成年子女的付出并非是种社会义务,因此,就算父母拒绝提供任何帮助,子女也不会有怨言:别人父母那样,为什么你不可以?
比如,有些德国父母尽管有多套房,但他们情愿留着收租也不愿给子女一套。这在德国也是很正常的事。子女无权、也不会开口要。只有当父母主动提出馈赠,他们才有接受的资格。
7
很多人认为国外子女一旦成年,父母就不会再提供读书的生活费。然而,至少在德国,我没有看到父母因为子女成年而停止提供生活费的情况,更多的是因为家里经济不好,父母无力提供而不得不让子女打工赚生活费的。
在德国,有子女的家庭在纳税上享有优惠。如果妻子收入较低,且孩子需要请人照顾,那么夫妻两人的税后收入可能还不如丈夫单独工作时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妻子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可能更划算。因此,德国的家庭主妇数量并不少。
我在莱比锡的室友Verena就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她有四个弟弟妹妹。由于父母无力负担她的生活费,她的本科是在政府资助下完成的。(德国读书除了免学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还可以得到政府在生活费上的资助。)
然而,在研究生阶段,她的父亲由于心脏病需要长期休养,因此家庭收入锐减。所以,她不得不再找一份学生工来补贴家用。最后,她花了五年时间才读完研究生。
Verena这样家庭困难的学生并不是德国社会的主流,大多数普通学生在完成学业过程中仍然主要靠父母的资助。打份学生工的主要目的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赚取额外的零花钱和积累社会经验。
与国内的情况类似。在德国,父母通常会在子女有了自己的收入后,才会停止经济资助。如果父母有余力,供孩子去国外读书也是正常的事,比如我前公司的上司比较有钱,孩子就是在美国完成学业的。但是,很少会有家庭倾注一切地卖房卖车也要让孩子出国读书,因为这在他们看来,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德国人总体来说还是非常的务实。
此外,父母并没有社会义务承担子女后续的结婚费用、买房费用等支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不会给予支持。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德国父母在有能力的情况下,给孩子花钱是非常常见的。只不过,孩子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不能)主动要求,因为啃老在德国是非常令人鄙夷的一件事。
8
中德两国的文化差异确实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有所体现,这种差异与社会体制和价值观密切相关。然而,我也注意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超越国籍的。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德国婆婆因为不想让自己的病拖累子女,即使面对子女的劝阻,也还是选择了保守治疗。当时我听了心情复杂,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通过行动而非言语传递。
这种奉献是何等伟大。虽然作为子女,我不赞同也无法接受这种做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亲情的密切是一种爱,而德国亲情的克制也同样是一种爱。
最后我想说的是,欧洲各国对亲情的表达方式也是各不相同,比如意大利就是一个家人关系非常紧密的西方国家,与德国完全不同。
当然,我个人接触的也只是德国社会很小的一个圈子,虽然在我看来,这的确是可以代表德国社会的主流属性(都是德国最主流的中产阶级),但并不能代表所有德国家庭都是如此。最后,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PS:队友一直担心,我有天会没了内容写。其实只要有足够的输入,必定会有输出啦。:-)
@另外一种生活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
每一次的感悟
都想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