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
速览
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Global FinTech Trends
1、英国支付系统监管机构公布最新战略
2、菲律宾央行新指南将推动商户支付系统发展
3、印度尼西亚金融服务管理局发布替代信用评分新规
国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Chinese FinTech Focus
4、香港金管局为2025年工作“划重点”:聚焦监管科技和金融科技的推广
5、五部门:打造“商事调解+国际仲裁”一站式、多元化、国际化金融纠纷解决平台
6、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办法》
金融科技+绿色金融
FinTech + Green Finance
7、马来西亚证监会发布新指南,协助马来西亚公司编写可持续发展报告
8、加拿大银行跟随美国同行退出净零银行联盟
9、南京银行自主开发建设金融机构碳核算管理平台
全球重点报告摘编
FinTech Reports and Research
10、Finch Capital发布《2024 年欧洲金融科技发展状况》报告
01
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Global FinTech Trends
英国支付系统监管机构公布最新战略
UK’s Payment Systems Regulator Unveils Updated Strategy
1 月 17 日,英国支付系统监管机构(PSR)发布五年战略计划的中期成果,旨在保护用户并促进支付系统竞争。三年来,PSR 取得多项成果,包括引入 APP 欺诈保护、推进开放银行计划、审查卡费。更新后的战略针对剩余两年做出三项承诺:完成保护用户工作,推动竞争创新;与英格兰银行合作升级快速支付,改革Pay.UK,评估零售支付长期基础设施需求;着重促进竞争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支持支付生态发展。PSR 董事总经理 David Geale 表示,虽取得进步,但仍有工作要做,通过行动可确保支付系统竞争力和创新性,为用户和经济增长带来益处,保障支付系统的弹性、包容性,支持经济与技术发展。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regtechafrica.com/global-uks-payment-systems-regulator-unveils-updated-strategy/
菲律宾央行新指南将推动商户支付系统发展
New BSP Guidelines to Boost Merchant Payment Systems
1月21日,菲律宾央行(BSP)推出支付系统运营商(OPS)以电子方式申请商户收单许可证(MAL)的全新规则,全力增强金融包容性,强化数字支付领域监管。依据《国家支付系统法》,提供清算或结算服务的即为OPS,而商户收单是处理商户支付交易并转移资金。BSP备忘录M-2025-002明确MAL申请分资格评估、评估、许可证颁发三步。小型OPS月交易量少于1亿菲律宾比索,需满足500万比索最低资本要求;交易量较大的OPS则需1000万比索,许可费在25,000至60,000比索间。BSP要求制定治理标准与风险管理措施,应对运营风险、反洗钱和客户保护问题。2024年7月发布的第1198号通函定义了商户支付受理活动框架。BSP支付监管和许可部门将监督申请,保障OPS合规,以此简化交易流程,促进数字支付普及,推动经济增长,扩大数字金融服务覆盖范围,构建安全高效的金融系统。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fintechnews.ph/65494/payments/bsp-new-merchant-payment-systems/
印度尼西亚金融服务管理局发布替代信用评分新规
Indonesia’s OJK Issues New Regulation on Alternative Credit Scoring
1月22日,印度尼西亚金融服务管理局(OJK)发布管理替代信用评级(PKA)即创新信用评分(ICS)的新法规,以顺应金融服务技术化趋势,推动金融创新与包容。PKA整合多元数据源提升评分,利于信用记录有限的个人和小企业。法规明确运营框架,涵盖机构、治理、数据安全等,涉及许可、监督和合规事宜。OJK负责许可提供商并确保合规,相信PKA能规范贷款、拓宽信贷。法规依据2023年第4号法律制定,为确保实施,OJK与多方利益相关者开展会议,强化监管。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fintechnews.sg/106741/indonesia/ojk-alternative-credit-scoring/
02
国内金融科技监管动态
Chinese FinTech Focus
香港金管局为2025年工作“划重点”:聚焦监管科技和金融科技的推广
HKMA Set Priorities for Work in 2025: Focusing on the Promotion of Regulatory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Technology
1月2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2025年工作重点,2025年香港金管局的工作重点将涵盖应对信贷风险环境变动、打击诈骗等。此外,香港金管局将继续推动绿色及可持续银行业,重点支持银行业实现香港金管局《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的目标,并进一步增强银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同时,聚焦于监管科技和金融科技的推广,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分布式分类帐技术监管孵化器,实施以数据、科技主导的监管框架,并进行科技成熟度评估。
五部门:打造“商事调解+国际仲裁”一站式、多元化、国际化金融纠纷解决平台
Five Departments: Building a One-stop, Diversified and Internationalized Financial Dispute Resolution Platform Integrating Commercial Mediation and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领域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其中提出:健全风险监测预警、防范和化解体系。加强对试点地区重大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在试点地区加强跨部门金融监管协同,加强对跨境收支业务数据采集、监测和运用,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健全金融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跨境纠纷争端解决机制。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支持在试点地区开展国际仲裁和调解业务,探索为跨境纠纷提供多元化、国际化解决机制。打造“商事调解+国际仲裁”一站式、多元化、国际化金融纠纷解决平台。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办法》
CBIRC Issued the Measures for the Supervision and Rating of Financial Leasing Companies
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印发《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办法》。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合理调整评级要素。结合评级工作的统一安排,将“管理质量”评级要素与公司治理评估内容整合至“公司治理”要素,并新增“信息科技管理”要素。二是优化监管评级级次。将监管评级结果从优到劣划分为1-5级和S级,评级结果数值越大表明风险越高,对处于重组、被接管、实施市场退出等情况的可直接列为S级。三是完善评级流程,设定动态调整环节。针对在监管评级工作结束后,参评金融租赁公司出现重大情势变化,或监管机构发现未能掌握的对监管评级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其他重大事件等情形,可以进行动态调整。四是强化评级结果运用,强化分级分类监管。明确监管评级结果将作为监管部门制定及调整监管规划、配置监管资源、采取监管措施的主要依据,并作为金融租赁公司业务范围、机构设立等市场准入工作的审慎性条件。
03
绿色金融+金融科技
FinTech + Green Finance
马来西亚证监会发布新指南,协助马来西亚公司编写可持续发展报告
SC Issues New Guide to Aid Malaysian Companies i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1 月 21 日,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SC)推出 “过渡导航:董事会指南” 简化指南,助力公司董事会采用 NSRF。2024 年 9 月启动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NSRF)是马来西亚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键一步。该指南在治理、可持续性数据边界等关键领域,为董事会提供简化且可操作的步骤。NSRF 纳入 IFRS S1 和 IFRS S2 等 IFRS 可持续性披露标准,确保可持续性相关财务披露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其实施分阶段进行,2025 年,市值 20 亿令吉及以上的马来西亚交易所主板大公司率先采用 ISSB 标准;2026 年,其他主板市场发行人跟进;2027 年,创业板上市发行人和大型非上市公司也将遵守规定。此外,可持续发展报告咨询委员会(ACSR)推出 PACE(政策、假设、计算器、教育),通过互操作性模块、说明性可持续性报告、NSRF 编制者计划等多种工具,进一步支持这一转变。
加拿大银行跟随美国同行退出净零银行联盟
Canadian Banks Follow U.S. Peers Out of Net Zero Banking Alliance
1 月 22 日,加拿大大部分主要银行选择退出联合国支持、华尔街同行发起的净零银行联盟(NZBA),延续北美地区银行退盟趋势,该联盟旨在通过融资活动推进全球净零目标。过去几天,加拿大六大银行中五家已退出,虽加拿大皇家银行暂未退出,但 CEO 称退盟不代表对净零排放承诺不足。2021 年 10 月,加拿大各银行均加入 NZBA,成员承诺 2050 年使融资活动排放与净零路径一致,设 2030 年融资排放目标。NZBA 从 43 家银行迅速扩张至 140 多家后,成员面临压力,尤其美国共和党政客警告金融机构参与或违法,还计划将相关公司排除在国家业务外,而加拿大银行在美国市场地位重要,此前美国大型银行已全部退盟。加银行退盟同时称气候目标和可持续融资计划依旧有效,认为自身能力足以在联盟外推进战略。NZBA 是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一部分,GFANZ 本月宣布重大重组,转向大规模资本动员支持低碳转型并开放参与。
南京银行自主开发建设金融机构碳核算管理平台
The Bank of Nanjing Developed a Carbon Accounting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1月13日,南京银行依据“1 + 3 + X”体系框架,自主开发建设金融机构企业碳核算管理平台。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碳核算作为关键基础备受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商业银行因贴近实体经济,天然具备开展企业碳核算的优势。南京银行积极响应,该平台以央行、发改委及生态环境部等权威碳核算方法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自身经营区域产业与模式特点,实现算碳、比碳、用碳功能全线上化部署。算碳通过企业运营数据与碳排放计算模型生成核算结果;比碳为企业生成专属碳账户展示碳排放趋势;用碳则支持生成企业碳信用报告,并助力银行自身投融资碳核算管理。南京银行在具备自主企业碳核算能力后,计划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基于碳账户开发金融产品,融入双碳服务,打造增值服务体系。展望未来,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推动下,南京银行将在可持续信息披露、转型风险管理及转型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加速全行绿色低碳转型。
04
全球重点报告摘编
FinTech Reports and Research
Finch Capital发布《2024 年欧洲金融科技发展状况》报告
Finch Capital Released the Report: State of European FinTech 2024
2024年10月,Finch Capital发布了《2024 年欧洲金融科技发展状况》报告。本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于欧洲金融科技的整体状况;第二部分深入剖析欧洲主要国家的金融科技发展态势;第三部分则探讨塑造金融科技未来的八大趋势。报告深入分析了金融科技在欧洲的发展趋势、融资动态、并购活动以及未来展望,旨在为投资者、创业者和行业参与者提供宏观视角和洞察。
往期链接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86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85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84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83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82期)
FinTech China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与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联合推出的系列信息产品。
FinTech China
记录金融科技发展的全球趋势和中国焦点
记载科学技术进步的全球风向和中国创新
通过“FinTech China”,让我们一起见证新技术给金融带来的美好未来!
·END·
排版:李煜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