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蔚青学者说原创,部分素材来源于微言教育、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官网等网络公开渠道。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8月20日,教育部“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就以聂天洋为例,讲述山东大学青年教师的进阶之路。
图源:微言教育
艳羡之余,山东大学的人才引育模式究竟有何可取之处?于学者而言,聂天洋的“升级打怪”故事,算是一条“捷径”吗?
山大模式,青椒晋升“捷径”?
破格教授后的第二年,33岁的聂天洋入选山东大学校内杰出人才体系齐鲁青年学者项目。次年,他获得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如今,已任学院副院长的他,还继续在科研一线,参与国自然重点项目、兼任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等。
图源:山东大学官网
聂天洋曾表示,“他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对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视。”如他所言,山东大学独特的人才引育机制为新就职的青年教师提供完备的发展支持。那么,具体来说,山大的引才育才机制有以下两大优势:
首先,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山东大学深化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人事人才机制改革迈向2.0阶段。
一方面,在教育一侧,坚持将满足当下急需与着眼长远发展相结合,打破常规,突破惯性,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表示:要“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具体举措上,一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发挥“大先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制度化推动一流学者更加全面深入参与时代新人培养,营造以才育才好生态。”二要“鼓励教师勇于改革,不断积极探索符合学科特点、时代要求和拔尖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另一方面,在科研一侧,坚持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任友群强调:要“围绕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培养主阵地,推动教育理念、体系、制度、评价、治理等变革。”具体举措上,一要“纵深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真正实现奖优励勤、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二要深化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加强战略统筹、集约共享、绩效管理,建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资源保障体系。”
再则,围绕如何打造人才引育“前瞻性”,同样,以山东大学为例:
一是在评价机制上,打造人才引育“前瞻性”
2018年,聂天洋破格晋升教授。同年,山东大学修订推出《山东大学杰出人才体系建设方案》,改进人才引育遴选模式,不唯帽子、不唯论文,重点考察学者业绩和学术竞争力……
1、破除“唯论文”:强化代表性成果评价权重
2、多样化“标准”:增加专利、教材、教研成果、行业标准等评价指标
3、评价科学性:精准评价,在重点领域单独设立评价指标、单独评审
4、制度设计:建立完善重大原创性、颠覆性成果非常规评价制度;注重质量贡献,建立优绩优酬的分配制度
二是,注重打造在科研发展上的“前瞻性”
如同此前蔚青学者说在《“院办校”为何步履维艰?》中提及:“以‘院办校’模式鼓励学术自治。为学术赋权,提升学者地位,实现真正的学术公平。”山东大学人才发展的“捷径”同样得益于“院办校”的推广实践。
2020年2月24日,《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关于实施强院兴校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意见》中提及:“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学院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自主管理,享有组织办学活动、人事管理和资源配置等权利”
自《意见》发布后,2020年3月,山东大学正式实施强院兴校行动……
图源:山东大学官网
近期,接受人民网专访时,提及山东大学的改革进程,任友群表示,山大探索的引才育才模式在打造科研动能上,“围绕战略急需,打造‘山大系’品牌,构建‘三核引领、多点突破’的服务山东布局。”此外,还与一批领军企业和知名高校深化战略合作,“实现亿元级成果转化”。另,有“6家智库入选高校百强,数百项智库成果服务治国理政。”
可见,山大模式,确实在“人”与“智”上双管齐下。对学者而言,如此晋升,山大模式称之为“捷径”也不足为奇。但,如此“捷径”,适宜人群并非面向广大学者。毕竟,“聂天洋”也只有一个,应对高校考评,何谈什么是“标准答案”。
晋升“捷径”,止于“院办校”,远远不够!
诚然,人才引育模式因人而异、因校而异。但,任由“条件筛选”主导人才引育,显然利好的仅是那批深谙“游戏规则”的高级玩家。至于,学者中更多的那部分,不被“看见”才是常态。故,人才引育,止于“院办校”,还不够!
在被问及下一步的山大人才引育“改革”计划时,山大党委书记任友群表示:“还需进一步探索……”
在人才战略上,要“持续聚集人才和大师,建设人才高地……”
任友群表示:探索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发展”联动的学科专业育人体系,推进交叉培养、本研贯通培养,积极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智化转型,健全以“六堂一院”为引领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聚焦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持续深化人事人才体制改革,优化杰出人才体系,完善“大师+团队”建设模式,健全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实施代表性成果评价,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分类成长阶梯,量身打造人才政策特区,在激发人才和团队干事创业活力、打造战略人才梯队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在科创发展上,要“持续深度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建设科创高地……”
任友群表示:积极布局国家紧缺的新兴学科和研究方向,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群;聚力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积极主动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科研,打造基础研究特区,建设高能级科研平台体系,统筹推动校地企创新资源深度融合,不断产出更多“从零到一”“从一到百”的突破性成果,全力推动学校改革发展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更好支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其实,山大“聂天洋”之外,青椒进阶的“捷径”依旧存在。换句话说,“捷径”,不过是找对了“适合自己的那条路”,高校如此,学者亦是如此。
要走“捷径”,先找到“自己”
那么,人才发展的“捷径”到底该怎么走?高校、学者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走上“捷径”实现校与人的共同发展?对此,笔者此前已在《“院办校”为何步履维艰?》中已提及,目前施行“院办校”模式的高校不在少数,但如“山大模式”之类的发展“捷径”也不过寥寥。在笔者看来,要走人才发展“捷径”,高校、学者要先做到一点:“找到自己”。
以下分别是来自学者、高校发起的“一次自救”
· 学者“自救”
一个由学者筹办、至今仍备受关注的创新性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它的衍生及成长同样见证了高校如何“找到自己”。在西湖大学官网的施一公校长寄语中写道:“西湖大学希望做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
“从春秋战国的古圣先贤到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教育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上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40春秋,中国的高等教育总体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公立大学,多方位与国际一流接轨。但目前中国大学的现状和可预测的未来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大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也不能满足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对尖端科技的需求。
今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西湖大学,在科教兴国的新时代为梦想应运而生!2015年3月,七位倡议人向习近平总书记递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并得到积极批示。2018年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西湖大学。”
——以上节选自西湖大学官网
就在最近,在西湖大学2024级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施一公以“未来,你想从事什么样的科研?”为问,启发西湖学子(首届新入学博士生)如何于求学路上“找到自己”?再回过头来思考,西湖大学为何能引进众多杰出学者,难道不正是这种纯粹、坚守长期主义的学术志趣吗?
图源:西湖大学官网
亦或是,受到这种“自由纯粹”的学术氛围的吸引,西湖大学同样存在着跑赢高校内卷、如“聂天洋”一般的“学术新秀”:
他,一位“用一杯咖啡,创造世界新记录”的青年学者——西湖大学最年轻的博导,93年出生的王睿。加入西湖大学前,王睿长期从事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工作,曾经以第一作者在顶刊Science上发表2篇文章。加入西湖大学后,28岁就带领博士生做研究,不到三年,又在顶刊nature上发表2篇文章。属于他的科研“捷径”,又是如何做到的?或许,王睿个人主页上赫然醒目着“心中有光,砥砺前行”,这几个字能够说明许多。
· 高校“自救”
如同“山大聂天洋”一般,高校版的“自救”也在同步探索。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引育机制的创新探索也在同步上演:
2023年,人大陆续印发《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办法》《中国人民大学教师以外人员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办法》《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岗位聘任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文件。同年,有4位青年学者破格晋升为人大教授。
多家媒体报道人大人事人才制度改革
在青年人才破格晋升的“捷径”上,4位人大青年学者,成长为学界的“后起之秀”。人大首位90后博导高昊宇,在入职4年后34岁的他破格晋升教授;经历人大本硕博培养的夏方舟,破格晋升教授的他说:“拒绝内卷,但要奋斗”;同样破格教授的还有与人大共度1800多个日夜的唐建军、深耕校企间产学研合作的张峰。
人大2023年破格晋升教授的4位“青椒”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说道:此次人事人才改革,“就是要打造多元化可选择的发展赛道,让每类人才都有出彩的舞台和机会,尽可能平衡和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和需求。”
人大版“捷径”同样得益于“找准自己”。在高校定位上,人大以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奋进目标。自推进人才体制改革以来,以“丰富赛道、鼓励竞争、拒绝躺平、尊重贡献”为原则,系统推进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制度改革。基于此,解决了多年来人大想解决但未能解决的难题。如:
根据法治精神确定不同时期核心期刊目录的适用问题,期刊级别与论文水平不匹配问题,论文作者排序与贡献认定问题,多元成果无法使用问题,以及允许六级以下管理职员申报职称、解决管理职员晋升通道过窄的问题……
在人才评价上,人大着力推动从“数量”转为“质量”,从“一元”转为“多元”,从“指挥棒”转为“推进器”,走在了引才、聚才、爱才、用才的“捷径”上。
图源:中国人民大学官微
最后,所谓的“捷径”,不过是发挥好自身“长板优势”,走好适合自己的“进阶之路”,高校如此、学者亦是如此。如笔者此前在《“院办校”为何步履维艰?》中提及:“‘院办校’模式的具体实践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照搬照抄,需结合学校、学院发展目标及战略规划进行深入探索与定位。”同理,山大“聂天洋”、西湖大学王睿、人大高昊宇、夏方舟等青年学者,他们的的进阶之路也难以复刻,于高校和学者而言,发展之“捷径”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慢慢摸索。
学术路漫漫,普通人攀爬学术阶梯,注定是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冒险……
形势总在变化,难度仍在升级!你是不是还在发愁:变化快、信息少、人脉少、科研忙,没有大把时间研究成功上岸的方法……
到底哪些高校、学院、岗位会有坑?都有哪些坑?又如何更好避开?可以进入蔚青学者平台最新推出的“求职口碑”平台,主打一个“真实、有料”!
求职分享、避坑吐槽,快快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小程序👇👇👇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