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宣传周|餐具色彩背后的安全隐患

健康   2024-10-24 12:02   四川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餐具是我们与美食亲密接触的工具,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就餐的仪式感,比如说:美味的菜肴时常会选择漂亮的餐具来盛。然而,在使用这些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餐具背后是存在健康隐患的。


尤其是使用一些不确定来源、价格比较低廉的非合格“釉上彩”餐具是非常危险的,极其容易引起重金属中毒。


(图源摄图网)


我的餐盘这么漂亮怎么会有毒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了解釉上彩和釉下彩餐具的制作工艺,并有效识别“毒”


“毒”主要指的是绘制陶瓷花纹的颜料里含有超标准的重金属元素,例如:铅、镉、汞、镭等。国家标准对于陶瓷制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是有明确的标准规定的,在国标范围内的合格产品是可以安全使用的。


但依旧会有不法厂商为了控制生产成本,使用一些重金属元素比较容易析出的染料进行彩绘,从而埋下隐患的种子。


一般釉下彩和釉中彩表面会有釉质将食物隔开,因此,这样工艺烧制的餐具使用起来就相对安全。釉上彩的绘面是会与餐食直接接触到的,而且在遇到酸性食物时,会加速重金属元素的析出。具体工艺可参考下述(以釉上彩及釉下彩碗的制作工艺为例):

釉下彩碗


釉下彩碗的制作工艺堪称一门艺术。首先,在碗的表面刷上化工涂料,绘制各种精美的图案。接着,通过施釉将图案锁在釉面下,最后经过高温烧制,使得这些彩色的艺术品更加坚固耐用。


釉下彩碗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出色的稳定性。无论是长时间的使用还是清洗,彩色图案不会脱落,碗面也不容易被刮花。这种碗的烧制温度高达1200 - 1400摄氏度,为其带来了极高的稳定性







釉上彩碗


釉上彩碗以其艺术感十足的制作工艺而广受欢迎。在碗施釉完成后,工匠们运用化工涂料在釉面上精心勾勒各种引人注目的图案,随后通过相对较低温度的烧制过程来赋予碗以绚丽的彩色。


然而,由于化工涂料直接应用在釉面上,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碗的表面容易出现刮花,甚至在清洗过程中导致图案褪色。与釉下彩碗相比,釉上彩碗的烧制温度相对较低,导致其稳定性较差。(这一特性需要消费者在选择餐具时谨慎考虑,权衡其艺术性与实用性,以确保所选碗具有满足个人需求的可持续美感。)


金属元素过量有什么危害?

1、砷重金属污染物

砷积蓄可导致末梢神经炎和神经衰弱症等慢性中毒,以及皮肤色素高度沉着和角化,严重的还会发生龟裂性溃疡。


2、铅重金属污染物

铅主要是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功能。


3、镉重金属污染物

镉对肾脏会造成极大的损害,镉污染物在人体积蓄会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等。还会导致骨钙减少、骨质疏松、骨软化。


4、汞金属污染物

汞在人体器官中积蓄可导致脑和神经系统损伤,对怀孕的女性存在潜在影响:可致胎儿和新生儿汞中毒。


5、铬重金属污染物

铬积蓄可导致鼻炎、结核病、腹泻、支气管炎、皮炎等疾病。

此刻你是否与小编一样打开橱柜开始研究起自家的盘子和碗了呢?为了避免餐具中毒,我们如何识别釉上彩?怎么买到安全又漂亮的餐具呢?

彩色餐具的选购原则

1

关注产品参数及制作工艺

要想区分釉上彩和釉下彩碗,可以直接询问制作工艺,查看相关参数,或者通过手触摸辨别碗面的光滑度。


看:大多数商家会把产品工艺写在“商品详情页”,若是没有找到有效参数可以直接询问厂家或者客服。

摸:釉上彩一般表面缺乏光泽、粗糙、触摸有明显的花纹感。釉下彩一般是比较光滑,表面还会有反光感。

价:不要买便宜瓷碗(极有可能是不合格釉上彩工艺制作)

2

注意事项

购物时请注意,没有安全质检证书的釉上彩餐具要慎重。劣质颜料可能在加热后释放有害物质,对健康造成威胁。釉下彩餐具则在颜料外涂一层透明釉再进行高温焙烧,确保颜料锁在透明釉里,更为安全。

3

最后提醒

其实,选择纯白无花纹的瓷质餐具是相对安全的,因为它们不经过彩釉工艺。对于自家使用的餐具,更要保持警觉,要及时更换可能出现或已经掉色的餐具。同时,建议买来的陶瓷餐具先食醋浸泡2-3小时,再用开水浸泡5-10分钟(最大程度析出有害物质)。


写在最后:本文强调的仅为不合格釉上彩餐具,随着工艺水平的日新月异,让您选择合格餐具,拥有健康的身体状态是这篇文章的初心。


参考文献:

[1]餐具使用不当可能影响健康[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5,(11):53-54.

[2]李颖.街边陶瓷用具或重金属超标[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3,(09):72.

[3]本刊记者.小心陶瓷餐具的美丽陷阱[J].绿色视野,2006,(05):46-47.

[4]日用陶瓷铅镉含量超标对人体有哪些危害[J].监督与选择,2004,(10):59.

[5]李枚.瓷器与健康[J].劳动保护文摘,1994,(03):19.


本文作者:李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 营养讲师


THE

END

天府临床营养编辑部

主任   胡雯

审校   王艳

   编辑   李雪梅

    排版   王彩玉

四川省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


天府临床营养
传播临床营养学科最新研究动态,营养科普知识,疾病营养治疗、烹饪营养及治疗饮食制作等知识,介绍四川省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