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年度大考”,科目一:糖耐量试验

健康   2024-11-14 18:39   四川  

    你知道吗?我国有个“甜蜜的秘密”——很多人其实已经悄悄加入了“糖尿病大军”,但自己却不知道!没错,我国的糖尿病知晓率只有38%,也就是说,超过一大半的人可能正被糖尿病悄悄盯上,却浑然不知。治疗率呢?也只有34.1%,这意味着很多人就算知道自己中招了,也没有及时采取行动。至于控制率,更是只有33.1%,就像是在和糖尿病玩“躲猫猫”,但总是躲不过它的魔爪。

    不过,如果我们能早点发现糖尿病的踪迹,也许就能避免成为它的“俘虏”。就算不小心被“糖尿病”给“盯上”了,只要我们尽早发现,规范化地管理它,就能让病情发展得慢一些,甚至有可能会“逆转”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糖尿病或者有没有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风险呢?快来看一下你是不是有下面的特征吧:

糖尿病高危因素如下:

糖尿高危人群。向下划动查看更多


1

有糖尿病前期史。

2

年龄≥40岁。

3

 "BMI>24.0kg/m^2”和/或向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m,女性腰围≥85cm)。

4

 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有糖尿病史。

5

缺乏体力活动者。

6

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7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8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史的女性。


9

有黑棘皮病者。


10

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11

HDL-C<0.90mmol/L 和/或 TG>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者


12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史。


13

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如果具备上面的任意一条,你已经悄然成为了血糖波动的“重点关注对象”。对于隐藏在人群中的“高危人士”来说,弄清楚自己的血糖调节系统是否在正常运作十分重要!

    怎样才能检验它们的工作有没有出现问题呢?

    今天,我们要一起变成血糖小侦探,去追踪那些藏在我们身体里的糖分小秘密。我们的任务是通过两种特别的“侦探工具”——糖耐量试验馒头餐试验,来探查血糖调节是否在正常工作。


1

准备

侦探小贴士:

准备就绪,开始追踪!

    在成为血糖小侦探之前,你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意味着在试验前至少8-10个小时不能吃任何东西,保持空腹状态。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追踪到血糖的变化。同时,保持正常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检查当天不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等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检查过程中不喝茶和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才能确保我们的“侦探工作”顺利进行。


2

糖水

糖耐量试验:

一场与葡萄糖的“赛跑”

    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英文简称OGTT),它就像是一场你和葡萄糖之间的“赛跑”。在这场赛跑中,你需要将75g无水葡萄糖粉用300毫升温水充分溶解,然后在5-10分钟之内喝下这杯糖水,医生会在你喝第一口糖水后120分钟(也可以测量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抽血检查,看看血糖水平怎么变化。这是在追踪葡萄糖在你身体里的“行踪”,看它是不是乖乖听话,按时到达并离开。糖耐量试验是目前诊断糖尿病及调节异常的金标准。

    进行糖耐量试验的同时,还可以检测胰岛素浓度,反映基础和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释放功能。


3

馒头侦探

馒头餐试验:

面粉的“慢动作”表演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另一个“侦探工具”——馒头餐试验。这个试验有点特别,它不用葡萄糖水,而是用一个普通的馒头来代替。你需要先在空腹状态下抽血,然后在十分钟之内吃掉医生为你准备的馒头(100g反映基础和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释放功能能面粉制作的馒头,相当于两个中等大小的馒头)。

    然后医生同样会在你吃下第一口馒头后的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抽血检查。这一次葡萄糖结群潜伏在馒头中,我们要观察面粉消化过程中慢慢释放出的葡萄糖,看看它是如何影响你的血糖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馒头餐试验时,可以适量用清水润喉送服,但可别配上榨菜、腐乳、牛奶之类的佐餐啦。


4

怎样选择血糖小侦探的放大镜?       

那么,这两次“侦探行动”的适用对象有什么不同呢?抓准以下两个要点!


糖耐量试验

1、糖耐量试验(75g葡萄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糖耐量试验测血糖的同时也可以测胰岛素和/或C肽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血糖很高的时候不宜做糖耐量试验,此时可咨询专科医生(内分泌医生)意见。


馒头餐试验

2、馒头餐试验常用于已经诊断糖尿病的患者评估胰岛细胞功能,即胰岛素释放试验和/或C肽释放试验。

    对血糖较高或无法耐受口服葡萄糖水的已确诊患者,需要咀嚼、吞咽、消化才慢慢产生葡萄糖的馒头餐试验可以有效避免血糖急剧升高发生急性并发症或喝糖水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的风险。

请注意:

    常规体检中测量的是空腹血糖,但是很多糖尿病人是以餐后血糖高为主,如果看到体检空腹血糖正常就不去做筛查,就会成为糖尿病筛查的漏网之鱼哦!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这两种工具,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检查自己身体里的血糖调节系统啦!所以,关爱自己,从一次简单的检查开始吧!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5G+“三早”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4.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 15(6): 484-494.

[3]. 童南伟,邢小平, 内科学.内分泌科分册. 2015,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4].廖二元, 内分泌代谢病学:全2. 3 . 2012,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6]. 李秀钧, 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2 . 2007: 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期作者

程改平  副主任营养师

雷飔潞 住院营养师

天府临床营养编辑部

主任   胡雯

   审校   王艳   

      编辑   李雪梅   

   排版   梁籍予

四川省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

天府临床营养
传播临床营养学科最新研究动态,营养科普知识,疾病营养治疗、烹饪营养及治疗饮食制作等知识,介绍四川省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