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论坛:第十一届天府营养论坛暨第四届川渝营养创新年会

健康   2024-09-21 23:22   四川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随着开幕式的进行,主论坛学术活动逐一展开。各位专家学者就临床营养诊疗最新进展、政策方针、共识解读等方面作出精彩报告,他们的演讲不仅内容深邃、见解独到,更以生动的案例、严谨的数据和前瞻的视角,引领着与会者共同探索临床营养领域的无限可能。



第一场

主持人风采

第一场学术报告由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黄承钰教授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程志副会长共同主持。

专家讲座


范利会长提出科学营养是增强免疫力、控制慢病、安身立命的重要手段,基于老龄化、老年共病患病率等现状,老年医学与健康促进成为国家重点工作。范利会长详细讲解了老年人膳食基本原则、食物营养与慢病防控;同时提出医院餐饮应充分融合现代科技、推进精准互作营养以解决医院老年患者面临的营养状况问题。最后营养管理是维护老年生命全周期的系统工程,应创建适合国情的老年医学模式。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范利 会长

《营养管理在老年医学中的作用》



张秋俭研究员从社会责任、多学科跨学科团队、跨学科团队的构建及多学科融合团队的落地四个方面,对促进老年健康,跨学科团队的建设进行了分享。其中特别强调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合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及卫生健康一体化建设,培养老年营养健康人才,要明确共同目标、建立沟通机制、重视教育培训等工作的开展。

《实用老年心理照护》总主编 张秋俭 研究员

《促进老年健康,跨学科团队建设》




第二场

主持人风采

第二场学术报告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胡雯教授和四川大学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院李蔚东教授共同主持。

专家讲座


杨晓光教授首先分享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历史沿革,本着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和延续性的原则,基于新的证据和方法学变化,对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水和多个其他膳食成分进行了重大修订。并分别对新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摄入参考量(2023)中能量需要量、蛋白质需要量、膳食总脂肪供能比上限、胆固醇参考摄入量及碳水化合物膳食推荐摄入量进行了详细讲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晓光 教授

《中国居民膳食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量修订及变化》



李铎教授通过9部共识及指南引出“减重应该怎么设计宏量营养素?”的思考,介绍了现阶段存在的3种膳食模式,并提出低碳饮食不等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重要观点。随后李铎教授从如何减重的宏观表现到表观遗传的微观靶点,对精准营养进行了分享与讨论,通过3项研究结果得出:随着人类的迁移及环境的改变,人体基因受膳食影响而发生变异;同时,不同的基因对膳食的应答亦有所不同。

青岛大学 李铎 教授

《精准营养之挑战》



于康教授首先提出了肌肉的重要性,肌肉损害会带来不良的健康结局。其次对肌少症的机制进行探讨,基于代谢老化循环,充分考虑肌肉-脂肪互动及其对临床结局和生活质量的可能影响。最后提出肌少症医学营养管理核心内容:在能量及蛋白质合理补充的基础上,还应注意脂肪酸调节、降低炎症反应水平、补充益生菌和增加有氧-抗阻锻炼。

北京协和医院 于康 教授

《肌少症的医学营养管理》




第三场

主持人风采

第三场学术报告由贵州省康复医院杨大刚教授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裘耀东教授共同主持。

专家讲座


洪莉教授通过对儿科营养门诊现状调研,提出儿科营养门诊标准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包括诊疗场所、人员条件、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共5个维度的要求。同时对诊疗流程进行了详细讲解,总结出:及时营养筛查-评估-诊断-合理营养治疗-改善营养结局的儿科营养诊疗规范化流程。最后对儿科门诊主要疾病诊疗要点、针对不同病因的营养管理进行了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洪莉 教授

《儿科营养门诊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



郭淑岩研究员从政策背景、工作进展和工作考虑三方面,分享对临床营养相关工作的思考和展望。提出以科技为支撑,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注重成果转化;以人才培养为基石,完善人才梯队,提升人才素养;以信息化赋能,逐步形成全国临床营养大数据平台。构建连续性主动健康服务发挥医联体、医共体作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促进学科体系标准化建设,推动将临床营养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同时推进营养管理的同质化、标准化;提升院内沟通管理水平推动政策和标准的落地。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郭淑岩 副研究员

《临床营养相关工作思考和展望》



朱翠凤教授分别介绍了肥胖症的发病趋势、危害、临床诊疗进展,包括诊断、分期和管理,进一步拓展了肥胖症的饮食营养治疗进展以及药物和手术治疗进展,最后朱翠凤教授提出肥胖症管理关注的是健康,而不仅是体重,大家应该应用健康安全可持续的减肥方式,同时关注减重以外的健康获益。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朱翠凤 教授

《肥胖症的发病趋势和国际诊疗新进展》




第四场

主持人风采

第四场学术报告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丁群芳教授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莉教授共同主持。

专家讲座


王建教授通过基础研究发现:雌马芬可减轻机体炎症和胰岛素抵抗、改善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和肝功能异常等,因此有效缓解绝经后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此外雌马酚还能有效减轻高脂添加剂诱导的肝细胞脂质蓄积和氧化应激;最后通过一项RCT研究得出:槲皮素干预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体重、BMI、体脂肪量、体脂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王建 教授

《多酚类植物化学物改善非酒精脂肪肝病的研究》



裘耀东教授分析了中国老龄化国情以及目前存在的健康挑战,接着讲解了新食品原料的发展历程,举例了多类别功能营养素可能对老年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但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关注老龄化和老年营养是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 裘耀东 教授

《革新营养,乐享晚晴:功能营养素的老年营养临床展望》



杨胜兰教授从中医学角度介绍了药膳食疗,包括食养、食疗和药膳三部分,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一项重要法宝,具有隐药于食、注重调理和辨证施治的特点。随后杨胜兰教授分享了不同的药膳组方在消化疾病中的应用,以期达到调脾胃、安脏腑、养正气、和气血的目的,起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扶正祛邪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杨胜兰 教授

《中医药膳食疗在消化病诊疗中的价值》



胡雯教授从老年患者家庭服务需求出发、介绍了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及慢病管理现状。由于疾病谱的变化、诊疗技术的进步、新的关联出现以及本土化证据的呈现,经过更新,《老年患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提供了适用人群更广、适用范围更具体的实用性建议。胡雯教授对家庭营养管理团队、家庭适老膳食、家庭肠内营养等方面内容作了详细解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胡雯 教授

《中国老年家庭营养管理共识及解读》


观众互动、学习照片 


是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也是思想碰撞与融合,大会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收获了与会者们的一致好评与热烈反响。


END

微信号 : 四川省营养师协会

会长 胡雯

审校 田安琼 王艳

排版 卢郁双

天府临床营养
传播临床营养学科最新研究动态,营养科普知识,疾病营养治疗、烹饪营养及治疗饮食制作等知识,介绍四川省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