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7日,由广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政治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第八届“政治与传播”研究生论坛在广州召开。论坛包括七场主题演讲、五场分论坛主题报告、五场平行学者论坛、五场平行研究生论坛。本公号将陆续按论坛版块推出学术报告内容精要。
主题演讲(四)
《灰色面目,港报港办:党领导的城市办报的
“香港模式”》
田秋生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创办《华商报》,其定位是统战性质的报刊,以灰色报刊的形式模糊政治色彩,面向广泛的社会阶层。报纸注册登记为“华侨商人报纸”,营造商业报刊的形象,实际则作为党的宣传工具,刊载大量抗战与救国信息,广泛团结本地政商名流及移居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其报纸版面以广告为主,尤其是药品广告,重视新闻的多元化与社会性,形成综合性日报的特征。同时,《华商报》通过大量采用国际通讯社稿件和刊登港澳新闻,体现香港本地特色,并在舆论空间中与国民党、汪伪政府报纸竞争话语权。
《华商报》借助灰色策略,一方面借壳生存,避免政治色彩的明显暴露;另一方面,通过灵活多样的报道方式,在香港复杂的环境中传播党的政策,推行抗日主张。与重庆《新华日报》等官方报刊不同,《华商报》虽为共产党主办,但以地下性质存在,借助其灰色面目、商业化的外观和民族主义话语,实现对爱国人士的统战宣传,形成特殊的办报模式。
评议人:张杰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在本次论坛的主旨演讲中,七位学者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带来了深刻的前沿思考,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胡正荣提出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来理解智能传播的研究路径。他主张将AI传播的研究放在政治和经济框架下进行分析,超越单纯的技术层面,拓宽传统传播学的研究边界,为在新时代重新理解智能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
荆学民围绕宣传思想文化的深化路径,提出新闻传播学在政治传播中的新思路,强调了文化与宣传思想的深度结合,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他认为,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宣传思想与文化的关联,以此推动理论创新和发展。
陈昌凤聚焦于人机互动中的伦理问题,从情感陪伴和类社会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技术对人际关系的潜在影响。她的研究呼应了传播学界对类社会互动的关注,并结合历史视角指出,当前类社会关系已从单向情感满足转向多层次、即时交互的新阶段,对人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并引发了更多伦理考量。
吴飞以数字共通为主题,剖析网络环境中“共鸣”与“共振”的本质区别。他将共鸣从哲学层面引入经验研究,以此分析现实中的网络交互现象。这一理论尝试不仅丰富了数字传播的内涵,也为未来的传播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助力学界在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把握网络互动的复杂性。
王润泽从新闻真实的核心问题出发,结合现象学视角探讨新闻传播的本质问题。她回溯民国时期新闻规范的发展,认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重建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对于解决当下新闻业的真实与信任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王润泽认为“新闻世界”概念的构建需立足本土实践,以此推动中国新闻学理论的发展。
张毓强从国际传播的学理性出发,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趋势,提出只有把握国际社会的普遍性变化,才能有效开展国际传播。他指出,传统“国家传播”模式在当前已不适用,国际传播应引入多元主体,以灵活、多层次方式推进全球传播。
田秋生从历史角度切入,通过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宣传思想领域的个案,探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观念”维度,揭示党在不同时期的宣传策略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特点。他认为,这种观念体现了对现实问题的关切,也反映了中国宣传体系的独特性。
本次论坛展现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对“守正创新”的执着追求,学者们的真知灼见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坚定了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信心。
文字整理:李墨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
本期责编:李伟征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