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摘要】第十一届“政治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学者分论坛(一)

教育   2024-11-20 23:37   陕西  

2024年10月27日,由广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政治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第八届“政治与传播”研究生论坛在广州召开。论坛包括七场主题演讲、五场分论坛主题报告、五场平行学者论坛、五场平行研究生论坛。本公号将陆续按论坛版块推出学术报告内容精要。


特别说明:本文仅提供作者授权发布的报告。


学者分论坛一

主持人:张毓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

评议人:李鲤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学术报告

(注:各分论坛发言均以报告人姓氏拼音为序排列)


崔香丹、代岩松

延边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副教授、主任;

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韩国MZ世代对华认知现状与展望

【摘要】世代是观察韩国政治生态的重要角度,韩国MZ世代(20-40代)的政治表现与对华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变。政治倾向上总体来看仍趋向于进步党。在政治议题上,他们更加关注以“个人”为中心的议题,逐步走向了韩国政治、经济舞台的中心位置。在中韩关系上,韩国MZ世代总体来看对中国的观点呈消极状态,并未能够客观、全面、公正看待中韩关系。年轻人的认知并未定型,韩国MZ世代的对华态度在未来也存在着变数,对韩国MZ世代的精准传播可成为扭转韩国MZ世代对华认知的重要抓手。


刘佳、王野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提升国际传播效力的五重维度

【摘要】国际传播是国家战略的关键部分,它对传播国家声音、塑造形象、促进文化交流、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参与全球治理都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国际传播体系需要关注传播主体、内容、技术、受众和评估五个核心维度。主体维度上,应建立跨领域协同联动传播机制,实现传播主体间的互补并形成合力,达成信息传播覆盖和影响力的最优化。内容维度上,运用转文化叙事策略,构建与全球受众的共情和共鸣,提高信息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技术维度上,应用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推动模式创新并优化传播效果,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精准度。受众维度,应设计精细受众分析框架,确保信息内容与受众需求及兴趣高度匹配,实现精准传播。评估维度上,应构建多维战略评估体系,全面评估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确保传播实践适应新时代的转型和发展需求。以此,从整体上优化国际传播体系,有效提升国际传播效力。


马立明、陈纪作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计算传播中心特聘研究员;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

“全球南方”的历史时刻:“南方元话语”与阐释共同体的建构

【摘要】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调整的当下,“全球南方”被认为将强力挑战“全球西方”主导的既有秩序。然而,目前“全球南方”还更多是一个想象,并未真正成为具有共同话语体系与行动纲领的实体,“全球南方”降临的历史时刻仍未到来。在国际传播视域中,要呼唤“全球南方”,需要激活三大洲运动留下的思想遗产,打造系统性的“南方元话语”及促进南方国家的阐释共同体的建构。作为南方国家重要一员的中国,必须着力于推进“全球南方”的浮现。“全球南方”的建构并非取代西方话语,而是指向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公正的国际传播新秩序。


汤璇、姜博文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国际政治传播的受众分析框架:德国 Z 世代的媒介使用与政治态度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Z世代”(GenerationZ)为主体的青年群体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新对象,他们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发凸显,已成为新时代国际传播的重要受众群体。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3年德国本土关于德国“Z世代”的官方调查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而构建出一个受众分析框架,勾勒出德国“Z世代”在政治传播领域的整体特点,为我国后续优化国际政治传播内容及策略提供借鉴意义。本研究从媒介使用行为、政治倾向、议题偏好三方面系统分析德国Z世代的特征,研究发现,媒介使用方面,德国Z世代的互联网普及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群体。然而,传统社交平台在该群体中的竞争力逐渐减弱。其次,在政治参与和倾向方面,德国Z世代对政治话题的关注度近年来呈现出下降趋势。最后,在议题偏好上,该群体更倾向于关注国内事务,尤其是与局部战争、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危机相关的内容。基于以上三层框架,本研究深入剖析德国Z世代的传播特征,启示我国在面对德国Z世代进行国际政治传播时,可采用更加侧重图片、视频的媒介平台;选择更加全球性的政治议题;提供开放包容的讨论空间,从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引导德国Z世代树立起对于中国真实、立体、全面的形象认知。



本期责编:张雁菲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政治传播研究
分享政治传播研究成果,解读政治传播核心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