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关注我们
\ | /
★
摘要
该书把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从语境的视角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之前,源于西方语境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语境传播和中国化的问题。研究采用了七W的传播模式分析和内外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而论证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历史必然性,也就是毛泽东是在怎样的语境下提出这一命题的。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是内外语境的统一。相对于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是在一定语境下产生的,是要进入中国社会的外在语境,其一系列的基本原理因其学科属性、内在要求、理论品质以及功能要求等需要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相对于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国社会是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语境,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革命环境、思想文化、民族心理、时代主题等因素综合形成的语境,确保了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
研究从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内外语境、文本互动、思想交锋、视界融合、语境成因等多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结语分析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存在两个不等式,而在这两个不等式变为等式的过程中说明语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目录
Part.1
导论
Part.2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内外语境
第一节 “何以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外在语境
第二节 “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内在语境
Part.3
第二章 文本互动(上):不同路径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差异
第一节 “以日解马”:日本语境“学理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以欧解马”:欧洲语境“行动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 “以美解马”:美国语境“空想的和基督教的”马克思主义
第四节 “以苏解马”:苏俄语境“革命的”马克思主义
第五节 语境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Part.4
第三章 文本互动(下):早期中国知识精英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选择性传播
第二节 选择性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Part.5
第四章 思想交锋: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的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的文化进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论争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思潮的对话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Part.6
第五章 视界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范畴形成和问题域的提出
第一节 文本与解读者互动中的视界融合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重要范畴与中国语词的对接和语义的转换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域的提出
Part.7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语境动因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新语境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后续展开与前瞻
Part.8
从两个不等式到两个等式:语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Part.9
参考文献
Part.10
后记
出版信息
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20世纪30年代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作者简介
王刚:国家重大人才计划教学名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学术联系导师。
本期责编:徐维岭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