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7日,由广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政治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第八届“政治与传播”研究生论坛在广州召开。论坛包括七场主题演讲、五场分论坛主题报告、五场平行学者论坛、五场平行研究生论坛。本公号将陆续按论坛版块推出学术报告内容精要。
主题演讲(二)
《数字时代的交往:传播伦理的公共化》
陈昌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全球传媒学刊》执行主编,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
近期,一位14岁少年与AI聊天机器人互动后自杀的新闻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数字交往的关注。通过拟人化设计,AI能够与人类建立一种“准社会关系”,为用户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这种关系往往会让人产生真实的信任和依赖感。AI交往能在某些情况下发挥积极作用,比如帮助孤独者或满足治疗需求,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诸如成瘾、虚假期待等消极影响,甚至加剧用户的情感脆弱性,影响其现实社会关系。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人机数字交往形式已经成为一个需要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规范AI在数字交往中的适当角色和道德责任边界,以确保这项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社会。从伦理视角来看,如何在AI交往中保持真实的人际互动价值,以及如何平衡技术赋能与道德边界,都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探讨。
《论共鸣:数字共通的核心密码》
吴飞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人类对世界的掌控欲与对不可掌控事物的恐惧构成了数字交往的底层矛盾。在数字空间中,人们既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又希望彰显自己的独特性,这种双重诉求使得共鸣关系呈现出复杂性。互联网空间具有突破传统权力控制、实现自由交往的潜质,但同时也存在虚假共鸣的风险。
在数字交往中,理性与情感、真实与虚假、开放与封闭等多重维度相互交织,共鸣可能会以多种形式呈现。虽然完全的共识难以达成,但承认差异、保持对话、建立伦理规则对于健康的数字交往至关重要。这种数字空间中的共鸣关系,既反映了人类对社会联结的基本需求,也体现了现代传播技术带来的新型互动模式。
文字整理:朱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
本期责编:徐维岭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